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农药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
目前用于修复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其中,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技术具有周期短、修复效率高,但工程量大、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更为适用于农药残留浓度较高的土壤修复,如农药场地污染修复。生物修复法虽然修复周期较长,但因其经济环保,且不易破坏生态系统等优点,更加适合中低残留浓度的农药污染土壤,如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污染修复。针对农田土壤中各类农药的生物修复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菌根修复等。
3.1微生物修复
大量的研究表明,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是能够彻底消除农药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微生物降解农药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微生物直接作用于农药,通过酶促反应降解农药,常说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多属于此类;二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改变了化学和物理的环境而间接作用于农药,一般有矿化作用、共代谢作用、生物浓缩或累积作用及其他的间接作用等。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对农药都有降解作用,现已发现了大量农药降解菌及其降解的农药。以毒死蜱为例,毒死蜱在非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比在灭菌土壤中快得多,证明了土壤微生物对毒死蜱的降解作用。杨丽等从蔬菜大棚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粪产碱杆菌DSP3(AlcaligenesfaecalisDSP3),在含100mg/L毒死蜱的土壤中,20天后该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接近100%。真菌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对毒死蜱浓度在20~200mg/L,pH6.5~9.0,温度30~40℃时的降解效果较好。Mukherjee等利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进行毒死蜱的降解实验,发现该藻不仅能够降解毒死蜱,对毒死蜱的两种降解产物3,5,6-trichloropyridirol和hlorpyrifosoxone也有降解效能。由于微生物种类和功能的多样性,一种毒死蜱降解菌往往可以降解多种农药,如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布鲁氏杆菌(Brucellasp.)对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毒死蜱、辛硫磷等都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对于农药的代谢至关重要,而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营养条件,如勤松土、少积水、多光照、多通气以及定期投加营养物等,以满足污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生长需要,以便增强土著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微生物降解的本质是酶促反应,即农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细菌体内,然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将农药完全降解或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的过程。可降解农药的酶主要有加氧酶、脱氢酶、偶氮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在许多情况下,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是在多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利用固定化酶对农药的降解研究国内外均已有报道,如颜慧等将三嗪类除草剂扑草净降解酶固定化后应用于受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研究,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将降解酶固定化,纤维为最佳的添加剂,利用固定化酶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6周后,土壤中扑草净的含量减少85%。
3.2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方式。植物对土壤中农药的修复主要包括有3种机制:①许多植物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通过木质化作用或在植物生长代谢活动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或降解;②植物释放到根际土壤中的酶可直接降解有关化合物,其中农药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的植物酶是水解酶类和氧化还原酶类等降解酶,这些酶通过氧化、还原、脱氢等方式将农药分解成结构简单的无毒小分子化合物;③植物根际与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根分泌物和分解物给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而微生物活动也促进了根系分泌物的释放,两者互惠互利,共同加速根际区农药的降解。目前,人们在利用植物对一些杀虫剂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Lunney等研究西葫芦、大牛毛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和南瓜5种植物在温室内对DDT及其代谢产物DDE运输传导和修复能力时发现,两种葫芦科植物南瓜和西葫芦具有较强的运输和富集能力。Pereira等研究了地中海蓟和埃里卡藻对杀虫剂HCHs同分异构体的吸收和分布,在地中海蓟和埃里卡藻的组织中β-型的HCHs所占的比例最大,且地上组织比在根中的HCHs含量要大得多,这些结果对于修复HCHs污染的土壤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献报道香蒲对甲基对硫磷有很高的去除率,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植物修复候选物。Flocco等将紫花苜蓿放在10mg/L的保棉磷中培养,结果显示种植紫花苜蓿可以使保棉磷的半衰期由10.8天下降到3.4天。Garcinuño等研究表明了狭叶羽扇豆种子对杀虫剂甲萘威、苯线磷和氯菊酯有极强的保留能力。
植物修复几类常用除草剂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研究发现狼尾草在污染土壤中生长80天后,能将莠去津和西玛津的降解率分别提高23%和32%。Lin等发现风倾草降解了80%以上的莠去津;Kruger等研究发现地肤草可明显地吸收多年沉积的莠去津,降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的莠去津量,且莠去津的降解不受污染土壤中其他农药存在的影响。Gaskin等研究表明在外部根际菌群与宿主植物松树共存时,对于土壤中的莠去津其修复效率比单独的植物修复高3倍。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植物降解污染土壤中的莠去津是可行的。虞云龙等通过对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丁草胺降解的研究发现,棉花、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明显促进了丁草胺的降解,其降解半衰期缩短了26.6%~57.2%。Olette等研究了浮萍、伊乐藻和水盾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啶嘧磺隆的吸收能力,发现吸收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浮萍、伊乐藻和水盾草。Li等研究发现,多花黑麦草能吸收氟乐灵,并在植株体内将其代谢。Conger和Portier研究发现黑柳、北美鹅掌楸、落羽杉、黑桦及栎属植物都能有效地降解除草剂灭草松。近年来,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以提高植物对农药的降解效率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如表达CYP2B6基因的水稻植株对除草剂呋草黄的降解作用至少增强了60倍;表达大豆CYP71A10和P450还原酶基因的烟草植株,对苯脲型除草剂降解能力提高20%~23%。植物修复具有的经济有效、绿色环保、以太阳能为驱动等优点使得该技术成为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技术,但是植物修复也存在其局限性,比如不能降解环境中所有的有机农药污染,且对农药浓度有要求,只有适宜浓度范围植物修复才能实现,此外植物修复周期比较长。
3.3菌根修复
菌根是土壤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据报道,外生菌丝一方面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另一方面菌根化植物能为真菌提供养分,维持真菌代谢活性,并且菌根有着独特的酶途径,用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林先贵等研究了施用绿麦隆、二甲四氯和氟乐灵的土壤接种菌根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发现接种VA菌根真菌后,植株的菌根侵染率、生长量和氮、磷的吸收都高于不接种的对照植株。另有研究表明,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侵染的大豆,其生长不受杀虫剂乐果的影响,施用0.5mg/L的乐果反而增加了摩西球囊酶的孢子萌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菌根化植物对农药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并能把一些有机成分转化为菌根真菌和植株的养分源,降低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
4农药污染农田的综合治理对策
4.1加强农田土壤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
加强土壤农药污染的监测,了解土壤农药污染的情况,是防治土壤农药污染的必要措施之一。然而我国有关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残留累积情况的报道还很不足,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也缺乏常规化的监测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农药在环境中的半衰期、毒性效应以及环境行为差异较大的特点,有必要加强农田土壤的农药残留情况及不良后果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合理恰当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4.2加大危害较大农药的替代技术研发力度
有些农药在中国使用较多,暂时还没有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替代品,短期内难以完全淘汰,对于此类农药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替代技术的研究。对于那些危害较小、替代困难的农药,要加强管理,做到合理使用以减小用量,使危害最小化。还可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PM)和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从而实现少用农药。同时,要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研发低毒高效农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近些年来,无毒或低毒无污染的生物农药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已研究了80种不同的浸染生物种,防除约70种杂草。生物杀虫剂在我国加快发展,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和病毒杀虫剂等已开始在一些主要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制和推广。
4.3调整农艺措施,增强土壤的自净能力
农药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分解、水解、光化学分解等作用而降解,因此可通过各种农业措施,调节土壤结构、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pH、微生物种类数量等增强土壤对农药的降解能力。此外,通过翻土使除草剂、DDT以及某些有机磷农药暴露在太阳光下,以促进其光化学降解。
4.4引导农民合理用药和安全施药技术,提高环保意识
造成我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对农药的具体施用方法、施用时间、所用器械以至于废药的处理、容器清洗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和规范操作,以确保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安全性最高,而完善的培训制度是规范执行的必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其他信息媒体的建设,及时发布农情、病虫害监测动态信息,通过广开宣传渠道,利用广播、影视、录像和印发或免费赠送防治手册、科普读物,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各种植保短训班、防病虫战役前的集训班等,全面向农民宣传讲授科学种田、科学施药的使用新知识与技术,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4.5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
针对当前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现行的农药管理法规体系,要加紧制订和出台农药污染防治和农药环境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条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为消除农药危害创造条件。其次是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对现有生产企业的产品实施质量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流通领域管理,促进农药市场的良性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是风的搬运工,点亮千家万户,我,是幽默的搬运工,点亮欢乐,我,是润电人,点亮美好生活。我们传递风的动力,叶片旋转而来的,除了财富,更多的是希望;我们,是光的采集者,用光明点亮光明,用温暖传递温暖;我们,探索发展售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努力构建清洁低碳
中国作为一个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约8%的农业大国,随着农业集约化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土地的利用率与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过度放牧及耕作也对土壤造成了巨大危害,如过量施用化肥、农业废弃物随意焚烧与丢弃等不仅会导致土壤贫瘠、地下水污染和气候变化,还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仅2017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达到8.27亿t,且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作为产生量最大的农业废弃物,绝大部分秸秆被焚烧,只有少部分被用于回收利用。将秸秆直接焚烧或土壤回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导致土壤表层团粒结构受损,致使土壤板结。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环境友好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振兴建设,我国村镇环境得到大幅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回首十年,此间道路不乏艰难和曲折,但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行业人士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当下的成绩。本文以大事记形式,对近十年来我国村镇污水治理有关的重要政策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梳理与回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振兴建设,我国村镇环境得到大幅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回首十年,此间道路不乏艰难和曲折,但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行业人士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当下的成绩。本文以大事记形式,对近十年来我国村镇污水治理有关的重要政策进行了梳理与回顾。2009年——国务
10月15日,京蓝科技公布,2020年10月14日,公司与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事宜,在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上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陕西铜川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陕西省净土保卫战2020年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全文如下:一、工作目标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土壤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在工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壤环境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含量与种类也不断加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与防治
我国农业耕地土壤污染修复所需资金数额巨大,仅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而言,即便选择土壤修复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单位治理成本为100-500元/t,直接治理成本约3.1-15.6万亿。一、我国农用施肥情况及其对土壤的污染由于化肥里面含有一定量的磷和氮,在长期使用下,以及大批量的投入于土壤之中,严
摘要: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源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综合治理措施,为更全面地了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情况,开展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治理措施前言: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环戊二烯为
位于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不但是盛产球星的足球王国,还是盛产玉米大豆的世界粮仓。繁盛的农牧业生产得益于一群兢兢业业的农药卫士,它们斩荆棘、追蝇虫、除疫病,无所不能。但是,当雨水降临时,总有些卫士经不起雨水的反复游说,一路颠簸来到了江河湖泊。一入江河两重天,它们迎来的不是旖旎风光,却
陈怀满说,随着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环境问题才逐步有所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而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至今还没有能引起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对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没有一个部门系统监测,对土壤环境研究也十分薄弱,因此很难说清我国土壤污染的确切情况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会议背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发展列为重点项目,各相关机构、企业也开始在电子工业领域布局。科技的进步才能带领人们开启更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国家对芯片、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视以及电子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超纯水这个概念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而电子级纯水更是目前超纯水领域最重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第19届西安国际水展中国城镇水务创新发展大会2025年4月23-25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联合举办陕西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陕西省市政工程协会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山东省水处理协会河南省阀门工业协会青海省水利工程协会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市分会西安市给水排水工程与技术协会西安市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日前,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福清市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含沼气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详情如下:项目名称:福清市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含沼气发电)项目建设地点:福清市龙江街道(福清市规划部门划定的红线范围内)建设单位:福建省建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二噁英污染防控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二噁英污染防控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
2024年1月23日上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整体情况、取得的成效。省生态环境厅法规标准与科技处处长刘晓蕾、四级调研员荆琳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孙健主持新闻发布会。孙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聚焦绿色低碳、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创新,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对江苏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解决地区生态环境
22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关注。据了解,今年中国科协共收到89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部分领军企业科协推荐的590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
“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可能了解的人比较多,实际上这十年,我国水环境治理成效也是非常巨大的。”4月22日,出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在特邀主旨报告中提及,从2009年到2022年,我国地表水重要断面优良水体的比例达到8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成就。相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霍雄,4月1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中梁山隧道大里程明挖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招标公告,招标人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计划开始日期为2023年4月30日。详情如下: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中梁山隧道大里程明挖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D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桃浦智创城原为桃浦工业区,土地面积约7.9平方公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