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会展正文

环创赛现场播报丨易斌:环保领域的创业规律创新趋势

2017-10-25 11:35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关键词:环保领域环保会议易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创新我想现在重点解决就是从研发到产业化,到商业化应用整个的创新链条中的一个过程,这个比较典型的事情就是过去我们科研都是在整个部门分了很多段,科技部自己管的也分了很多段,973、863等等,现在都归到创新链条来设计,现在已经在环境领域启动的大气专项大家可以注意到,我们设计的创新的几个基本要素,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发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在整个项目的大的设计下来安排,比如说大气专项安排了六个方向,从技术研究、检测预警、技术开发、管理和健康等等的链条来安排项目。

然后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想这个更多地是摧生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动能的问题,从产业发展来看,我们早期更多地在关注技术和产品,现在发展到现在,商业模式和服务,将来可能是产业更具有前景的方向,特别是对我们的一些领域,比如说电厂,在18年以后,超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完成的更多工作是要服务,做好服务、做好管理,资本会产生结果,大家都清楚。

还有创新平台的事情,创新平台其实我们国家搞了N年,搞了很多所谓的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等,花样很多、名堂很多,实际上有一个问题是没有解决好的。

这个机构,比如说去年一口气成立了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涉及到环保产业的主要方面,但是它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没解决,我们将来知识产权和资本关系是没有解决的,都是一个大学牵着一个工程中心,一堆企业和一堆研究所在一块来做。拿点钱回去一分,分完自己做自己的,最后验收的时候一凑,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一个创新平台的概念,也不是过去做课题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整个创新链条的问题,其实是比较初初的。

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报告,对2015年环保产业发展的整个情况,从产业技术、产业环境和产业能力三个分析,三个一级指标做了一些分析,超过100的是向好的,越往上走指数的影响越大越好。低于100的就是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投资和创新能力,这块对整个行业的创新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今天也是在谈创新,我看了一下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下面再讲一下我们刚才谈到的几个因素。

第一,体制的因素。刚才已经提到了,这几年影响最大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市场很活跃,活跃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生态文明总体改革方案这个大的框架下,一系列的环境相关的改革和政策,包括市场开放的政策,比如说第三方检测市场、PPP的市场、社会化治理等等这些改革,我想催生了很多新的市场。

这里面影响最大的两个东西,大家要关注,一是新环保法的修订,大家做企业的人不太关心这个事儿,因为我们不是排污者,其实这里面很多一些新的管理思路办法和一些东西都跟这个有关。

二是中央环保督查,实际上是落实了党政同责负责环保的问题,大家都是党的部门当官的人,对这个事情很重视,真正落实了以后,市场的启动和监管的到位,实际上是催生了整个市场。

谈一下技术的事情,我刚才已经提到整个环保产业目前的情况,我个人的看法,中国的环保产业的技术,包括我们产业的整体水平,一个观点就是说,目前国家的整个发展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第二个观点是环境管理的需求是基本相适应的,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从技术水平上来讲,科技部搞了一个领跑、并跑、跟跑的事情,我们认为多数其实是并跑,少数领域处于领跑。

从整个行业来讲,电厂烟气的中国整治,超级排放的事情,它的技术在全世界我们不是第一个这么搞的,也不是第一个做的这么好,但我们是第一个对所有的电厂大规模的实现,而我们现在的电厂发电水平、治理水平都远远高于美国,主要是燃煤电厂。

我们还有一些比较落后、起步比较晚的,像修复领域,特别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晚,和八十年代做水的情况差不多。

这块给了一张图,这张图比较旧,当时科技部做十三五环保科技和产业预测的时候,委托中国院关机所做的查询,对2000年-2012年全世界专利的情况做了一个热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主要的几个方向:大气、水、固体废物、检测仪器,基本都进入第一个方队里面,我们做专利数或核心专利数大概都是这么一个情况,能够进入到前三名的可能还要努力,大气基本上接近前三名,其实很多方向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刚才提到的产权结构的事情,包括很多项目的安排、科研、政府,产学园脱节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做的几个事情是:

一是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园相结合的技术整个体系的建立。

企业创新主题这个事儿,政府提了很久,但这么多届下来我们还是有很多问题,大家可以真正在做一些技术创新的可能是中小企业比较多,大的企业很多可能并不太关注创新的事情,都在忙着抢市场。

二是引导企业高效院所形成共同体,刚才提到创新平台的事情,包括我们在一些课题当中真正要实现的,通过课题,我们企业参与过后要真正转化可以转化的技术,这是一个问题。

坚持市场导向里面,做的不好的一个事儿就是技术转移体系,还有一个就是真正有效的机制,机制转移体系这一块其实在欧美做的比较好。最近科技部出的文有点那个意思,可能是想向他们学习,大家可以去学一下,去看一看。

中间这个环节,我们大学主要做的是知识创新体系的设计,做一些基础的研究,技术创新这一块以企业为主体,实际上我们很多的科研项目安排里面,有时候是倒置的,我们很多国家支持项目是大学生在做这个东西,做完之后没有真正好好的转移,这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举个例子,北京协同创新院的事儿,他们搞的有点意思,它是政府在推动的,因为北京市现在定位为四大中心,其中一个就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3年前谋划这个的时候就在搞这个事情,成立这个院,最大的一个初衷,是要跳出体制外来设计这个院是政府支持的,政府背景、政府给钱的,是这么一个机构,但是它没有设立成一个事业单位,而是在民政局设立了一个民办非的研究机构,搞成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合作方式和北京的十四所大学和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包括外界的一些科学院的研究机构来做这个主体,里面也有很多的,大家可以在网上看,里面有很多片子。其中环境是他们的一个方向。它成立才三年就资助了一些项目,主要是资助转型转化。技术开发以后到市场这个环节,做到工程化环节,他们主要自主这个项目,现在拟资助了130多个项目,有点夸张,我看有的项目科学院原来都做了很多年做好的,是一个什么机制卖出去了。

接着就谈一下服务和商业模式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今天有很多老总在这儿,这块也不用展开讲。

商业模式创新,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至少和技术产品的创新是同等重要,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更追求。

二是几年政策的出台,由于是PPP的、黑臭水体的、空气质量管理、园区环境管理,包括互联网+防卫的事情,互联网的一些东西,包括城镇污水的,也是互联网+城镇污水处理模式,包括园区的环保管家等等这些发展都很快,有些都不大,这里面我想要特别强调一下,过去我们很传统的服务的行业,都是被科研和大学垄断的,现在启发已经开始介入,比如说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这个事儿,国外更多地是企业去做,是一个咨询的活儿,在我们国家过去都是大学和财政来垄断的这么一个事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领域查看更多>环保会议查看更多>易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