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政策全文|《天津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7-05-18 09:3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天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完善森林生态体系。开展大尺度、广覆盖的植树绿化,构建布局均衡、特色突出的森林生态体系,打造大绿大美生态空间。采取多树种混交,降低速生杨比例,乔灌草结合,自然栽植,尽快形成复合生态体系。继续实施森林管护和培育、公益林建设补助政策。严格保护林地资源,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

实施大绿工程。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环城镇、环村庄、沿轨道、沿公路、沿河道的“两环三沿”生态绿廊。在适宜地区成片营造生态林、经济林。重点实施沿海盐碱地造林绿化、郊野森林公园造林绿化、交通绿道、运河及水系造林绿化、水源地保护造林绿化、湿地周边造林绿化、城镇村人居环境绿化、三北防风阻沙林带提升等八大造林绿化工程,到2020年,完成营造林总面积17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8%以上。

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通过现有林改培、定向抚育等集约经营措施,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业生产能力,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

提升林业管护能力。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加强林火自动监测系统、防火阻隔系统、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系统、扑火机具装备系统、监控维护及防火宣传教育系统及扑火队伍建设。健全森林病虫害预防监测体系,适时引进无人机、航空监测等先进监测技术和设备,建立信息发布和技术管理交流平台。逐年更新生物防控设备,提高林业有害生物减灾与御灾能力。

(4)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

编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制订市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完善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开展盘山风景名胜古迹、团泊鸟类、北大港湿地、大黄堡湿地和青龙湾固沙林等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基础调查和管理评估,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配合国家做好国家级、市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定期组织自然保护区联合督查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加强问责监督。

3.修复生态退化区域。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升山丘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继续开展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工程,建设水源工程950处,节水灌溉工程2250处,小流域治理16平方公里。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确保不再新增沙化土地。

实施北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集中开展蓟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完成蓟州城区周边废弃矿山创面的修复,实现山体创面植被修复绿化美化,消除矿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到2020年,全市固体矿山全部关闭,生产矿山关闭后由矿山企业承担治理责任并完成恢复治理工作,历史遗留(政策性关停)矿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4.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增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融入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低碳环保、节水集约等先进理念,多种树,种大树,多渠道扩大绿色空间。瞄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构建以复合型功能为主体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全面实施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园林绿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品质,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和防灾避险应急储备能力,充分发挥园林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噪、滞尘防污的生态作用。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35%、12平方米以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开发和提供优质游憩休闲生态产品。建设八仙山区域国家公园。建设津南、北运河、东丽湖等16个郊野公园,串联建设300公里绿色廊道,配套设置休憩驿站,形成城市绿色休闲新亮点。全面推进天津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外环公园连绵带“两园一带”建设。规划建设滨海新区海港生态公园,建成侯台公园、梅江公园等一批市、区公园,新建提升100个街心和社区公园。科学规划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由城市任意点出发500米可达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街头街心绿地,1公里可达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街心公园或集中绿地,3公里可达区级公园,10公里可见市级公园或大型风景区,逐步满足群众对在优良生态环境中休闲游憩的需求。

延伸阅读:

天津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生态环境质量查看更多>天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