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政策正文

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2017-06-02 16:0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风险预测及评价

9.1风险预测

9.1.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9.1.1.1气象条件选取事故发生地的代表性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代表性气象条件由当地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逐日、逐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包括统计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出现频率最高的稳定度级别、该稳定度下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非静风)、该稳定度下的平均风速(非静风)。

9.1.1.2地表粗糙度地表粗糙度与阻挡风流动的障碍物高度有关,可以由地表覆盖情况来确定,地表粗糙度取值可依据模型推荐值,也可参考表5确定。

9.1.1.3复杂地形当泄漏事故发生在山谷、海边等地形起伏较大或土地利用类型明显不一致的地方时,应考虑地形影响及气象条件的变化。

9.1.1.4事故源参数应调查事故源类型、尺寸、操作参数(压力、温度等),危险物质最大存在量、理化特性(摩尔质量、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热容比、气体等压热容、液体等压热容、液体密度、汽化热等),主动防护措施等。根据后果预测的需要,参数包括:1)泄漏的相位数;2)泄漏后气体的浮力;3)泄漏速率;4)泄漏量;5)排放速率;6)是否形成液池,液池蒸发量;7)出口速度;8)连续泄漏或瞬时泄漏,泄漏时长;9)泄漏密度;10)泄漏方向;11)排放温度;12)排放高度;13)源直径;14)气相比例等。

9.1.1.5终点浓度值选取终点浓度值即评价标准。大气毒性终点浓度标准选取参照附录G,分为1、2级,1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或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损伤该个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能力;2级为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人员暴露1h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值时,即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9.1.1.6后果预测

a)预测模型预测计算时,需要区分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泄漏选择合适的模型。重质气体的扩散过程一般分为初始阶段(针对喷射排放计算喷射轨迹)、重力驱动阶段、稳定的密度分层扩散阶段、被动扩散阶段。推荐选取的重质气体扩散模型,需要包含重质气体整个扩散过程中质量、动量、能量和物质守恒的算法、不同阶段的空气卷吸速率算法、重质气体烟团内部液滴的凝结和蒸发的局部热力学算法,以及重质气体烟团与周围环境的热传递算法等。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判断依据理查德森数判定。理查德森数的计算见附录H。优先采用附录H中的推荐模型进行气体扩散后果预测,模型选择时应结合模型的适用范围、参数要求等说明模型选择的依据。根据预测需要,选用推荐模型以外的其他技术成熟的软件时,需说明模型选择理由及模型验证结果。

b)预测范围预测范围即预测物质浓度达到评价标准时的最大影响范围,一般由预测模型计算获取。预测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

c)预测计算点计算点可分为两类:关心点、网格点。网格点的设置应具有一定分辨率,500m范围内可设置10~50m间距,大于500m范围内可设置50~100m间距。

d)预测结果表述每种预测情景下的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均应包括:

1)预测物质浓度达到评价标准时的最大影响范围,以及达到各级标准相应影响范围对应的时间,影响范围内的敏感目标数量、属性等情况;

2)关心点的预测物质浓度变化情况(即不同时刻的浓度),以及关心点预测浓度超过评价标准时对应的时刻和持续时间;

3)下风向不同距离处污染物最大预测浓度变化情况;

4)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项目应开展有毒有害物质关心点风险水平分析。关心点环境风险水平与事故触发因素的可能性、气象条件出现频率、有毒有害气体大气伤害概率等有关,有毒有害气体大气伤害概率估算可参照附录I。

9.1.2有毒有害物质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9.1.2.1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的方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包括事故直接导致和事故处理处置过程间接导致的情况,一般为“瞬时源”和“有限时段源”。

9.1.2.2终点浓度值选取终点浓度值根据水体分类及预测点水体功能要求,按照GB3838、GB5749、GB3097或GB/T14848选取。对于未列入上述标准,但确需进行分析预测的物质,其终点浓度值选取可参照HJ610、HJ/T2.3技术方法。

9.1.2.3预测模型a)地面水依据风险识别结果,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的方式、水体类别及特征,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可溶解性,选择适用的预测模型。预测最不利条件下的典型代表性时段危险物质泄漏对水环境的影响,最不利条件的确定方法参照HJ/T2.3。

1)当物质的相对密度ρ≤1时,按HJ/T2.3中的相关要求,选取适用的预测模型及参数。

2)当物质的相对密度ρ>1时,物质较为集中地泄漏到河床,并且它的溶解直接受到沉积薄层控制的情形。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扩散层的厚度:

3)当发生油品泄漏事故时,流场计算按HJ/T2.3中的相关要求,选取适用的预测模型,溢油漂移扩散过程按GB/T19485中的溢油粒子模型进行溢油轨迹预测。

b)地下水

地下水风险预测模型及参数参照HJ610。9.1.2.4预测结果表述

a)地面水

预测结果应根据水体风险类型及特点,可采用以下表述方式:

1)给出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处及下游各环境敏感目标处的最大浓度、包络面积、到达时间及超标持续时间,对于在水体中漂移类物质,应给出漂移轨迹。

2)给出有毒有害物质经排放通道到达下游(按水流方向)环境敏感目标的时间,明确保障环境敏感目标水质达标的该通道排放断面最低控制浓度或排放量。

b)地下水

给出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体在厂区边界和环境敏感目标处的最高浓度、时间,敏感目标出现超标的时间以及最大污染面积范围。

9.2环境风险评价

在事故后果预测的基础上,分析说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危害范围与程度,以避免急性伤害为重点,按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要素分别进行。大气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由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确定,地表水、地下水对照功能区质量标准浓度(或参考浓度)进行说明。环境风险可采用后果分析、概率分析方法开展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10环境风险管理

10.1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环境风险水平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两者之间为最低合理可接受水平区。最大可接受水平是不可接受风险的下限,可忽略水平是指进一步控制风险的代价可能超过所减小的风险的利益的风险水平。风险管理目标是: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slowasreasonablepracticable,ALARP),防止出现超过最大可接受的风险,把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图2)。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风险评价查看更多>环境影响评价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