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初步成功,激起破解江河跨流域污染这个多年难题的希望, 也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东江、滦河、渭河、汀江—韩江、九洲江等江河的跨流域生态补偿趟出一条道路。
因此,新安江试点工作已经入选全国十大改革案例,并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虽然两轮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随着2017年底第二轮试点的收官,如果试点结束后国家部委退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还能推进得有声有色吗?继续推进将面临的资金压力和协调压力怎么化解?
1、听谁的
跨省江河有许多,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寥寥。有人形容新安江跨流域补偿的试点工作是“摸着石头趟过了两条河”。从2012年首次补偿试点,到2017年第二轮收官,六年间,皖浙两地没少打嘴皮子。
第一轮试点中,双方对水质标准争议最大。浙江对在千岛湖两省交界断面附近的水域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湖泊二类标准,提出应以湖泊类水水质为基准。安徽认为,河流水质的类水就能做饮用水源地,应以河流水质的类水作为评判基准,应执行河流三类标准。
到第二轮试点,水质标准争议再次升级。浙江要求第二轮试点水质标准以第一轮试点内三年平均值P值=0.828作为标准,而安徽则要求以第一轮试点的标准P值=0.85为基准。
这样争论的背后当然是利益博弈。尽管双方对跨流域补偿有着共同目标,但一旦上升到“真金白银”的分摊投入上,往往同床异梦。
实践证明,新安江上下游利益的调和,财政部、环保部等牵头部门居功至伟。两轮试点的成功与他们建立的稳定的财政保障制度,设立的中立的评估机构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困境。但毕竟“人治”因素过重,要从根源上解决跨流域生态补偿问题,还需要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的“法治”。
跨流域生态补偿的顶层设计不但有利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的继续推进,而且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其他流域试点提供制度保障。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求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
作为顶层设计的支点,如法律保障、部门协作、资金支持、机制跟进、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及时跟进,引导生态保护补偿由单一性要素补偿向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综合性补偿转变,确保被补偿区域生态产品产出能力持续增强,以生态保护补偿助推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与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的良性互动。
当下,国家生态补偿制度框架已经初步构建,发改委牵头正在研究制定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值得期待。
2、钱从哪里来
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之一,而在我国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流域补偿机制,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覆盖面窄、核算简单等问题。
尽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和浙江的生态补偿,新安江的环境保护问题和上游新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资金瓶颈。
去年,黄山市与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证券等共同发起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绿色发展基金,按照1∶5的比例放大,基金首期规模达到20亿元,主要投向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
当地希望发挥基金作为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中间的纽带作用,适当放大它的杠杆作用,促进产业发展。虽然绿色发展基金很难完全替代补偿资金的作用,只能作为补充,但基金的设立,进一步放大了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资金效应,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新安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未来,皖浙两地在进一步健全新安江补偿长效机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常态化机制需要固化下来,绿色产业投融资机制需要创新,撬动社会资本的工具要多样,如PPP基金、融资贴息等。
总之,两地要通过实践,将过去由政府直接投入变为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滚动使用试点资金,探索出一条社会化、多元化、长效化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才能让新安江流域永保绿水青山。
3、谁来监督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增长也比较快。从2016年的决算和2017年的预算来看,中央财政对新安江流域的转移支付规模已经达到5.6亿元。如何管好、用好这块资金,成为突出问题。
为保证生态补偿资金安全、高效率运行,防止出现因“寻租”、腐败或改变用途等导致的资金运作低效率、无效率问题,有必要建立生态补偿资金监督机制。
皖浙两地可以合作建立生态补偿资金监督委员会,其职责主要负责对生态补偿资金有效运作行使监督功能,基本组成部门至少应包括环保、财税、审计等部门。
其次,建立与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监督机制,包括生态补偿费征收监督办法、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监督措施、实施生态补偿信息公开制度、生态补偿受益区年度生态补偿资金实施与运作报告制度等。
公众的参与与监督也很重要,将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监督委员会建成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民主化平台,吸收、邀请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生态补偿资金运作的监督程序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来推动资金的有效合规使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近日,湖南省林业局签发首批8张“湘林碳票”,安仁县作为全省“湘林碳票”应用先行区,率先获得省林业局签发的“湘林碳票”凭证,标志着该县在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迈出关键一步。“湘林碳票”是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碳汇量官方凭证,重点将增汇潜力小、固碳存量大的成熟林、天然林、经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宁夏灵武市发布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24年中环绿电园区等14个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全国首个风光互补一体化运行示范项目,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0GW,并网发电容量占全区1/4以上。新签约云碳科技储能及绿色能源岛等项目30个以上,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上海崇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本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积极参与生态权益交易。探索开展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碳普惠等方法学研究,拓展碳汇交易场景。探索可再生能源领域权益交易模式,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渔光互补项目,鼓励
1月14日,张家界市对外公开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列出了35个问题清单,逐一明确整改实施主体、验收单位、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定了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2025年底前完成整改30个,2026年底前完成整改2个,2027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整改方案》提出6项整改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7819万元)分配方案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并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公示日期:2025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8日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合计下达资金13335.2万元,其中包含:一、2024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预下达资金。根据《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办法》预下达补偿资金,2025年将根据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清算。二、监测能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修正)》,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情如下: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11月25日四川省第十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
浙江省台州市财政局台州市生态环境局11月19日印发《台州市市级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1.环境质量改善。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污降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11月15日,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条例(草案)》适用于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练江流域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活动。本条例所称练江
3月28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以“四不两直”方式赴哈尔滨市双城区检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改情况。无独有偶,安肇新河和肇兰新河流域治理座谈会近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刘伟出席并讲话,大庆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岩松主持。会议指出,要紧盯视域区域流域领域职域,坚决消除安肇新河
一度被称为“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茅洲河,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河清岸绿的蝶变;黑臭了近30年的练江,经过治理迎来鱼翔浅底、白鹭翔集的美景。两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的重污染河流的“美丽蝶变”,展现的不仅仅是督察“动真格”“硬碰硬”的制度刚性,更展现了督察以磅礴之势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
浩浩黄河、滚滚长江。祖国的大江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并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二十大召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10月19日播出专题报道《这十年,美丽的中国》,向人们展示着十年来母亲河——黄河、长江的治理成效与做法,其中
2022年9月27日,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完成黄河特定流域水污染企业电量异常专题分析项目,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水污染企业日电量的动态监测与日排污指标预测,获得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充分认可和感谢。该项目的建设是为有效落实中央“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助力持续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山东省“抓环保促发展走在前”相关情况。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PM2.5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首次进入“30+”阶段,重污染
2022年1月17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第二轮第五批公布了最后一批典型案例。“十四五”开局以来,第二轮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陆续启动,截至目前,已集中曝光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17个省(自治区)
练江流域作为粤东五大河流中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治理工作长年滞后。2018年开展了新一轮全面流域治理规划,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配合关停搬迁沿岸纺织印染和造纸等重污染企业、查处偷排行为,以及进行大量河面垃圾清理及河底清淤,终于使得练江水质逐步改善,海门湾断面,2020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2021年1月至4月达到GB3838-2002Ⅳ类标准。
近日,临沂市国际生态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PPP项目竣工验收会议召开,经过讨论后各相关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国际生态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PPP项目实体质量和内页资料均符合验收要求,顺利通过了本次验收。
前言随着国家对流域污染的重视,对水体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碧水保卫战在各地打响。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物削减地成为了新的污染源,污水处理的压力显著增长。在当前环保形势下,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已不能排放到水体,必须达到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能重新排入水环境中。所以,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有较高的紧迫性。本文针对提标升级改造的必要性、难点以及相关措施展开详述。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1日,记者在位于甘肃平凉市的“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电厂看到,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拟于近期并网发电。据悉,灵台电厂计划今年6月份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这是山东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近日,上海市政总院承担武汉左岭污水处理厂二厂及配套设施新建工程设计工作,项目规划总规模20万吨/日,总占地面积16.06公顷,一期工程6.5万吨/日,占地面积8.44公顷。项目建成后将显著缓解武汉新城左岭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压力,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支撑。创新工艺突破技术瓶颈针对武汉新城左岭片区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5月15日,宁夏同心县印发《同心县2025年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方案》。文件提到,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上下游协同发展,重点培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引进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内生动力和协作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加快中环低碳、迈格电机、科力远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印发《关于2025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结合2025年1-4月阿拉善电网新能源消纳条件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计划实施分散式风电规模10万千瓦,单个分散式风电规模不应超过50兆瓦。《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多能互补模式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范式——“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观察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不仅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能源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5月18日,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
近日,中核汇能龙安区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一期(100MW/200MWh)110kV线路送出工程(二期)环评获批公示。建设内容为一期已建G14塔~110kV楼庄变110kV输电线路全长8.3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7.35km,单回地埋电缆线路1km,共建杆塔34基。项目总投资2725万元,环保投资100万元,占比3.67%。安阳市生态环境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