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一是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3.3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强化行政边界、用水户计量监测,防止不合理取用水。三是保障重要河湖生态水位,通过工程优化调度及洪水资源化利用,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保证洪泽湖、白马湖生态水位分别不低于11.5米、5.5米;确保市干线航道最低通航水位,满足河道生态用水水量需求。(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2.严格水功能区管控。一是完善河湖水功能区划。开展市级水功能区划分,进一步明确河湖功能定位,实现河湖水功能区全覆盖和全监测,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估和河湖健康评估。二是全面实施限排总量控制,根据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提出分阶段入河湖污染物排放控制计划,形成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控制目标的倒逼机制,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对纳污量已超过限排总量的水功能区不新增工业项目入河排污口。三是推进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制定市、县(区)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2020年前完成不达标水功能区达标整治任务。四是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开展排污口普查、日常监测、巡查监督,建立入河排污口水质定期监测通报制度,加大违规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未通过许可的城镇和各类园区,实行区域取水限批。五是完善尾水收集深度处理格局,新设置的工业污水入河排污口应当配套建设尾水湿地,结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完善尾水排放方案。(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农委等)
3.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20年,全部县(区)建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洪泽区建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一是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开展用水审计、合同节水试点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企业、单位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水平衡测试率达到60%以上,计划用水率达到95%以上。二是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强化高耗水工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推广管道及喷、滴灌、微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节水型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灌区覆盖率分别达到50%、40%、20%、40%以上,较“十二五”末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以上。三是强化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力度,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推广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雨(洪)水利用。到2020年,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到18%以上。四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教育局等)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
优化产业布局,调高调轻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大力开展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各类污染源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入河湖污染负荷。
1.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二是执行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产品目录,严格准入制度,开展纺织染整、化工、造纸、钢铁、电镀及食品制造(味精、啤酒)等重点行业污染专项整治,限制、淘汰落后产能。三是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要求的示范工业企业、示范工业园区和示范城市,引导各类开发区开展生态产业园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农委、市水利局等)
2.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一是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执行国家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运用经济杠杆,进一步削减水污染排放。二是加强特征污染物管控,以化工等行业为重点,逐步建立特征污染物监控体系,督促企业自行监测并公开污染物排放情况。三是推进工业企业串联用水和园区(开发区)废污水循环利用,促进废污水“零排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水利局等)
3.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一是加强城镇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管网的配套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二是优化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实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分质处理,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模较大的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提高排放标准,鼓励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湿地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进一步削减氮、磷等污染物。(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委等)
4.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节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建立连片生态农业园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建设以节水灌溉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灌区,构建种植业尾水及农田地表径流的生态拦截屏障,实现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三是强化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收贮、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严控湖泊网围养殖规模,加大退圩退养还湖力度,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等)
5.加强水上交通污染治理。一是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推进船舶清洁能源(LNG)动力改造。提高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技术标准。二是健全港口码头污水、垃圾存储接收和处置体系,合理布局设置污染物收集点,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三是推进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的船型标准化,强化危化品运输船舶的身份识别和动态管控,对港区存储实施动态全过程监控。四是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及多部门联合监管制度。2018年起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制度。五是全面整治航道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通过开展“两个一批”整治,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综合整治任务,并对清理后的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现场进行生态修复。(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安监局、淮安供电公司等)
(四)加强水环境治理
全面治理河湖“三乱”,消除黑臭水体,清除河湖污染底泥,遏制湖库富营养化,改善滨河湖空间环境质量,满足河湖水功能区要求。
1.全面治理黑臭水体。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技术路线,全面系统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到202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市农委等)
2.全面治理河湖“三乱”。一是清理乱占乱建。全面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章设施、废弃物,恢复河湖行蓄水空间。二是打击乱垦乱种。全面清理堤防滩地种植、养殖等违规违法生产活动。三是严惩乱排乱倒。重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水水源保护区及其输水干线、区域供水水源地及其输水通道、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水域进行排污口整治,打击偷排污水、乱倒垃圾等非法行为。(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农委等)
3.全面治理底泥内源污染。一是根据河湖底泥不同污染类型,采取生态清淤、干河清淤等适宜方式,清除污染底泥,减少河湖内源负荷。到2020年,全市城乡黑臭河道疏浚一遍。二是健全农村河道轮浚机制,牢固树立生态理念,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生态河网,每年完成农村河道疏浚土方1000万立方米以上。三是加强河道保洁,妥善处置河道淤泥,严防二次污染,提升淤泥资源化利用水平。(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农委等)
4.全面治理湖库富营养化。一是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量控制,对湖泊水库汇水区范围内涉及排放的园区、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严格监管。二是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强化蓝藻打捞、生态清淤、生物净化等措施,降低湖泊富营养化指数。三是加强调水引流,促进水体流动,缩短湖库换水周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农委、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白马湖办等)
(五)加强水生态修复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沟通水系、涵养水源、退圩还湖、保护湿地等措施,修复河湖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1.实施水系连通。一是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要求,完善多源互补、蓄泄兼筹的江河湖库连通体系,实现跨流域、跨区域互连互通。二是打通水系连通最后“一公里”,消除断头河、死湖,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三是完善引流活水工程,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引江能力和洪泽湖调蓄能力,促进水体有序流动。(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等)
2.推进退圩还湖工程。重点推进洪泽湖、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高邮湖等退圩还湖工程,巩固白马湖退圩还湖成果、提升生态修复水平。到2020年,恢复湖泊水域面积不少于8平方公里;实施退渔还湖工程,全市主要湖泊渔业养殖面积压缩到22万亩以内。(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农委等)
3.推进五大湖群生态保护示范建设。一是开展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里下河湖群等自然资源调查和保护规划修订,划定红线保护范围,明确功能分区与定位。二是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湖泊调蓄洪水、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功能。三是建设五大湖群与骨干河网沿湖沿河生态林带,构建河湖相连、活水长流、山水林田湖草相依的生态大廊道,共同形成江淮生态安全屏障。(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农委;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4.创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一是加强山丘区小流域生态治理,重点开展盱眙县山丘区小流域生态治理,涵养水源,提升水库水质。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实施河滨带建设、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推广科学施肥、施药等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清洁小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二是加强平原地区生态综合整治。以农业生态系统、沟渠生态系统、林草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提升平原清洁产流、自我净化等能力。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少于18平方公里。到2020年,全市创建6条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三是加强湿地、湖荡保护与修复。开展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修复古淮河、洪泽湖、白马湖等生态区位特别重要或受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发挥河湖生态缓冲带功能。到2020年,修复湿地1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农委、市国土局等)
5.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一是修复水生态环境。通过人工干预、生物调控、自然恢复等多种措施,修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打通鱼类洄游通道,丰富生物多样性。二是增殖放流。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大洪泽湖等重点水域珍稀物种和重要经济鱼类的放流力度。三是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坚持在河流、湖泊等渔业水域开展禁渔期制度,降低捕捞强度,缓解渔业资源衰退趋势。(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水利局等)
(六)加强水文化建设
保护挖掘河湖文化和景观资源,大力传承历史水文化,持续创新现代水文化,不断弘扬优秀水文化,充分彰显特色水文化,丰富河湖文化内涵,形成“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1.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把大运河保护好。加大大运河淮安段本体及周边河湖整治力度,全面提升生态与文化景观建设标准,完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挖掘整理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实施大运河文脉整理工程,全面保护展示运河沿线核心遗产及相关遗迹,打造运河博物馆群。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水利发展规划,处理好大运河保护与水利建设的关系,新建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带有机融合,把大运河淮安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味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把规划的市主城区运河风光带延伸至淮安水上立交,统筹运河两岸协调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2.建设水文化载体。实施淮安水利典籍整理与研究工程,研究河湖水系变迁规律,汲取先进治水智慧经验,传承河湖管理保护技术,实现传统水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成物质与非物质水文化遗产普查,继续完善市级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积极申报省级水文化遗产,开展水文化遗产解读工程。科学规划建设水利遗址公园、水利博物馆、水情教育基地等,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3.创建水美城乡。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水利风景区、水美乡村、美丽库区幸福家园、特色渔村、生态小镇建设,到2018年建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到2020年高水平建成10个水美乡镇和120个水美村庄,80%的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建“美丽库区幸福家园”5家、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家,建成一批寓教于乐的水情教育基地,营造多样化的滨水空间和水景观,彰显区域河湖文化特色,锻造有淮安特色的人文水景和乡愁记忆。(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农委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茫茫烈日,石嘴山红崖子乡的沙丘如金浪起伏,由正泰新能供货267MWASTRON7组件的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在戈壁黄沙上与光共舞,孕育着澎湃的绿色动能。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这是石嘴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占地2.51万亩。项目于2025年6月30日全容量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7月9日上午,甘肃咨询集团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在兰州揭牌成立。甘肃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成广平,甘肃工程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佩峰共同为公司揭牌,标志着集团在服务国家生态战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坚实一步。揭牌仪式由集团总经理、董事陈一夫主持。集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清源科技于2025年初成功中标新疆天山北麓562MW地面光伏支架项目,当前交付工作正有序且高效地开展。面对沙戈荒地形场景的考验,清源科技以可靠的产品品质、定制化技术方案及高效服务体系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新疆天山北麓562MW地面光伏电站为“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的重要新能源配套工程之一。清源科技商务
7月10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拓展多场景运用。在靠近城区或景区周边,对土地开发利用较高的废弃矿山区域,进行综合利用开发,进一步拓宽废弃矿山价值。引导“矿山修复+新能源”,利用矿山开采遗留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7月10日,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率队赴北京市通州区考察交流,与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共同推进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等进行座谈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通州区政府副区长邹海涛,光大环境领导倪令兵出席会谈。王思联对通州区委区
7月2日,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理事会、国际水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
日前,中电环保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0.79亿元,其中水处理19.83亿元、固废处理9.34亿元和烟气治理1.62亿元。项目实施周期预计在未来1-3年,核电项目则需3-5年。在水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务,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提升,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2
2025年10月30日-11月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崧泽大道333号展会规模:25000平方米主办单位: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执行单位: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建智展览有限公司一、总体情况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作为“世界城市日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英文名称:Shenzhen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Expo2025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会规模:展览面积50000平米,展商1000余家,展位2000个,专业观众35000人次组织机构组织单位《给水排水》杂志社亚太建设科
近日,江阴市东横河截流系统改造—健康桥东侧段污水管道修复工程顺利收官。此次施工创下全国首例“深埋+大管径+长距离”高弹紫外光固化修复纪录,管道埋深达15米、管径DN1000、单段修复长度209米,以硬核技术刷新行业标杆!一修复工程的必要性江阴东横河截流系统建于2007年,肩负城区生活污水截流重任
1990-2025SCIMEE35年前他诞生了10年前他登陆资本市场(股票代码:300425)6年前他加入中建集团成为旗下唯一的上市环保公司他用35年的深耕与10年的资本化蜕变从“国内首台”做到“行业第一”技术立身:要做就做最好惟精惟一的信念贯穿始终自1991年以来,中建环能以技术立身,打破日本2秒分离机国际垄断
注:板块及分会场持续更新中,请以正式通知为准。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02支持单位世界水理事会(WWC)国际水协会(IWA)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03承办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年)》并与已发布。《规划》主要包括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规划总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共十章。围绕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规划目标和重点领域,以规划近期(2023-2025年)为重点建设期
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条水清岸美的河道,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清淤的意义在于:1.增加河道的通行能力。淤积物的堆积和沉积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条水清岸美的河道,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水资源作为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化河道治理,对加强水源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
中国深圳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以下简称固戍二期)经过层层比选后成功入围2022年FIDIC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奖名单。什么是菲迪克工程奖菲迪克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ConsultingEngineers,FIDIC)的简称,是全球工程咨询行业权威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出版的菲迪克条
近日,由中南市政总院牵头承建的深圳市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固戍二期EPC项目总投资约13.36亿元,是深圳市构建“水质达标、环境优美”水环境体系,推进“美丽生态河湖时代”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处理规模32万吨/日,水、泥、气处理标准均达到国内先进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徐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聚焦打造优良水安全、优质水资源、优美水生态、优越水环境,对我市“治水方向”作出明确部署,绘就了一幅河湖生态复苏、“人水和谐”的新时代徐州水文明“图谱”。
由水电七局承建的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以下简称“固戍二期工程”)在历经562个日夜奋战之后,迎来了别样的“秋收”。9月10日,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项目正式进入通水试运行阶段。
6月30日,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根据方案,至2025年,基本形成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内涝治理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城区重点道路小时降雨58毫米不积水,严重影响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100%消除。超标准降雨条件下少积水、退水快,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海绵城市建设区域达到城市建成区的40%。至2035年,内涝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相适应,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的城市内涝现象。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成为今年省重大项目清单之一,武进区将围绕全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随着社会环境逐渐恶化,各地污水排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建立环保系统可有效缓解污水排放问题。然而,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中,自动化控制系统仅用作单个污水处理厂的控制中心,信息收集共享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厂是建设“智慧水务”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