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广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 2277 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广东省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我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指引(试行)》,为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提供指导。
1.2 适用范围
指引分为工作导则和技术指南两部分,工作导则明确广东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和内容,技术指南针对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和内容提出多种可选的技术处理手法。工作导则主要面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各级职能部门。技术指南主要面向从事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基层人员和村“两委”,主要包括整治提升的规划、设计、施工、维保人员,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集体、企业及村民。各地行政村在使用指引时,应结合村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措施。
1.3 基本原则
广东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乡土特色、岭南风貌,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
1.4 目标任务
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结合广东省农村实际,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改善,促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结合《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梯次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要求,指引对应提出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特色突出三个阶段工作分目标:
(1)整洁有序。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方向,以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村庄形象为目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美丽宜居。在整洁有序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特色和实际需求,完成村庄的农房风貌、村道硬化、水体及绿化、配套设施和大地景观的美化提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3)特色突出。尊重村庄的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健康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结合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等进行综合风貌整治提升,突显地域文化和体现村落风貌。保护和挖掘村庄自然生态资源,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和地形地貌特征,塑造美丽的农村大地景观。
2 农房风貌整治提升
2.1 总体要求
(1) 为达到整洁有序的标准,展开三拆除工作,并对危房进行改造,消除房屋与环境的安全隐患。
(2) 为达到美丽宜居的标准,需要规范农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建筑外观整洁有序。
(3) 为达到特色突出的标准,村落格局应与山水田园相融,村庄建筑风格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并实现整体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重点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及古驿道沿线格局保留较好的村庄内的历史建筑。
2.2 加强危旧农房及构筑物整改
2.2.1 三拆除
(1) 村民、村委、专家共同参与,协商拆除无历史保留价值的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
(2) 鼓励精细化开展三拆除工作,对有价值的旧建筑材料进行保护,对有价值的废弃旧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
2.2.2 危房改造
(1) 明确危房改造的农户和改造方式、方案。民居改造应达到施工图的设计深度。农村危房改造应有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
(2) 危房改造所需材料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环保可持续发展。宜选用当地石头、砖、瓦、木材、生土等建筑材料。
2.2.3 构筑物整治
(1) 破旧的牌坊或门楼应及时翻新加固、保证安全;通过增补构件、粉刷耐腐涂料等保证牌坊的完整性与耐久性。
(2) 禁止在公告栏内乱贴乱画,对破损老旧的公告栏进行维修或更新,核对公告栏的风格(颜色、字体等),做到与建筑风格相协调。
(3) 破损的围墙或残垣应及时加固或清理,保证安全;老旧围墙外墙整治应先清理再重新粉刷。
(4) 加强保护南粤古驿道沿线遗留的设施,如古驿站、驿亭等。
2.3 规范农房建设及立面整治
2.3.1 规范新建住房
(1) 加强农村住房规划编制和管理,落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规范农民建房程序。实行农房风貌管控,鼓励按照《广东省农房设计方案图集》规范化建设新建住房;按照农民自愿和一户一宅原则,引导农民对已建住房拆旧建新。
(2) 新建民居应综合考虑日照、通风、消防、防震、地形地貌等要求,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基础上,鼓励发展新样式,形成有时代地域特色的新派乡村民居。
(3) 新建民居提倡优先采用坡屋顶,鼓励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和产品,注重就地取材,降低建造成本。
2.3.2 推进农房外立面整治
(1) 引导有条件的村庄和农民依据村庄规划,对现有农房进行除险加固、外立面整治,对整村推进、连片整治的适当予以奖补。
(2) 清洗、修缮老旧外墙;对裸露墙体,进行全面改造,重新粉刷或张贴瓷砖;墙外侧的管道、线路应归置改装。
(3) 清理屋顶脏乱、修缮维护破损老化屋顶,对于破旧的砖瓦进行替换,并整齐排放水箱等设施。
(4) 对老旧的外窗进行清洗修补、翻新加固;对有安全需求的建筑进行阳台封闭;对沿街空调外机宜采用百叶护栏等方式遮挡与美化;对旧建筑上已陈旧防盗网应进行翻新。
2.4 营造农房特色风貌
2.4.1 现代建筑风貌营造
(1) 乡村建筑风格要体现地域文化、乡土韵味,注重与周围建筑协调。建筑立面色彩选择应根据其功能确定,民宅立面宜采用浅色,并以单一主色为主;村委会、幼儿园等公共建筑色彩宜采用明度高、活泼色系。
(2) 采用增加构件、绿化等措施美化建筑屋顶。鼓励位于村庄重点风貌区及重要道路沿线(国省道、高速公路等)主界面的新建建筑采用坡屋顶,对已建的平屋顶建筑鼓励进行“平改坡”、“平改檐”。
(3) 建筑外立面要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材料,通过基座美化、材质拼贴、墙体涂画、花卉装饰品等方式丰富立面,突显特色。
(4) 建筑窗户可通过加窗套处理,采用现代或传统形式,美化窗户立面效果。新建沿街建筑的防盗网不应凸出建筑构造物外(如阳台、飘窗等),条件允许宜采用隐形防盗网,保持沿街建筑外立面简洁性。
(5) 建筑阳台栏杆材质统一,可借助绿色植被或盆栽等美化阳台。
2.4.2 传统(历史)建筑风貌营造
(1) 新建或整治改造的传统建筑应结合地域特色建设或改造,对历史风貌区及古驿道沿线历史建筑应重点保护和修复。
(2) 村庄特色风貌区的建筑色彩应保持一致,在不破坏整体氛围的前提下可点缀亮色,建筑单体的色彩不要超过三种。对于历史价值较高的传统建筑,应保留原色,适当修复,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3) 采用增加装饰线、花饰及山花等方法,美化建筑屋顶,宜采用具有乡土特色的本土材料,要注重旧建筑材料重复利用。
(4) 建筑外立面材质、色彩应保持统一协调,根据各自地域特色选用饰面材料;窗户宜采用传统的窗花样式或装饰;阳台宜保留或采用地域特色的栏杆及构件;空调挡板宜具有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图案。
2.4.3 岭南风格构筑物
(1) 保存较好的门楼、牌坊应按原设计恢复修缮,新建门楼、牌坊应与传统风格协调统一,体现文化特色,要注重可辨识度。
(2) 修复南粤古驿道沿线遗留的古驿站,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驿站风格可采用现代或仿古形式,驿亭遵循地方特色。
(3) 公告栏和广告牌设计宜保留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乡土材料,体现地域特色。
(4) 围墙宜采用乡土材料,通过文化图案、符号装饰、绿化、照明等手法,美化墙体,突显文化。
(5) 选用当地石材、木材、竹材等自然材料制作禽畜舍和蔬菜养殖隔断,形象上尽量简洁美观,并体现乡土特色。
3 农村道路硬底化及提升
3.1 总体要求
(1) 农村道路系统必须满足居民出行要求,做到安全、便利,并符合有关消防、防灾、救护、环境卫生等规定,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 提倡设计人性化的农村交通环境,优化农村道路系统,完善步行道、自行车道,统筹考虑乡村停车场地。
(3) 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村庄道路,尊重生态环境和乡土特色,在保证通行安全、高效的前提下,通过对铺装、桥梁、绿化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元素的设计体现乡村风貌。村庄内及周边区域若存在古驿道本体遗存,应进行古驿道保护和修复,避免对古驿道本体遗存破坏性建设,并做好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
3.2 道路格局保护
3.2.1 适宜的农村道路尺度
对传统农村道路格局进行保护,不得按照城市道路尺度规划乡村道路,并对影响村庄道路格局的废弃建构筑物进行合理拆除。
3.2.2 农村道路走向宜因地制宜
村庄道路走向应顺应地形,尽量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以现有道路为基础,顺应现有村庄格局和建筑肌理,延续村庄乡土气息,传承传统文化脉络;根据村庄的不同规模和集聚程度,选择相应的道路等级与宽度,规模较大的村庄干路可适当拓宽;旅游型村庄应满足旅游车辆的通行和停放,产业型村庄应满足物流运送的要求。
3.2.3 农村道路等级与宽度
根据《农村道路规划规范》,农村道路等级应该分级设置,结合农村实际使用情况,村道路分为 3 级,村庄公路、村道、巷道。
(1) 村庄公路道路红线宽度约 8-15 米,在允许的情况下,要留出与道路铺装宽度相当的后退红线距离,既保证安全,减少对居民的噪声影响,也便于铺设公共工程设施和绿化美化村庄。
(2) 村道红线宽度约 5-10 米。
(3) 巷道道路红线宽度 3-5 米,边沟与房基保护区宽度共计约 0.6-1 米,采用单项坡面,排水宜用暗渠。
3.3 道路硬底化
3.3.1 保持农村道路路面整洁
对村庄道路两侧垃圾进行整治,对影响道路通行的建构筑物进行合理拆除。推进村庄公路路宅分离,整治道路沿线避免占道经营、占道停车、占道堆积(堆物)、占道摊晒谷物等。
3.3.2 农村破损道路修复
对破损的村道路面应进行修复性改造。对基本能满足路面使用功能,但存在裂缝、破损等问题的现状路面进行面层修补。对经检测路面损坏状况较大,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路面进行加铺大改。
3.3.3 农村路面硬底化建设
(1) 一般村庄主要道路路面需全部硬化,次要道路宜逐步硬化,宅间道路和公共活动场地宜软硬结合;历史文化名村等特色村应尊重历史原真性,结合实际,慎重选择修护方式。
(2) 村内道路结构、形态、宽度应自然合理,路面平整,边沟通畅、无障碍,养护良好。
(3) 应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路侧有临水临崖、高边坡、高挡墙等路段,应加设波形护栏或钢筋混凝土等。
3.3.4 路面铺装整治提升
(1) 各等级的道路铺装样式、颜色、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村庄的整体风貌。
(2) 农村主要道路路面铺装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块石路面等形式,排水困难或多雨地区的村庄,宜采用水泥混凝土或块石路面;在交通量较小的次要道路以及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庄,不宜参照村庄主路过度水泥化的模式,宜采用砖、块石、混凝土块等柔性路面,增加水资源的涵养,保护生态环境。
(3) 传统风貌村庄道路路面铺装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符合地方气候、地质条件特征的材料,可采用传统建筑材料,保留和修复现状富有特色的石板路、青砖路等;特色型村庄可结合自身特色,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步行系统及绿道系统(如古驿道、滨水道、田园道等)。
3.4 道路设施优化
3.4.1 完善停车设施
(1) 利用村内空闲、边角地,结合村庄入口和主要道路,开辟集中停车场;沿村庄道路,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位置设置路边停车位;有条件的村庄设置生态停车区域。
(2) 加强停车场内和周边绿化环境营造,绿化植物宜选取岭南当地植物,停车场铺装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4.2 交通标识建设
(1) 结合村庄自身特色设置具有乡土特色的标识系统。交通标识系统应清晰、醒目,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设置指路标志、旅游标志、限速标志等交通标识。
(2) 古驿道沿线村庄,应合理设置古驿道标识系统。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按照《古驿道标识系统研究》中的“南粤古驿道”部分进行设置,其中标识的文字、图案、规格和色彩为强制性内容,标识的材质、内容设置等可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3.4.3 优化安全防护设施
(1) 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前适当位置合理设置减速丘、减速台、适当弯曲路型等降速设施。
(2) 在合适位置设置挡墙,挡墙主要用于村居安全防护、水体防护以及景观空间营造。
3.5 特色村道建设
3.5.1 南粤古驿道修复与利用
(1) 古驿道应充分保留原有古驿道遗存结合村庄特色,打造古驿道沿线特色景观效果。
(2) 古驿道修复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按照“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古为今用、突出活化利用,以人为本、改善镇村配套设施和交通可达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复。
3.5.2 特色步道建设
建设符合自身特色步行道系统,如滨水型步行道、田园型步行道等。应充分利用乡村水岸、田园等特色资源,为村民营造舒适的景观空间。
3.5.3 乡村旅游公路建设
(1) 加强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区域,利用植物、地形、建筑小品、水体、文化等景观元素,强化乡村公路沿线景观建设,通过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2) 鼓励路外茶山、田园、竹林、自然森林等经营单位改造道路沿线景观林。加强地方特色景观介绍,推动乡村旅游与民宿产业的发展。
(3) 结合绿道优化旅游公路两侧生态景观质量。在设置绿道、驿站、观景台的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对不符合绿道相关规范的地段进行扩绿、补绿、建绿。
4 农村水体及绿化整治提升
4.1 总体要求
(1) 以村落固有的生态田园为基底,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对村落的山、田、水、园等生态环境进行优先保护与生态修复。
(2) 在村庄原有水系的基础上,梳理村庄植被,形成树木葱荣的绿化环境,做到“水清、岸绿、流畅”,使得农村环境优美宜人。
(3) 突出村庄特色风貌,采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树种植被、特色铺装等,营造特色村落,构建生态人文的村落生态示范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转型之路,最近,在南京市鼓楼区政府科技创新推进会上,国网江苏电力信息公司与云境商务智能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电力环保监测平台的升级完善,这一通过跨行业合作方式,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担当。国网江苏电力
近日,湖北天门市城区污水管网攻坚一期工程—广沟子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文件显示,天门市
近年来,央企在环境产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备受瞩目的力量。在98家央企中,超过半数企业都设立了环保企业,并在多个重大环保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有些企业尚未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也积极参与到环保业务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众多投身环保产业的央企中,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简称“中国
11月27日,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环能)与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环投)在重庆环投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环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赖生平,重庆环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忠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为,中建环能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庆远
10月16日,罗坝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暂停公告发布,因招标控制价、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未能及时发布,故暂停该项目的招标程序,恢复招标活动的时间另行通知,具体开标时间将与招标控制价、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一同发布。罗坝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施工招标于2024年9月19日在广东省招标投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9月13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具体为:(一)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企业投资项目;(二)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四)其他市
7月15日,河南泽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下简称“泽衡环保”)发布公告。公告称,该公司于2023年10月18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辅导备案材料,河南证监局已于2023年10月20日受理公司提交的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
6月14日,昆明滇池水务发布公告,收到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发出之《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昆明滇池水务控股股东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昆明滇池投资)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被予以冻结。协助执行通知书西山区人民法院在执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与昆明滇池投资及其
曾经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屡见不鲜的“晒太阳工程”,如今在县域垃圾焚烧行业也出现了。近日,“环保圈”走访多个县域垃圾焚烧项目发现,由于设备无法持续稳定运行,部分县域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即“趴窝”,个别项目甚至出现烂尾。而据业内人士估计,此类项目可能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小
4月18-20日,亚洲旗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业博览会——2024第25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办。本届中国环博会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与地区超过2400家参展商,为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中建环能在本届环博会中,全面展示了城市、工业过程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全产业链解决方案。4月17日,在本届
3月12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三高四新”融资专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本轮“三高四新”融资专项总量1500亿元,重点支持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基础设施、能源安全、生态绿色发展、民生保障、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项目建设,全面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能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的建议答复,近年来,枝江市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收运处置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推行“一坑两桶三上门”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经验全省推广。答复详情如下:韩容、陈丽平代表:感谢你们提出的关于
柳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柳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第111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政府、柳江区政府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议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
一、项目概述黄山泰达环保有限公司黄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坐落于原黄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是全国首家集生产、办公、环保教育为一体,建筑风格融入徽派建筑文化元素的园林式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占地面积75亩,采用PPP模式,经营期限30年(含建设期和试运营期),特许经营协议签署日期为2016年4月18日
一、项目概述黄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坐落于原黄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是全国首家集生产、办公、环保教育为一体,建筑风格融入徽派建筑文化元素的园林式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占地面积75亩,采用PPP模式,经营期限30年(含建设期和试运营期),特许经营协议签署日期为2016年4月18日,是黄山市重点工程并
张洪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首先,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关注和支持,您指出的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很精准,建议也很合理。下面就您提出的几点建议做以下汇报。一、建立全市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垃圾量视角:短期下滑不改长期增长。由于疫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15年来首次呈现下滑趋势。但从长期视角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城镇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0.71Kg/天)有望向发达国家(1.58Kg/天)看齐;农村地区垃圾收集、处置率存在较大的提高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发改委起草了《湖南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湖南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
《汕尾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进展如何?9月30日,汕尾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市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条例》内容,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加强分类收集方面,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负责配备数量充足的分类收集容器,并对投放主体的分类投放行为进行指导监督。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中项网发布2021年4月第五周最新全国垃圾处理项目汇总。
我国生活垃圾收费计量管理政策法规集锦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这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一条“超级电力走廊”。跨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5月23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2×660MW燃煤机组三大主机中标公示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锅炉成套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东方汽轮机、上海锅炉厂等预中标。详情点击“疆电入渝”首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首次并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5月2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2×660MW燃煤机组三大主机中标公示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锅炉成套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东方汽轮机、上海锅炉厂等预中标。详情点击“疆电入渝”首
5月2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500kV海底电缆供货及敷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距离33km,风机离岸超30km。项目总规划容量为500MW,拟建设一座50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500kV海上无功补偿站,海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广东肇能智电100MW/200MWh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大航电科(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岭南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19570.11494万元,折合单价0.97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内蒙古领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初方电力设计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