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4.1.5 土壤活化
土壤活化是指通过添加一些物质等方式来提高土壤重金属的迁移性和有效性,主要是通过增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来实现。最常见的土壤活化的方式就是在土壤中施加一些螯合剂或酸性物质,溶解土壤重金属,或使土壤维持在一个适当的酸性条件下,酸化难溶态重金属,从而增加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王学锋等研究表明,Ni的活化量随着土壤中EDTA、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浓度为10 mmol·L-1时,Ni的活化量达到最大。除了施加外源物质之外,植物根系本身可分泌一些特殊物质来酸化、螯合和还原土壤重金属,促进土壤重金属的溶解。另外,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可以活化土壤重金属。土壤活化有利于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提高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效率,是强化植物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
4.2 微生物修复技术
4.2.1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是数量最多的生物,具有很强的生长繁殖能力,主要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微生物修复是指某些微生物可通过吸附、沉淀和氧化还原等作用使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增强,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或是将有毒重金属转化为低毒物质,以降低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结构的维持和植物体的代谢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原理主要是其细胞壁表面的官能团能与土壤重金属进行络合或离子交换等而产生沉淀,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分泌物吸附重金属,或是通过吸收将金属离子转化成细胞内沉淀。研究发现,施用菌根真菌可以降低小麦叶片中Ni含量以及脯氨酸、SOD、MDA的活性,减少了Ni胁迫的有害影响。薛高尚等发现,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Ni的吸附容量为0.76 mmol·g-1,青霉菌(Penicillium)和根霉菌(Rhizopus)对Ni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41 mmol·g-1和0.31 mmol·g-1,小球藻(Chlorella)、红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tus)、马尾藻(Sargassum)和岩衣藻(Arcophyllum nodosum Le Jolis)Ni的吸附容量依次为0.21、0.29、0.41 mmol·g-1和1.35 mmol·g-1。ztürk等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对Ni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吸附大量的Ni2+,其吸附容量为45.9 mg·kg-1。Selatnia等发现,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对Ni的吸附容量为32.6 mg·kg-1。Romera等发现褐藻(Brown algae)对Ni有较强的亲和力,其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羧基阴离子能与Ni2+螯合,使褐藻对Ni的最大吸附容量为0.865 mmol·g-1,而红藻(Red algae)和绿藻(Green algae)对Ni的最大吸附容量仅为0.272 mmol·g-1和0.515 mmol·g-1。赵玉清等在Ni污染废水中筛选了一种菌种,该菌种对Ni的吸附量能达到92.6 mg·kg-1,最高吸附率可达97.7%,并且观察到该菌种主要是通过细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羟基和氨基对Ni有吸附作用。若是将这一类在废水中对Ni吸附能力强的菌种应用到Ni污染土壤中可能也会有较好的效果。微生物修复Ni污染土壤具有很好的前景,可以更多地筛选对Ni吸附能力强的菌种以修复Ni污染农田土壤。
4.2.2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
微生物还可以强化植物提取Ni,提高植物对Ni的耐受性和吸收积累能力。据报道,根际细菌具有酶活性,在逆境条件下能改善植物生长。Kamran等研究表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有助于植物生长发育,且对多种重金属具有抗性,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并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Shabani等发现丛枝状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能降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对土壤Ni从根系到枝条的转移。Glick发现克吕沃尔氏菌属(Kluyvera ascorbata)SUD 165菌种能使Ni污染土壤中印度芥菜的发芽率和生物量显著提高。Akhtar等研究表明,Ni胁迫下萝卜接种根际细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CIK-516和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CIK-517Y对萝卜生长有促进作用,诱导了叶绿素和氮素合成,增加了萝卜的生物量。CIK-516菌株促进萝卜吸收Ni的效果更好,在土壤Ni浓度为150 mg·kg-1时,接种菌株CIK-516使萝卜根系和茎叶(干质量)Ni含量分别为609 mg·kg-1和257 mg·kg-1。Rajkumar等给蓖麻接种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杰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essenii)两种促生菌,结果发现蓖麻的生物量和Ni含量均显著增加。Aboushanab等研究了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macrogoltabidus)、液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liquefaciens)和阿拉伯半乳聚糖分枝杆菌(Microbacterium arabinogalactanolyticum)三种从Ni超富集植物Alyssum murale根际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在富含Ni的蛇纹石土壤中溶解Ni的能力以及A. murale吸收累积Ni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细菌添加到A. murale种子上后,使A. murale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7%、24%和32%。Shilev等在靠近植物根区周围的土壤中发现,土壤微生物通过形成根际群落而极大地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Jamil等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NCCP-59的接种改善了Ni污染农田土壤中水稻的萌发,提高了水稻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水稻体内蛋白质和总有机氮含量,并且促进了水稻对K、Ca、Na的吸收而减少了对Ni的吸收。说明NCCP-59菌株具有保护植物免受Ni毒性影响的作用,可以将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用于Ni污染农田土壤修复。
4.3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是指植物通过吸收、降解或固定作用对受污染的土壤、淤泥、沉积物和地下水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为降低重金属等毒害作用的技术。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而言,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固定技术和植物萃取技术。植物固定技术是利用植物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或生物可利用度,或配合钝化剂将重金属固定在基质中。植物萃取技术是利用具有超富集能力的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等到植物积累一定时间后进行收割,可达到去除土壤重金属的目的。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美化环境等优点,很符合现在所提倡的“绿色修复”的观点。Al Chami等指出,任何一种土壤修复过程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除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其毒性,而且还最好能恢复和改善其整个生态系统。因此,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足之处是某些超富集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小,导致修复过程周期长、总吸收量小等。目前,寻找更多高效的超富集植物仍是热点,并且更多集中于研究高生物量的物种。
一般而言,植物中Ni浓度超过50 mg·kg-1(干质量)且生长良好时属于中度Ni耐性植物,当Ni浓度超过1000 mg·kg-1(干质量)而植物依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时属于Ni超富集植物。Ni超富集植物生长在天然富含Ni、Co或某些超镁铁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巴西、古巴、新喀里多尼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地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大部分都是Ni超富集植物,根据超富集植物的全球数据库显示,截止到2017年7月,全球共有754种超富集植物,而Ni超富集植物多达52个科、130个属、532种。常见的Ni超富集植物有庭荠属(Alyssum L.)、遏蓝芥属(Thlaspi L.)、柞木属(Xylosma G. Forst.)、叶下珠属(PhyllanthusLinn.)、苞复花属(Geissois)、鲍缪勒氏属(Bornmuellera)、鼠鞭草属(Hybanthus)等,具体见表2。
4.4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是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根据当地的土壤性质等适当调整耕作制度,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积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调控农田土壤pH、Eh,实施农田水分管理,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合理施肥等。
土壤的pH值影响着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行为,通过施加石灰等碱性物质来提高土壤pH值可以起到稳定土壤重金属的作用。Cioccio等通过向Ni污染农田添加石灰的方式进行了土壤修复,以限制Ni的土壤化学效应,结果表明,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Ni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加了燕麦和大豆的产量。添加有机酸等酸性物质来降低土壤pH值可以溶解土壤矿物,使土壤重金属活性增强,有利于植物等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Lotfy等研究表明,在Ni污染土壤中施加柠檬酸能有效促进向日葵枝条中的Ni积累量。在进行Ni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之前,应事先分析土壤pH值,结合选用的修复技术升高或降低土壤pH值,使修复效果更好。
土壤的Eh值(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土壤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指标,可以影响重金属的形态与价态,使重金属表现出不一样的毒性。通过水分管理可以实现对土壤Eh值的调节。土壤处于干旱或湿润状态时通气性较好,Eh值越高,土壤氧化性越强;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通气性较差,Eh值越低,土壤还原性越强。水分管理一般可分为全生育期淹水、不淹水、湿润(保持一定的田间持水量)和不同生育期干湿交替等几种管理模式,干湿交替可在特定的生育期进行淹水、不淹水或湿润交替处理,既保证了作物在关键生育期的吸水量,又能节约用水。研究表明,水分管理可以影响作物的光合速率、生物量与产量以及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与分配等,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改变了土壤重金属的迁移性,从而影响了作物中重金属的积累。事实上,水分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农业生产中常用不同的种植方式来增加作物产量,避免单一作物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理化性状带来的不良影响,一般有轮作、间作和套作三种模式。因不同作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不同的种植制度可以起到均衡土壤养分的作用,间作和套作能增加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卫泽斌等发现,用间作的方式将农作物和Ni超富集植物种在一起,可以达到降低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目的。不同的种植方式还可以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以及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能力,缓解重金属对作物的毒害。
合理施肥能对土壤性质起到改良作用,可以调节土壤pH,改变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的电荷,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有效态含量和生物可利用度。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生物量,提高作物产量。通常把动物粪便、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工农业废弃物等作为有机肥的原料,有机肥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氨基酸以及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等,但是某些有机肥本身携带有重金属,因此要严格测控有机肥的加工处理,控制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免得不偿失。无机肥有N、P、K、Ca、Si、B、Mo肥等,通常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施加N、P、K等元素与土壤重金属可能产生拮抗作用,从而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合理施肥是要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种类注意施肥时间和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来选用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用量,也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来进行土壤改良。
5 研究展望
(1)对于Ni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大部分是对Ni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对其他几种修复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需要加强对新的修复技术的探索。
(2)目前对修复技术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比如微生物的特性在土壤环境中比较复杂,其修复结果在实验室试验时和实际应用到田间时可能差异很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修复技术应用在田间的实际修复效果。
(3)尽管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的Ni超富集植物,但是仍然需要寻找更多生长迅速、生物量大、且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对其限制性较小的Ni超富集植物。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张家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张家界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约束,资源节约与利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风险防范与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全方位引导的指标体系,共计5类23项指标,包括10项约束性指标和13项预期性指标。详情如下:张家界市十四五生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9月9日,湖北宜昌点军区长江边拆除厂房后的田田化工土地整治现场,负责修复质量检测的第三方机构技术人员正在对修复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去年7月,田田化工启动遗留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污染土壤的修复处理,修复污染区域面积15550平方米。经检测,被污染土地镍污染和pH值等各项指标达到
电池可分为一次性干电池,二次电池和其他电池如太阳能电池等。由于回收处理成本、处理技术、回收渠道的不同,各类电池的回收状况存在差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废镍氢电池、废锂电池、废铅酸电池回收率分别为5%、45%、99%。2013-2017年废电池回收量与回收价值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一、锂电池回收从产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由于紧邻毒地导致的污染事件,在过去十几天里,让国人再次意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其实,自2004年北京宋家庄地铁站中毒事件以来,毒地事件并不鲜见。在城市化进程中,此类由废旧化工厂搬迁再利用带来的棕地问题,由于所处地段的特殊性,经媒体曝光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耕地污染的
摘要:国家标准中镍的前处理方法存在温度不明确、劳动强度大、耗时、耗材、平行性差等缺点,本文针对以上缺点,通过多年的摸索,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前处理消解仪器由全自动消解仪代替电热板解热,样品低温消解温度确定在155℃,在此条件下初步分解约1.5h,后中温消解温度确定在205℃,在此条件下
近日,永清环保成功中标深圳玉龙填埋场库底土稳定化处理设备运维服务(含设备)采购项目。凭借在土壤修复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项目经验,此次中标无疑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区域环保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深圳罗湖的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是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在同类项目中占据“
近日,《深圳市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措施自5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措施重点支持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火灾等灾害监测预警产品,消防无人机、应急通讯与指挥等应急救援处置装备,安全应急服务等安全应急领域;高效电机与变频器、半导体照明、先进制冷、建筑节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发展片区、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支持深圳湾总部基地、香蜜湖片区以及各类园区示范应用综合能源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数字能源、分布式能源、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
近500家知名企业参展,300余位环保行业大咖演讲,20余场行业专题论坛……一场属于华南环保人的盛会它来了!9月20-22日,第八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IEexpoGuangzhou)将在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B盛大开幕!01促进新格局,助力华南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环境保护需要高素质的环保产业,环保产业
“无废城市”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也是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重大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6月25日,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起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中铁建四川德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违反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制度案近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上级移交线索对原都江堰市红星电镀厂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发现中铁建四川德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该地块上修建了三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围绕贵州省历史遗留、土壤及地下水突出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谋划了13个重大项目。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18个县区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在产企业污染源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评述及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打好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9月7日,商丘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静脉产业园3个重点项目之一,由商丘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并运营,设计总规模为2400t/d垃圾焚烧和4×12MW凝汽式发电,规划垃圾收集范围为: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