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市场正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水、环卫等各细分领域市场分析

2018-06-14 10:11来源:中信建投作者:万炜关键词: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督查回头看,专项督查紧开展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效果显著。2016、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督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强化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多责”的要求,解决了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将于2019年开始第二轮督察。在正式开始第二轮督察之前进行“回头看”,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巩固上轮督察成果,另一方面为第二轮督察活动的成功开展打下基础。

生态环境部启动环保督察“回头看”。据生态环境部介绍,近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将全面启动,重点围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各地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核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总体落实情况;二、整改方案中重点环境问题具体整改进展情况;三、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和推进情况。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情况。

“回头看”高压不减,地方政府积极整改。5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布环保督查“回头看”全面启动,目前已派出6个督察组,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10省进行重点督查。在“回头看”开展之前,各地政府就已经积极响应,北京、广东、陕西等省份公示了环保督查整改情况,浙江、安徽等省份开启了省级环保督查行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压力将推动环保行业订单加速释放。

严格的环保督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构建环保长效机制。严格的环保督察具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中央采取有效严格的环保督察能够促使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企业重视环保问题,查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外在环保压力,地方政府能够主动调整思想,自觉建立环保意识,借助环保督察解决产业转型等问题,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督查的长期化、制度化将推动环保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快环保行业内部整合,为环保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水治理:黑臭水体+流域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

黑臭水体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流域治理投资规模大

18年黑臭水体治理全面爆发,市场空间可期

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时限紧,18年将全面爆发。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要控制在10%以内;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中央为黑臭水体治理规划的任务时限是3-4年,相对于十数年的污染时间来说很短,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级压一级”造成任务时间逐级减少的现象。省级政府安排的时间通常是2年,到了各地市实际执行可能就要求1年完成,时间非常紧张。再加上生态环境部黑臭水体专项治理行动的启动,我们认为18年黑臭水体治理将全面爆发。

投入资金上千亿,市场空间可期。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黑臭水体整治信息,截至5月中旬,全国一共认定黑臭水体2100个,总流域面积1463平方公里;正在制定治理方案的水体91个,共计14平方公里;治理中的水体264个,共计170平方公里;已完成治理1745个,共计1279平方公里。官方口径下,87%流域面积的黑臭水体已经治理完毕,虽然已完成项目中难免存在部分虚报现象,但是在环保监督高压态势之下,预计最晚年内也将完工。虚报完成项目的竣工再加上治理中的面积,按照每平方公里3亿元的投入计算,预计18年黑臭水体治理投入金额将超千亿。表7中显示了目前采购或施工中的财政部备案金额在10亿以上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虽然实际成交金额可能较备案金额有所缩减,但也足以说明地方政府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

后续运维成新增长点,利好运营能力强的企业

黑臭水体治理中政府分期付费,后续运维收入占比高。大型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多采用PPP模式,由社会资本先行垫资建设,待项目进入运营期后政府再分期付费。政府付费包括可用性付费和运维付费两项。可用性付费类似于工程款,只要工程通过验收,政府就有支付的义务;运维付费则跟社会资本的运营绩效挂钩,只有在运营期内保持水质良好,政府才会全额支付。一般来说,运维费用的占比在政府总付费的30%左右,后期运维收入的取得对于环保公司的业绩具有重大影响,拥有技术优势和丰富运维经验的优质公司将受益。

仓促治理留隐患,存复发风险。去年12月我们年终策略报告发布时,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数目才927条,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3%。短短5个月,黑臭水体治理面积快速增长至1279公里,我们认为,除了虚报之外,相当一部分是仓促治理的结果。一些采用EPC模式的小项目,其标的金额少难以落实中央“一河一策”的治理方针,工程完成后也不会带来后续收益,因此很容易出现仓促治理的现象。而事实上,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存在水体缺氧、富营养化、污泥沉积等多种原因,仅治理措施就有3大类8种方案。仓促治理很难找准黑臭水体的源头,一时指标合格难掩未来复发的风险。复发将带来新的治理、运维需求。

长治久清看运维,运维收入占比将提升。要杜绝黑臭水体的复发,保持水体长治久清,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将倒逼环保公司从工程施工方转型为环保综合服务提供商。与工程业务相比,运维的体量虽然较小,但是具有毛利率高的特点。未来随着运维存量的逐渐增长,运维收入占环保企业收入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规模巨大,叠加政策利好

水质提升任务重,投入金额超5000亿。黑臭水体治理仅仅是流域治理的一个分支,流域治理的整体市场远大于黑臭水体。根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到2020年长江等7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要达到70%以上,劣V类比例控制在5%以下。目前全国地表水检测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为67.9%,劣Ⅴ类水体比例8.3%,相比于15年底的66%和9.7%虽有所改善,但是与2020年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所剩时间也不到三年。《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预计治理总投资7000亿,按照“十二五”72.8%的项目完成度来估算,实际投入资金也将达到约5100亿。

湖长制出台,流域治理再添新动力。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湖长制,明确了由高级别领导担任湖长、第一责任人,同时治理结果将与干部考核挂钩。《意见》是在推行河长制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针对湖泊治理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是流域治理业务的又一强力加速器。根据水利部统计,全国现有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2865个,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随着湖长制的落地,围绕湖泊治理与修复将新增大量环保订单。湖泊治理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将持续贡献环保公司业绩。以滇池治理为例,早在“九五”期间就开始进行治理,“十一五”迈入流域治理新阶段,“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共投资289亿元,在“十三五”期间又计划新增投资192亿元。

长江生态修复进入重点实施阶段,成流域治理催化剂。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流域的浙江、湖北、四川等11个省市,涉及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后的两年间相关政策规划逐步完善,18年总书记再次前往长江沿岸考察。顶层设计完善,中央高度重视,我们预计18年长江生态修复将进入重点实施阶段,围绕提高长江水质这一核心,重点解决水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以长江生态修复为契机,流域治理业务将迎来大发展。

原标题:正本清源,凝聚一切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蓝天保卫战查看更多>污染防治攻坚战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