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市场正文

危废行业系列报告:探究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的前世今生

2018-08-13 09:41来源:EBS公用环保研究作者:光大公用环保团队关键词: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各主要行业危废的利用和处置占比小幅波动的原因在于:1)废物本身的性质起决定作用;2)在废物资源化领域,针对难资源化品类的利用进展较为缓慢。

Part3

展望未来:破局的节点,提标周期将至

3.1、国际视野:探路者摸着石头,追随者有迹可依

纵观国际,我们认为中国危废行业在技术和标准上属于“追随者”,具备“早熟”的特点。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率先觉醒。随着对污染物的认知提升,行业标准趋严,技术规范性逐渐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探路者”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发展中国家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及环保行业起步具有时间的滞后性,但在行业发展初期可以对整套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借鉴,从而具备“早熟”的特点。


以危废焚烧为例,美国对烟气污染物控制种类逐步增加,标准逐步提高。从1970年《清洁空气法》(针对颗粒物脱除),到1976年《有毒物质控制法》(针对多氯联苯、二恶英等),再到1999最大可实现控制技术标准。可见,随着人们对污染物认识的提升,控制种类不断丰富;随着技术进步,排放标准逐步趋严。


借鉴国外,危废污染标准体系已建立。在中国对危废污染进行控制的时期,美国相关产业已发展成熟。因此,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先后推出危废焚烧、填埋、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同时对危废名录和跨省转移审批制度进行借鉴,建立起整套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

出台时间过早,多而不精,修订不及时。相关标准已使用近20年,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最终落地,其他多项标准虽已发布修订稿,但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均未执行。现行的项目规划、环评等依然按照先前较低的标准。文件没有落地的潜在原因:摸底不全面、与现状匹配条件不成熟或各方阻力较多等。

进入“十三五”,随着环保要求及执法越来越严,危废处置有效产能也将持续落地。同时,末端排放超标、避邻效应甚至安全事故等问题频出,在此背景下,危废行业的各类标准及要求均亟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也预示中国危废行业的提标周期将至。


延伸阅读:

市场分析|环保督查打开危废行业空间 混乱中孕育龙头

从危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东江环保营收及发展趋势

原标题:危废:从三十年前说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险废物查看更多>危险废物处置查看更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