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深度行业调研——土壤修复行业

2017-04-01 10:39来源:知乎“环保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专栏作者:丁敏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市场土壤修复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商业模式的缺陷

以EPC订单为主,订单波动很大。收入和支出不匹配,资金需求峰值很大,对公司运营不利。探索做运营及其他出路,丰富业绩门类,平滑经营风险。从该角度看,和大型环保平台合作,是一条出路。

要点总结:

n 土壤修复资金来源不够明确

n 土壤修复不产生可资源化的副产品,无法补贴整个环节的经济效益

n 土壤修复唯一落地并可延展的商业回报模式是通过修复、开发城市商业用地,通过土地增值收回修复成本。

重点关注发达地区项目拓展能力,关注在重点一、二线城市具备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

n 对于耕地修复而言,由于耕地本身在修复后的升值空间不大,因此其修复的经济可行性不强。尽量低成本治理。

n 土地增值模式带动的付费能力提升,刺激了土壤修复市场。卖地后有钱治理是必要条件,卖地后能赚更多钱是充分条件。

对矿山修复而已,上风上水,对流域有影响的区域,会优先考虑。国家会出钱,但不会太多。

第四章 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布

一、产业链

上游:检测+评估机构、药剂+设备供应商等、;

中游:污染场地修复企业、环保咨询机构(监理机构)等;

下游: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主管单位。

二、价值链

缺乏数据,待定。应该是做工程的占有最大利润。

要点总结:

n 产业链包括检测、评估、药剂、设备、工程

第五章 行业发展历程

一、中国

我国土壤修复起步晚、投资力度小。首例大规模的工业厂区土壤污染修复是在2006年在原沈阳冶炼厂由房地产开发商启动,由开发商会同科研院校的污染治理专家实施;直到2007年,才出现第一家专门从事土壤修复的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据统计,2013年我国各地启动的土壤修复试点项目总计42项,总体规模较小,仅2项资金总量超过亿元;而示范项目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政府专项资金补贴,融资渠道狭窄单一。据估计,土壤修复目前市场规模不到40亿元,而2013年环保产业产值约为8000多亿元,可见土壤修复产值尚未达到环保产业的1%。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市场报告: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原标题:土壤修复行业的深度行业调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市场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