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京津冀区域综合调控重点示范
课题1、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2018ZX07101005
一、研究目标
按照永定河“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目标要求,以永定河(北京段)为重点示范区,通过多类型水源补给河流生态流量优化调控与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支撑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河流生态通道基本贯通的规划目标。
二、研究内容
结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究多类型水源水质净化与风险控制、水量调蓄与优化调配技术,提升永定河(北京段)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开展永定河景观蓄水河段水质提升技术与示范研究,稳定维护河道大型水面景观功能;研究沙质断流河道生态重建技术,开展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示范,形成溪流与湿地相间的水体景观;研究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与生态水量优化配置与调控方案,支撑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河流生态通道基本贯通的规划目标。
三、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形成多类型水源补给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1套,提出沙质断流河道生态重建技术指南;制定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方案、多水源优化配置方案,建立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体系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方案;研发多类型水源水质净化风险控制与水量调蓄调配、景观蓄水河段水质提升和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等关键技术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2、治理考核指标
建设永定河景观蓄水段水质提升示范工程,示范水域面积不低于100hm2,水华暴发频次低于5次/年、面积控制在20hm2;永定河(北京段)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示范河长不少于10km,河道湿地不小于100hm2;永定河三家店控制站下泄总水量补给永定河主河道不低于0.75亿m3,再生水补水量达到0.75亿m3。
四、实施期限
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0.5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5:1,地方配套资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落实,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和管理平台等的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以课题为单元单独申报,课题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项目1、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廊坊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综合示范2018ZX07105
一、研究目标
针对廊坊市域主要河流上游城市退水量大、生态基流缺失、水环境功能维持困难等特点,从贯通北运河、永定河两大生态廊道出发,研究过境污染物定向去除和水质保障技术,研究北运河-龙河-永定河及区域水网生态水量配置和水资源保障机制,集成研发多水源-多目标-多情景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集成研发基于景观水体功能目标的城市污水处理精细化运行和人工湿地水质保障技术,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保障水网水质不低于地表水IV类水标准;集成研究多级复合湿地水质净化与鹭鸟栖息地保育技术、永定河泛区水质净化与湿地恢复保育技术,营造环首都最大的鹭鸟栖息地和永定河泛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支撑北运河、永定河生态廊道建设等目标的实现。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研发过境短河段污染物定向去除和强化处理、支流污染负荷削减和水质提升、多水源-多目标-多情景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城市污水处理精细化运行和人工湿地水质保障、多级复合湿地净化与鹭鸟栖息地保育、永定河泛区水质净化与储存调控等关键技术与设备等10项以上。综合形成水污染控制多级屏障整装成套技术和水系连通、景观提升、多样性保护等整装成套技术各1套。
2、治理考核指标
实现北运河香河段土门楼断面、龙河-大王务考核断面均达到“水十条”考核要求;廊坊环城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水V类;永定河泛区年收水量不少于2000万m3;泛区湿地及东张务湿地出水水质不低于地表水IV类。
三、研究内容
课题1、北运河香河段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北运河香河段城市退水过境水量大、河道短、支流黑臭严重、自净能力差、水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特点,研究支流污染负荷削减和水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过境短河段污染物定向去除和强化处理技术;构建河岸生态带和水生植物生态园等景观系统,为北运河生态廊道贯通和绿色空间扩展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受污染支流水质控制与保障技术1项,主要水质指标不低地表水V类标准;研发水污染物削减技术及水质维护技术2项,实施包括不低于120ha的水质净化功能湿地示范工程、北运河香河段10km以上河道水质净化与维持示范工程,实现过境污染负荷削减20%以上,实现土门楼断面优于“水十条”考核要求,建设不低于30ha河岸生态景观系统的示范工程。
课题2、北运河-永定河水系连通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廊坊水资源极度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多水源供给和多功能目标需求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质保障技术;研究北运河-永定河大型泄洪与蓄洪区水系连通生态廊道建设与永定河泛区长效净化功能湿地群建设成套技术,为永定河故道生态休闲带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考核指标:研发涵盖多水源供给和多功能目标需求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质保障技术1项,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方案1套,实施北运河、龙河、天堂河、南水北调等与永定河连通工程示范,实现永定河泛区年收水量不少于2000万m3;研发北运河-永定河水系多功能单元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平台1项;研发水系连通生态廊道构建与永定河泛区长效净化功能湿地群建设成套技术1项,实施永定河泛区湿地修复工程,总面积不低于100ha,湿地出水水质不低于IV类。
课题3、再生水补给型环城水系水质保障与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再生水补给型环城水系河道水质差和水系受城市面源污染影响大等问题,研究满足环城水系水景观功能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及精细化智能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兼顾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新兴污染物去除与湿地公园生态用水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地表径流及溢流污染控制和河道水质维持集约化技术、水系景观提升与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并进行示范,支撑廊坊市清水长流的城市水环境建设。
考核指标:研究满足环城水系水景观功能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适度提标及精细化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和兼顾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与湿地公园生态用水保障的关键技术2项以上,并进行工程示范,总规模不低于40000m3/d,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参考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类标准,运行成本(与一级A标准相比)提高不超过30%;研发地表径流及溢流污染控制技术1项,实现示范区降雨径流和溢流污染控制70%以上;针对北方高人口密度的老城区,研发河道水质维持、城市河道原位净化、水系景观提升与生态系统构建技术1项,实施环城水系水质维系、景观构建及水生态重构示范工程不低于10km,实现环城水系主要水质指标不低于地表水V类。
课题4、湿地生态系统重构及河滩地水质净化与储存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流域水资源禀赋差、龙河及永定河生态空间不足与结构失衡等问题,研究龙河-东张务多级物化强化复合湿地净化技术、永定河泛区水质净化与储存调控技术;研究候鸟保护区水质需求、水生态及缓冲区生物多样性构建技术,并进行综合示范,打造龙河、永定河生态廊道,支撑永定河泛区生态保育区和永定河故道生态建设。
考核指标:研发多级复合湿地净化技术不少于1项,建设龙河8km河道净化示范工程和潜流-表流复合型人工湿地50ha,湿地出水水质不低于地表水IV类;研发泛区水质净化与储存调控技术1项,并进行技术示范;形成候鸟水质及水生态保护区及缓冲区生物多样性构建技术1项,建设鹭鸟保护栖息地150ha示范工程,重构北方地区大型鹭鸟栖息地;实现龙河大王务考核断面主要水质指标优于“水十条”考核要求。
四、实施期限
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1.2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5:1,地方配套资金由廊坊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落实,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和管理平台等的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项目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项目2、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8ZX07109
一、研究目标
针对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特征和高度敏感性,识别地下水污染源汇机制、主控因子和环境风险水平,建立优先控制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清单;构建典型地区立体多维度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数据平台,建立湿地、海绵城市等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污染监测与风险评价体系;研发、综合示范和集成应用一批地下水污染监测和修复关键技术、材料与成套装备,形成污染风险防控、分级管控与修复等关键技术体系与风险评价体系;选择固体废物填埋场、化工污染场地等典型地下水污染场地,通过综合示范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集成和工程体系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有效控制典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构建回补区地下水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实现地下水安全回补;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为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开展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源和水文地质基础数据研究及趋势分析,识别污染阻控因子和来源,制定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区和重点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提出地下水污染监测、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方案;突破污染监测预警、治理与综合管控关键技术10项以上,建立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信息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处理平台;建立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平台;构建不同回补水源的适宜性地下存储区信息库;研发污染修复系列绿色功能材料不少于3种,成本低于同类修复材料20%;开发监测、修复等装备6套,技术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提出重点区域地下水优控类污染物清单,制订地下水污染防控系列技术规范、标准、指南、导则或政策6项以上,并被地方政府采纳。
2、治理考核指标
填埋场、化工污染场地等示范区地下水特征污染物总量减少不低于50%,特征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目标,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回补示范区外来水源地下安全存储能力不小于10000万立方米/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于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原料仓库发生火灾,部分污染水体外泄,导致滁河部分鱼虾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发后,省、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封堵相关污染水体,密切监测水质变化,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同时,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目前,全椒
2024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拟推荐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候选项目公示的通知,共4个项目,基于水体污染底泥鉴别评估的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一种共混合-浸渍联合法制备多金属臭氧催化剂的方法、一种用于控制生活垃圾温室气体CH4释放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一种面向生态保护红线的人类活动变化识别监
由管道溢流导致的水体污染是国际上的共性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我国溢流污染的特性问题、控制策略和潜在的处理技术的深入剖析。因此,首先回顾了溢流污染导致的水体黑臭的成因;通过总结典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溢流污染面对的特性问题;剖析溢流污染中主要污染成分,总结国内外最新的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6月8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四川省、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川长江办〔2019〕8号)、《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渝推
“最高奖补两亿元”。尽管正值3月的一个周末,来自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依然引起不少人尤其是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们的热切关注。按照这份《通知》中所言,对纳入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国家清单名录、且农村黑臭水体面积达一定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可申请获
日前,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在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就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出台具体工作规定。先试先行初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实践经验适用范围明确,金额计算具体,基层更
2021年12月,河南省委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乡市发现,获嘉县武嘉七支排(以下简称“七支排”)水体返黑返臭,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一、基本情况七支排全长7.8公里,自西向东由史庄镇大清村,流经获嘉县城,至城关镇宋庄村汇入共产主义渠。其中城关镇河段全长3.2公里,流经后小屯
马军院士的6问6答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是人们对于城市水环境的美好期许。与我国大多数省份类似,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建成区河道管理保护新老问题的交织,水体污染黑臭现象日益突出,湖南也不例外。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而老旧城区的黑臭水体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水体污染成因复杂、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其整治尤为困难。结合老旧城区的特点和当前黑臭水体治理及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的要求,系统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长效机制建立方法。以某南方滨海城市内河为例,详细介绍老旧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并结合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立足全流域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系统治理方案,以期为其他老旧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11月15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公示了《合肥市污水专项规划(2021-2035)》,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合肥市污水专项规划(2021-2035)》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包河区(不含巢湖水面)和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规划城镇集中连片建设的区域,总面积1003.6平方公里。本轮规划的目标是到规划期末,全
日前,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发布,该规划指出,2020年,福建省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各地基本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到2030年,污水收集率山区村庄不低于65%、平原村庄不低于85%。全省农村生活治理率达到80
12月24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德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年)》。规划范围包括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及陵城区。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其中,近期2020-2025年,远期2026-2035年。规划总目标为:构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维护、智能化管理”的绿色生态型排水系统
9月27日,国家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副主任刘金梅一行至大唐淮北发电厂,对水资源利用、节约用水等情况进行调研检查。
精细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精细化工行业高盐、高浓有机废水由于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高盐、高毒、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其处理已成为制约精细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部分精细化工企业为降低治理成本恶意偷排,引发了多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已严重威胁到太湖、淮河、海河、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环境安全与水资源安全利用。
水专项江苏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于3月24日-4月2日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水专项武进项目工程示范和示范区第三方评估会。国家水专项办、江苏省水办、常州市水办、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办等相关负责同志,有关行业专家,项目(课题)负责人、工程示范负责人及业主单位,以及课题技术骨干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评估专家组对工程示范进行了实地考查,听取了各工程示范负责人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通过质询,对武进项目工程示范和综合示范区进行了系统评估,一致认为,武进项目达到考核要求,同意通过第三方评估。
2021年3月24-26日,天津市水专项联席会议管理办公室在天津组织开展了水专项“滨海工业带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综合示范”项目共5个工程示范的第三方评估。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天津市水专项联席会议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京津冀标志性成果责任专家、有关行业专家,项目(课题)负责人、各工程示范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评估。专家组对工程示范进行了实地考查,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通过质询,对工程示范进行了系统评估,并一致认为,5项工程示范均达到任务合同书要求,同意通过第三方评估。
水专项浙江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1年3月23-25日在嘉兴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水专项嘉兴项目工程示范和示范区第三方评估会。生态环境部科财司付川副司长,国家水专项办徐成处长、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单锦炎副厅长、嘉兴市治水办施晓松主任等相关领导,工程示范业主单位,项目(课题)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领导与专家对工程示范现场进行实地查看,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通过质询,对嘉兴项目工程示范和综合示范区进行了系统评估,一致认为,嘉兴项目11个工程示范与综合示范区均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要求,达到考核要求,同意通过第三方评估。
白洋淀有“华北明珠”的美誉,它由100多个浅水湖组成,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唯一的大型平原湖泊湿地。
北极星水处理网从中国政府采购网获悉,3月5日,河南省罗山县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PPP项目(乡镇工程)发布资格预审公告,项目预算金额为38244.3万元。详情如下:罗山县环境保护局罗山县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PPP项目(乡镇工程)-资格预审公告项目概况罗山县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PPP项目(乡镇工程)招
水专项全称叫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要说清楚什么是水专项,首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家有没有感觉,2020年下半年科技成果频出?其实那是因为国家重大专项都到了收官阶段。北斗系统、嫦娥探月等之前吹过的牛都实现了。这些都是国家早在15年前就开始的布局。2006年,国家颁布了《国家
最近,由国网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网江苏电力)筹建验收会上,经验收专家组实地考察相关技术标准验证实验室,对专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细致核查后,给予国网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网江苏电力)筹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不仅是对国网江苏电力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电之路,最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获奖名单,公司标准成果《IECTS63222-1电能质量管控第1部分:总则》获特等奖,另有1项成果获一等奖,2项成果获二等奖。一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为整合国内外各类权威数据库,构建专业化、个性化的电力知识资源体系,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上线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具备学术资源、战略新闻、技术情报、产业跟踪等全方位知识检索功能,可为公司系统员工提供一站式科技创新资源服务。以往,科研人员可能需要在众多数据库和平台之间辗转,
为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新技术推广目录修订、2025年集中转化项目研讨会,深入分析转化成效,以现场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经征集遴选和专业审核,形成了新技术推广目录修订版、2025年集中转化项目,奏响了赋能创新应用的激昂乐章,彰显其推动行业科技进
今日,国科管系统发布关于“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氢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4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请登录系统,在“公开公示-指南征求意见”菜单栏中查看指南征求意见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内蒙古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项目由校名誉校长、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高性能水系电池的构建及其多孔材料关键制备技术”获科技部批准立项,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海油、航天科工、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兆瓦级抗波动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集成应用”获得科技部立项,项目负责人由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鹏飞与上海氢晨、上海交大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燃料电池电堆高精密度批量制造工艺与成套装备技术”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是鹏飞在氢能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重点研发课题。“高精度电堆组装及成套批量制造装备技术”项目围绕国家推动能源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1.1专项“十兆瓦级碱性-PEM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正式收到科技部立项批复文件,进入实施环节。构建电-氢协同体系是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碱性电解水(ALK)或质子交换膜(PE
11月2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推荐牵头申报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关键技术”“钠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区联动应用示范类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复立项,分别获得5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国拨经费支持,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8亿元,这是科技部与内蒙古首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东岳“氢进万家”项目运行仪式在淄博桓台举行。据悉,“氢进万家”是由科技部综合统筹氢能技术、产业和资源等各方面要素,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旨在为我国“双碳”目标提供有效途径,推动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据了解,东岳承担的“氢进万家”重点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