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安徽池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2018-04-26 14:2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

强化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恢复机制,推进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完善损害赔偿制度。

2.辐射环境监管

(1)加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完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推进辐射源监督性监测,加强市辐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做好居民生活社区、学校、医院等电磁辐射水平监测。

优化广播电视系统、通信系统、医疗、交通、电力系统电磁辐射设施及设备的整体布局,实施电磁辐射区域控制。

(2)严格辐射安全管理

加强电磁辐射项目的环境管理,强化放射性物质使用、运输、存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保持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优良。

加大辐射科普宣传和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电磁辐射科普宣传。

严格执行环保部关于γ射线移动探伤安全管理规定,开展在线实时监控,实现移动源管理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放射性废物及放射性伴生矿的管理,确保全市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性伴生矿完全受控、安全处置。

3.重金属污染防治

(1)严格环境准入

以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为重点,加强源头控制,加大重金属防控力度。加快涉重企业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严格控制选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优化布局并落实卫生防护距离。

(2)强化重金属污染管理

将涉重企业作为重点污染源进行管理,定期开展重金属企业排查,完善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强化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制度,加强涉重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推动涉重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支持开展深度处理。制定重点防控行业重金属综合整治方案,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强度管理。鼓励铅蓄电池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电镀等行业实施同类整合、园区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涉重企业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

4.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完善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向环境释放等相关信息报告制度,评估化学品在环境中的积累和风险情况。

完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及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更新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清单,限制生产和使用高环境风险化学品,依法淘汰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的化学品。

强化对现有化工园区、化学品码头等重大风险源排查,加强化学品风险区域的环境管理。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完善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强化相关设施和环境应急体系建设。2017年年底,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情况调查。

专栏六、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领域

1、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涉重企业技术更新工程、涉重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工程。

2、电磁、放射源防治项目: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程、辐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工程、高风险放射源实时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工程。

3、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项目:S327香隅段改线工程、东至县经开区港铁联运前期工程、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工程、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升级改造、环境风险综合防范及应急工程。

5.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

(1)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确定重点监管的危险废物清单,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单元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建立全市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的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系统。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合理配置,逐步推进危险废物安全收集、处置工作的社会化。对企业自建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进行排查、评估,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立足我市已建成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加快建设全市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覆盖到全市乡镇卫生院。

(2)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

落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调动工业企业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

大力推广先进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加强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结合电器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相关规定,推动电子垃圾收集体系及综合处置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电器电子废物分选、拆解和资源回收技术,规范拆解行为,提高资源回收效率。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

以服务于城区的垃圾填埋场为重点,积极提高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置水平,加大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力度。

整治全市简易垃圾处理、堆放设施,做好垃圾处理设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综合治理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