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附件3:
《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大气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为落实《大气法》有关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研究制定了《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大气名录》)。
二、筛选思路
为体现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重要立法目的的精神,除《大气法》外,新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分别增加了要发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和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的条款规定。此外,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在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的基础上,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2017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优控名录》)。
化学品是人类有意生产的和自然界本身存在但经人类加工并利用的化学物质;化学污染物是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有毒有害水污染物、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及优先控制化学品等名录,实质上都是基于风险评估方法,考虑化学物质固有危害和暴露情况,筛选出存在或者可能存在较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其中,优先控制化学品(化学物质)名录主要体现“该管”的原则,重点筛选应当优先管控的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等则是本着“能管”的原则,从优先控制化学品(化学物质)名录中,筛选出具有国家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的,且可以实施有效管控的固定源排放的化学物质。
基于以上思路,第一批的《大气名录》在《优控名录》基础上筛选出向大气环境排放的、具有国家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可以实施管控的化学污染物。
三、筛选过程
《大气名录》筛选过程如下:一是建立初筛名单。将《优控名录》中的22种化学物质作为初筛名单。二是编制形成《大气名录》。在初筛名单基础上,筛选出同时具有国家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的污染物,并综合考虑与现有环境管理基础和要求相衔接,形成《大气名录》,包含11种(类)污染物。
四、情况分析
(一)涉及的污染物种类
《大气名录》中的11种(类)污染物,包括6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5种(类)重金属和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涉及的排放行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大气名录》中的11种(类)污染物涉及4个门类下的14个大类。其中,涉及的4个门类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涉及的14个大类包括采矿业下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2个大类;制造业下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9个大类;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个大类;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等2个大类。
五、管理要求
这是《大气法》实施以来拟发布的第一批《大气名录》,今后还会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改善环境质量需求以及实际环境管理能力,适时更新名录。
同时,按照《大气法》要求,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既要对污染物实行源头风险管理,切实履行风险防控义务,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环境与健康风险;又要落实排污许可和开展监测等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9年7月2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至此,第一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都已公布。环境执法人员如何对“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执法呢?请看法岸环境律师的解读:一、与《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有关的法律规定(一)《大气污染防治法》
今天,小E介绍《美国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及减排最佳管理技术:炼油厂案例分析》报告第II章工艺排气。概要:对一般工艺排气,美国要求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HAP)浓度≥10mg/m3,且VOCs排放速率≥33kg/d(现有源)或6.8kg/d(新建源)时,须采取末端治理消减98%以上,或排放浓度降至10mg/m3以下。在此基础上,新规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生态环境部会同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见附件),现予公布。附件:有毒有害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1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目前已向社会公开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很快就会发布。据悉,2017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委发布了第一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包含22种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
上海人大21日发布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上海人大常委会对之前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了三十几处的修改与删除,条例并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工作进行了规定。全文如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上海市人民代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大气名录》)。涉及的排放行业:《大气名录》中的11种(类)污染物涉及4个门类下的14个大类。其中,涉及的4个门类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涉及的14个大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大气名录》)。涉及的排放行业:《大气名录》中的11种(类)污染物涉及4个门类下的14个大类。其中,涉及的4个门类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大气名录》)。为使各界深入了解《大气名录》出台背景、内容和管理要求等,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林军研究员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1、问:《大气名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林军: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
北极星大气网获悉,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大气名录》)。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征求《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近日,天津茶淀司法所开展创文入户法治宣传活动。活动中,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来到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创文工作,号召大家继续保持文明行为。同时,通过发放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宣传资料,引导群众学法、守
“十三五”以来,南京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22%……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低碳工作新闻通气会,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南京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双赢”——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大气、水环境质量均列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保持了‘三二一’的发展态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7.6∶38.8∶53.6,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这是记者从近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上半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情况。
江西省今年着重推进赣江干流水环境质量提升,由单一控制PM2.5转向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上半年实现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呈现天更蓝水更清美好环境。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2.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4.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长江干流10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17日报道,瑞典的一家权威空气质量监测机构IQAir发布最新报告称,在全世界空气污染指数排名前50的城市中,印度占了35个,其中新德里排名第14,这已经是新德里连续第三年成为空气质量最差的首都。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1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2020年空气质量状况。2020年底,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下降11.6%,并实现“七连降”,创有监测记录(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1.0%,同比2019年上升9.6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国家约束性目标。13个设区市PM2.5浓度和
据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达标率为94.8%,较2019年同期上升9.3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下降20.6%;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下降15.4%。PM10与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十堰市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
今年以来,河北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尤其是5月份以来,聚焦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省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1-8月,全省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45微
9月3日,河北省大气办召开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总结全省今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部署当前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攻坚工作。河北省将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9至12月集中攻坚行动,努力以优异成绩打赢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1至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河北省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实现持续好转。1至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0%,高于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下降幅度2.2个百分点,特别是4、5、6、7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3、30、30、34微克/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月至5月,天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56μg/m3,同比改善6.7%。其中,5月当月PM2.5平均浓度为35μg/m3,首次达标,创天津市实施PM2.5空气质量监测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020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生态环境
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河北省8个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8个传输通道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01%,改善幅度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水平3.41个百分点。在“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前10名中,有河北省4个城市。
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申请企业标准和条件的通知》。文件明确申请专项资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标准和条件。详情如下: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申请企业标准和条件的通知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
2月12日,中交建筑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著,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明出席仪式见证签约,并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白著对陈明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交建筑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文化理念以及生态环保业务开展
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
2025年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公告指出,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入海排污口口门和排污通道设置、监测采样点设置、标识牌设置、监控及监测系统设置、检查井设置、档案建设等要求。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及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其中,权重最大的燃煤发电碳足迹因子,由国家能源集团研究测算。电力是基础能源,其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核算产品碳足迹使
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等单位研究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首次披露中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填补了我国缺少本土化电力碳足迹因子的空白,为各行业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提供了参考。电力作为基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2024)》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CETS—VG—03.01—V01—2024)》2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
深化改革创新奋力笃行实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25年1月14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志就《公告》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本次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工作,将“构建产品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