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发布(全文)

2017-02-16 09:2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开展一次全区水土保持普查工作及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普查工作。

——按不同防治分区选择重点区域、典型旗县和小流域(片区),开展重点防治区、重点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的动态监测,并定期发布公告。

——建立完善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制定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健全监测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规范监测站网建设与正常运行。全面加强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科学研究与监测技术推广。

(二)监测站网布局

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2011-2030年)》为指导,按照自治区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针对监测站网建设现状,健全各盟市监测机构,重点旗县设立监测分支机构;按照水土保持区划分区补充并完善监测站点,注重利用相关水文站网、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湖泊、水蚀风蚀交错区(农牧交错带)等重点区域加大监测力度。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监测站网体系。

1、监测机构

目前,已成立1个自治区级监测站和10个盟市级监测分站。规划增建4个盟市级监测分站,重点旗县设立监测分支机构。

2、监测站点布局

(1)水土保持基本监测点

全区规划建设水土保持基本监测点135个,其中升级改造既有监测点51个(含既有水文站22个),新增84个(含既有水文站47个)。

水力侵蚀监测点:共116个,其中升级改造既有监测点47个(含既有水文站22个),规划新增69个(含既有水文站47个)。

风力侵蚀监测点:共19个,其中升级改造利用监测点4个,规划新增15个。

按水土保持区划布设:东北黑土区47个,北方风沙区24个,北方土石山区19个,西北黄土高原区45个。

按重点防治区划布设: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与重要湖泊水系区37个,水蚀风蚀交错区(农牧交错带)39个,重点治理区域59个。

(2)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单元

全区布设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单元9108个,其中水力侵蚀区7004个,风力侵蚀区1709个、冻融侵蚀区395个。

(三)监测内容

1、普查

采用监测站网观测成果结合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水土流失状况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以及侵蚀沟道、黄土高原淤地坝等专项调查。普查结束后,及时发布水土保持普查公报。

2、定位观测

通过在小流域出口处布设控制站或利用水文站,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坡面径流小区、风蚀观测场并配套雨量站或气象园进行定点或定位观测,结合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典型调查等方法,对小流域径流泥沙、降雨、地形(坡度、坡长)、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植被盖度、坡面侵蚀、土壤侵蚀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治理效益等进行监测,掌握水土流失规律,建立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

3、重点防治区监测

采用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复核相结合方法,在国家及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分区选择1~2个典型旗县,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类型、强度、面积、分布、土地利用、植被、生态环境因子变化及预防和治理措施、防治效益等。

延伸阅读:

内蒙古“草原化工”滋生环境问题 “十三五” 要重点补齐化工环保短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土保持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