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政策|福建省南平市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实施方案

2017-09-22 09:5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主要举措

(一)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突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严格实行生猪养殖总量控制,超过总量控制指标一律禁批;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全面完成关闭拆除任务,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严防反弹回潮;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依托夏道一春公司、建阳青旺、建阳市峰光农牧、武夷山畜牧、建瓯华峰农牧、松溪科诚牧业等企业,建立“猪—沼—菜(林、果、牧草)”生态种养工程;依托延平区莱舟大地、顺昌鑫盛农牧等企业,建立环保型模式能环工程;依托延平区一春公司水南、武夷山畜牧、南平晖日等企业,推广“免冲洗、零排放”异位生物垫料模式;依托浦城绿兴、建阳青旺、武夷山武夷畜牧、顺昌华天农牧等企业,推广“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放环保型”模式。积极探索“养治分离”等治理模式,通过鼓励生猪养殖场根据周边土地消纳能力,按照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原则,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5%以上,规模化禽畜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畜禽粪污达标排放或零排放要求。积极培育发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PPP模式,建立政府、规模养殖户、第三方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共治共赢的运行机制,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执法检查,依法从严查处。转变政府投入方式,积极配合省上探索建立质与量兼顾的补贴机制,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对运输环节或资源化利用环节实施补贴,完善养殖户付费机制,保障市场主体获取合理投资回报。鼓励种养结合,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食用菌等,发展规模化沼气工程,探索“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异地循环”农业制度,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积极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环保局、农科所、财政局

2.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落实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引导和扶持第三方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探索开展代防代治、阶段承包防治、全程承包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大力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积极倡导水旱两用型喷杆喷雾机、高效远程喷雾机、农用植保航空器(无人机)等喷雾器械,促进农药减量控害,逐步实现农药等主要防控投入品的统购、统供、统配、统施“四统一”。依托延平、武夷山、建瓯、顺昌、松溪等粮食、果蔬、花卉、烟草、生态茶园优势特色产业区,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建设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点和示范县创建,每年新增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5万亩次以上。到2020年,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550万亩次,粮食产能区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用量降低到2.0千克/亩以内,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初步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新模式,增强示范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增强剂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上的应用。在全市重点养殖区域开展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耐药性普查,获得病原菌对渔用抗菌素感受性及其变化的基础数据,指导水产养殖业者科学规范用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林业局

3.鼓励农用化肥专业化统一服务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四统一”服务。立足延平、武夷山、建瓯、顺昌、松溪等蔬菜水果、花卉、烟草、生态茶园优势特色产业区,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加工施用商品有机肥,就地就近利用好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依托香江茶业、金祥粮食、新庄稼人、晖日生态等企业和合作社,大力推广“畜—沼—茶”“畜—沼—菜”“畜—沼—果”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技术模式,加快果蔬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地力提升“1112”工程,每年种植绿肥22.5万亩、商品有机肥示范幅射推广17万亩、秸秆还田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17万亩次,确保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减量化。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供销社

4.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副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等农副资源综合利用补贴制度,将秸秆利用列入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的实施内容。在延平区、顺昌县等粮食果蔬主产区,建立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堆肥还田等示范区;在建瓯、建阳、延平等果蔬种植区先行先试生物菌剂堆沤腐熟还田,秸秆堆肥还田技术。鼓励引导农业生产者或社会机构兴建秸秆回收利用设施、储存场所;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将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在顺昌海鲜菇,建阳茶薪菇,顺昌、光泽、邵武和浦城竹荪,武夷山姬松茸,浦城灵芝等规模企业,创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推进农畜结合型等循环农业发展。鼓励综合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育苗)基质、饲料、沼气和编织品(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等产品原料。引导和鼓励利用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有机肥、有益添加料等,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到2020年,各县(市、区)全面建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完善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经信委、住建局、供销社

5.推进废旧农膜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再利用激励机制。启动在政和鸿富废旧回收有限公司、邵武市大和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处理体系试点工作,与农资销售点、农民建立农膜回收合作关系,形成“销售—使用—回收”的长效机制。扶持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调动农民使用可降解地膜的主动性。在各县(市、区)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以农资销售点、合作社等为主体,采取政府补贴形式,每个镇依托农技推广站建设收集网点,鼓励农药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参与回收工作,对回收企业或组织实行政策上的倾斜、税收上的减免,按照季度集中收集。鼓励市场主体兴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设施、贮运加工网点,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倡导实施“旧膜换新膜”政策,推广使用加厚地膜、生物可降解膜。探索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强制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建立农药包装物回收追溯体系。逐步推行易于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包装材料,鼓励使用大容量包装、水溶性包装。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农业局、供销社、住建局、烟草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业面源污染查看更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农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