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江苏泰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及项目

2017-05-08 12:5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超低排放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从严强化监管执法,扎实提升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和综合督查,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完善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1.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实施环境质量管理。将影响范围广、改善需求迫切,有利于统筹全局的重要指标作为全市环境质量约束指标。认真落实泰州市环境总体规划,将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任务落地。开展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研究,适时推进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试点,按照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办法,建立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管理体系,实现水生态监控、水生态健康评估、水质基准标准转化等三大技术支撑的新型水环境管理模式。加强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掌握区域、流域主要环境污染健康影响区域、环境健康高风险源分布情况。

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完善全市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统计范围。适时将总磷、重金属等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各市(区)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目标,结合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兼顾技术经济水平,统筹确定控制单元内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额度。

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结合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证工作,推进现有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建立覆盖重点排污企业的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刷卡排污试点,逐步推进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机制,建立“刷卡排污”企业排污总量控制新模式。实行“一证式管理”,对排污许可证管理采取分批分类管理方式,规范申请和发放流程,到2020年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覆盖全市所有固定污染源。协调配合金融机构落实排污权质押贷款风控措施,为贷款银行提供排污权交易企业名单和交易数量,在全市参与排污权交易的企业中,扩大质押贷款试点范围。

积极推进第三方治理。充分有序开放由市场提供服务的环境管理领域,加快推进第三方治理。在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积极培育第三方治理的新模式、新业态。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从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支持第三方治理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2.加大环境执法监管

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开展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清理整治工作,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状况,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超总量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实时动态管理。每年组织开展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推动落实《泰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划分实施方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重点,通过“定区域、定任务、定职责”,健全市、市(区)、乡镇(园区)三级环保执法网格化监管机制,完善海陵区、医药高新区环境执法监管体制机制,构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制定全市污染源随机抽查方案,明确随机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抽查“双随机”。进一步完善环境执法机构,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

强化环境保护司法联动机制。市及各市(区)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健全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信息共享、常设联络员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积极支持、配合法院环境案件审判工作。

加强环境督查。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查,挂牌督办严重污染环境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违法案件。出台《泰州市环保公益诉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环保公益诉讼资金使用管理。

3.加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执法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按标准和需求科学确定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执法队伍编制数量,重点增加基层执法机构、重点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集聚区)的环境监管人员。进一步加强海陵区、医药高新区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乡镇一级环境监管队伍建设。优化环境监测网络功能和布局,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物源解析,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调查。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领域的质量控制工作。推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创建国家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不断扩大二噁英实验室、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的影响力。

完善环境监测大数据综合系统和信息平台。制定实施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逐步建成环境质量动态分析、趋势预测、综合评估、风险预警、生活服务等模块,实现从监测信息到监测服务的跨越。建立“一企一档”归档、管理、更新、共享制度,全面收集整理重点企业环境管理信息,并进行电子平台共享。加强全市和各市(区)移动执法平台和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一线执法人员全部装备执法记录仪器,全市实现移动执法平台全覆盖。在市区水路、道路交通枢纽建设危化品探测报警系统,提升危化品运输监管能力。加快智慧环保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四、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管理,保障规划实施,在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工程建设、考核评估等方面推进规划落实,确保完成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主体意识,完善政府统领、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各市(区)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是规划的实施或监管主体,2016至2020年,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逐年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实施方案,确定年度目标、治理项目、责任分工及资金保障措施,并依据年度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

提供资金保障。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大气、水、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环保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审计制度建设,定期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确保各类专项资金高效使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制、BOT、PPP等不同形式参与环境保护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重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协同作用,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集聚功能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建立集绿色科技研发、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产品商业化于一体的绿色科技产业链。加强环境管理体系研究,以环境科技支撑环境管理转型,强化环境基准和标准、污染成因及机理、预警及防控、环境政策效应等研究,探索环境管理新模式。推广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技术,加大对水、大气、土壤污染及环境监测与应急保障重大科技攻关活动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大气复合型污染和灰霾产生机理、化工园区治理等方面研究,组织开展绿色发展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等生态文明机制研究。

严格考核评估。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人民政府依据年度工作计划与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每年对照目标任务考核,在2018年年底和2020年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及终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主要任务完成较好、成绩突出的市(区)、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未完成考核任务的市(区)、部门进行通报并追究责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