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文字实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2018-11-26 16:25来源:科技部关键词: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吕静):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欢迎大家来到科技部,参加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一直致力于以运用科技手段来开展全球生态问题研究,满足相关领域的重大需求,并于2012-2017连续六个年度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反响,引起了业界、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8年度报告,在保持前期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科技部组织了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完成了《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三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与行业部门推介上述三个专题报告,并借助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共同命运责任的担当。

今天的发布会按照两个议题安排,前面我们先请今天到场的领导和专家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随后进入提问环节。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我国遥感科技领域的相关专家到现场来为大家介绍情况,进行交流,他们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先生,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先生,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报告责任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卢乃锰研究员,全球生态监测2018年度报告《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吴炳方。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我们现在先请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

王琦安: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今天各位能够光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的新闻发布会。我国一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在部党组的领导下,科技部积极落实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持续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此项工作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深入实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国在遥感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全球的视野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为全球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政府重大决策等,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这是科技部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遥感科技界对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行动。本次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是连续第七次发布。今年的报告继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以及重点区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选定了《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三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年报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根据科技部的总体部署,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并特别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以及相关部门的最新研究成果。

使用了包括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气象、环境、资源和高分等国内外卫星观测数据,保障了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年来,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导下,组织召开各类研讨咨询会40余次,涉及到领域知名专家400余人次,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三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一、《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这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作为2018年新拓展的一个专题,该报告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的格局,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分析了全球及重点地区的碳源、碳汇的时空分布状况,探讨了全球碳源、碳汇变化的驱动机制,可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这个报告得出的结论主要概括为三点:

第一点,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说明自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减缓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抑制全球变暖目标尚未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第二点,中国碳排放效果逐步显现,排放增速逐渐降低,中国碳排放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我们积极采用推广清洁能源和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效果逐步显现,排放的增速逐步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但中国仍是碳排放大国,经济增长仍然伴随着碳排放的增长,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仍是下一步的当务之急。

第三点,全球主要碳源高值区域分布于美国东西部、西欧东亚及南亚北部地区。那么主要碳汇高值区域分布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森林地区以及全球主要热带雨林地区,碳源高值区域应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控制碳排放总量,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的主要内容:

我们及时跟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进展,以发展绿色“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沿线典型农牧交错带、海岸带与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与态势,评价了10个典型互联互通的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揭示了“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态势和动因,可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决策支撑。

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牧交错带的植被生长状况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在2000-2017年间,大部分区域的植被无显著的退化现象,“海上丝绸之路”典型海岸带人工岸线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天然林地逐渐减少,生态脆弱性加剧。

第二点,经济走廊的沿线的32个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优良,超过八成的国家公园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稳中向好,景观结构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点,重大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了沿线交通通行能力,完善了“一带一路”整体互联互通的格局,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增长,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科学施工,保障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以及生态景观的连通性与河流水系的管理性。

三、《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的主要内容:

该专题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四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的生产形势,对全球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监测分析,独立客观地反应了2017年1月-2018年6月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宗粮油作物生产状况,可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供粮油信息服务。

这个报告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约28.35亿吨,较2016年增产1.8%,2018年全球小麦产量为7.02亿吨,同比减产2.4%,2018年全球玉米同比减产0.1%,大豆预计同比减产1.0%,水稻预计减产约1.7%。

第二点,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式稳中有增。其中全球小麦供应量较2016年小幅度增长,玉米供应量达到历史最高,为7.79亿吨,大豆供应量较2009年增加约42%,达到2.63亿吨,全球水稻供应量与2016年基本持平,为4.28亿吨。

第三点,2017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的产量约为5.30亿吨,同比减产1.8%,2018年中国夏粮约1.26亿吨,与2017年持平,秋粮预计约为4.17亿吨,同比下降约0.4%。

第四点,2018年我国大宗粮油作物的品种进口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小麦进口量将略增,受供需形势宽松且养殖业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年玉米进口将稳步增长。由于国内外价格差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影响,稻谷进口将保持略增势头,受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及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大豆进口也将会有影响,这是以上三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女士们、先生们,2018年报告和相关数据产品集均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公开,欢迎大家访问、下载和使用,同时我们还将在新华网专门安排专家访谈,就今年的报告内容邀请直接参与报告编制的专家进行详细解读,也敬请大家继续给予关注,希望更多的人共享年度报告和数据产品。

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办公厅,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高新技术司、国际合作司等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也分别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此外,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一直是中国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从数据支撑、人员队伍、成果共享等方方面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年度报告工作将积极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落实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在国内,充分发挥中国参加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更多领域和部门共同参与,吸纳更多的优势团队的参加,进一步加大我国TanSat、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和高分等卫星数据的综合应用比例,对更多的全球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和数据发布。

在国际上,将借助地球观测组织(GEO)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以此工作为基础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合作,进一步扩大该工作的国际影响,让更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为全球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吕静):谢谢王琦安先生,刚才王琦安先生对三个专题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基本结论给大家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应该说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在这方面持之以恒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看看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今年报告里,有“碳源汇”新专题的加入,请问报告在这个专题遴选上,遵循了什么原则?另外年报以后的工作,会在哪些方面加入一些新的方向?

卢乃锰:碳排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实际上最早它是一个科学问题,后来上升到国际环境和外交的问题。

那么从编制这个报告的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是兼顾了科学和环境以及外交的综合考虑。比如说科学,我们希望能够知道整个全球碳的分布状态是什么样子,现在信息获取的能力,比如中国发射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数据,在这个报告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还希望知道碳整个的浓度分布,到底哪些地方产生二氧化碳,哪些地方吸收二氧化碳,于是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介绍二氧化碳到底源汇怎么分布,然后进一步剖析。因为二氧化碳的全球分布,不是简单的自然分布,是和行政区划、国家、各大州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把自然的物理状态信息和人文、国家的信息一起来分析。不同的区域,它的排放是怎么样的,这样才有第四章的内容,来展开说明整个碳源汇怎么样产生,哪些地方、哪些国家做了贡献,哪些贡献比较小,这就是整体的想法。

未来,随着我们国家碳观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碳研究方面科学进一步的深入,我们会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力求在未来的国家报告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出碳整个循环过程,以及循环过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谢谢。

中国报道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我们知道今年因为是第三次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今年的报告重点是什么,与往年比有哪些变化?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又有哪些支撑?谢谢

廖小罕:谢谢媒体记者,关于“一带一路”上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报告,确实如刚才媒体记者说的,总共也是发布了三次,2015年发布了一次,2017年发布了一次,前两次主要是从大区域、大海域、大地区,包括大概陆地上有七大区域,12个海域,六大经济走廊,包括“一带一路”沿线26个重要节点城市,总的来说解决了面上的普查,包括综合全要素的,这个也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前两个报告应该是摸底和掌握一些面上综合的信息。

延伸阅读: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发布

原标题:文字实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查看更多>遥感监测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