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悬浮固体(SS)用标准重量法测定;浊度采用HI93703-11便携式浊度测定仪测定;pH用HI8424pH计测定;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
1.3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烧杯试验、现场试验和工程应用。
烧杯试验:一是混凝剂最佳条件的试验研究,主要包括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顺序、pH及沉降时间;二是废水消泡试验的研究,包括消泡剂投加量和投加顺序的影响。
现场试验:结合厂区现有的沉淀池和加药罐,在烧杯试验数据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废水混凝沉淀和消泡情况。工程应用:以现场试验数据为依据,将混凝沉淀技术应用于蛋白回收生产线,提高蛋白回收率。
2结果与讨论
2.1烧杯试验
2.1.1混凝剂的选择
取16组废水,每组250mL,按表2进行试验,采用直观分析法。结果表明,FeSO4的混凝效果最差,Al2(SO4)3、PAC和低铁广谱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分析原因为混凝剂对适用pH范围不同,FeSO4主要在碱性条件下起作用,而马铃薯淀粉废水属于酸性废水,Fe2+很难使得废水中的胶体杂质碰撞凝聚,形成絮体沉淀。相比较而言,其它几种混凝剂适用pH范围广,可以形成很好的絮体,沉淀效果较好。
2.1.2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选用三种混凝剂PAC、低铁广谱和硫酸铝,在不改变原水pH、相同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下,不断变化混凝剂的投加量。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混凝剂的投加量对COD去除率影响很大,且随着投药量的加大,上清液的COD逐渐减少,COD去除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再结合表1、2,分析试验数据可知,混凝剂PAC优先达到最佳投加量(5000mg·L-1),且去除效果明显好于低铁广谱与硫酸铝。故选定最佳混凝剂为PAC,以下试验均以PAC为主。
2.1.3助凝剂PAM投加量及投加顺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为了考察助凝剂PAM投加量及投加顺序对COD的去除效果,变化PAM投加量和投加顺序,固定絮凝剂PAC投加量5000mg·L-1及其它条件不变,见图2(1#为PAC+PAM;2#为PAM+PAC)。结果显示,在PAM投加量为2~3.5mg·L-1范围内,处理效果最好,且以PAM投加量为3.2mg·L-1为最佳。超过该范围继续增大投药量时,去除率上升缓慢甚至有下降趋势。故本试验确定助凝剂PAM的最佳投药量为3.2mg·L-1。PAC与PAM投加顺序对COD影响显著,去除率可变化22.64%,投加顺序应以先加PAC为宜。
2.1.4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PAC投加量5000mg·L-1,PAM投加量(3.2mg·L-1),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pH,来考察pH对去除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pH在10左右,处理效果最好。故最佳pH在10左右。此外,试验中还发现Ca(OH)2不但可以调节pH,还可作为增重剂,有助于沉淀[10]。从工程实际考虑其本身价格低廉,也可减少工程费用。
2.1.5沉降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混凝试验。混凝后静沉,每隔5min抽取液体表层的上清液测定COD,考察沉降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沉降时间对去除率影响很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呈上升趋势,30min后,去除率趋于平缓。故就本研究而言最佳沉降时间为30min。
2.1.6消泡剂投加量及投加顺序的影响
为了改善淀粉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在确定混凝最佳条件的基础上,辅以消泡剂进行消泡试验,消泡剂投加量及投加顺序的影响见表3和图5。
从表3及图5可知,消泡剂投加量及投加顺序对废水处理效果差别很大,总体来说先絮凝再消泡效果最好,其他两种投加方式效果差,且随着消泡剂量的增加,消泡时间逐渐缩短,但增加到0.12mL·L-1时,消泡时间减少不明显。分析原因为废水混凝之后形成的大颗粒絮体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为泡沫的吸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因而消泡效果好。混凝剂和消泡剂混合则造成相互之间的反应,抑制了混凝和消泡的作用。考虑到经济因素,最终选定有机硅消泡剂的投药量为0.12mL·L-1,且投加顺序应以先投混凝剂再加消泡剂为宜。
2.2现场试验
利用淀粉厂沉淀池、加药罐进行现场试验,处理水量为4m3·h-1,废水直接进入沉淀池,混凝剂PAC(5%)、助凝剂PAM(1%)和有机硅消泡剂(0.1%)分别分批加入药剂计量箱中,现场测定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有机污染指标COD、浊度、SS去除率分别为58.14%、91.97%、91.11%,消泡时间仅为5s,现场试验效果良好,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负担,改善了现场的工作环境。
2.3工程应用
青海某淀粉厂建有一条进料流量为40m3·h-1的马铃薯蛋白回收生产线,生产线废水先经换热器预加热至30℃,再经瞬间加药罐加热至90℃使蛋白质变性,之后进入离心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浓蛋白液经蒸汽加热烘干,最后经粉碎机粉碎后可得成品蛋白,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蛋白回收率较低,约在10%。为了提高蛋白回收率,将混凝沉淀技术应用于该工艺中,在瞬间加热前增加混凝剂投加和pH调节工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新工艺运行状况较好,蛋白回收率提高到40%左右,蛋白回收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3结论
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效果较好,且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pH、沉降时间、消泡剂投加量及投加顺序都对处理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pH为10左右,PAC投加量为5000mg·L-1,PAM投加量为3.2mg·L-1,沉降30min,有机硅消泡剂投加量为0.12mL·L-1时,处理效果最优,且投加顺序以先加絮凝剂再加助凝剂及先絮凝再消泡为宜。
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主要污染指标COD、SS及浊度均得到了大幅去除,对产生的泡沫去除明显,改善了生产环境。
将混凝沉淀法应用于蛋白回收生产线,可以提高蛋白回收率,实行资源利用,在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中有推广价值。
本文转自“乾来环保”。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淀粉生产大致由原料处理、浸泡、破碎、筛选、淀粉分离、洗涤和干燥等几个主要过程组成。具体操作因原材料不同而异,但基本流程相同。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主要来源、组成、性质和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概述了马铃薯淀粉废水传统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处理方法,分析和总结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前景,为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淀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淀粉废水处理的几种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的发展及开发研究方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等多种行业[1].在淀粉的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排放量很大,每生产1t淀粉就要产生10~20m3废水,其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糖
淀粉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常使用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淀粉废水的特点及主要处理工艺。1.淀粉废水水质来源及特点淀粉废水是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米以及其它富含淀粉的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淀粉加工或深加工(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而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中间
摘要: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的季节性使得常规生物处理应用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采用絮凝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减轻后续处理负担。文章使用常规化学絮凝剂AlCl3、Fe2(SO4)3、PAM以及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相互复配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CaCl2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因素
淀粉工业是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米等农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或淀粉深加工产品(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的工业。淀粉工业约需1.7t原料才能得到1t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水量很大,淀粉废水排放量也大,而且废水都是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的髙浓度有机废水,如不加以处理直接排
淀粉废水是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米等农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或淀粉深加工产品(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的工业产生的废水,一般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是造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将详细分析淀粉废水的污水处理工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主要处理工艺选择近日,环保部新发布了淀粉废水治理
环保部新发布的淀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43-2014),此标准以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技术为基础,规定了以玉米、小麦和薯类等为原料生产淀粉及后续产物的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技术要求。淀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43-2014)标准为首次发布。其中明确了
1、淀粉废水特征及处理技术淀粉废水是淀粉以及相关淀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淀粉工业是一个高耗水工业,据测算,每加工生产1吨精淀粉需耗水60吨。淀粉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水体的pH值为4.3~7.7,其COD值通常在1000mg/L左右,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
淀粉废水是淀粉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所产生的废水总和,具有产量大、有机物浓度高的显著特征,是我国食品工业中污染最严重的废水之一〔1〕。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作为快速发展的水处理技术,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又可将有机污染物中贮存的化学能以电能形式回收,实现废水的
5月11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EPC)招标公告,项目建安工程费和设计费(估算)5673万元。兖州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6.0万m3/d,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0万m3/d,现需对兖州区第一、三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将外排水化学需氧量、氨氮、
混凝脱硅是利用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硅的吸附或凝聚来达到脱硅目的的一种物理化学方法。这是一种非深度脱硅方法,一般的混凝+过滤可去除60%的胶体硅,混凝+澄清过滤可去除90%的胶体硅。
为解决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后水质未能达标排放的问题,文章采用混凝沉淀—UF/超滤工艺取代原沙滤工段,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了各改造工段的最佳运行参数和经济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混凝段PAC投加量为10mg/L,PAM投加量为70mg/L,UF工段运行压力0.25MPa,透过率为0.8时,出水中Ni2+、CU2+、总Cr、Cr6+浓度分别为0.35、0.38、0.42和0.22mg/L,改造成本仅增加0.8元/t;处理后水质符合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和国家电镀废水处理标准中最严要求,改造工艺技术可行性较好。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年度总结展望会暨2021年度(第15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大会上,中建环能MagCS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凭借在水处理领域持续开拓创新,赢得了客户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被授予“用户口碑奖”。
在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无机混凝为铝盐和铁盐。要了解其混凝机理必须首先了解它们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铝盐铁盐极易溶于水,其存在状态与溶液PH值有直接关系,我们一般混凝需要两种金属盐在沉淀状态下的PH。所以关于铁和铝盐的混凝机理-要从铝盐和铁盐在不同PH的形态说起。
1、什么是磁混凝?所谓磁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同步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以加强混凝、絮凝的效果,使生成的絮体密度更大、更结实,从而达到高速沉降的目的。磁粉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整个工艺的停留时间很短,因此对包括TP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出现反溶解过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居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大力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全国污水处理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2月底,全国设市城市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500多座(不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能力
有关混凝知识汇总,看完小白变专家!混凝处理通常置于固液分离设施前,与分离设施组合起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粒为1nm-100μm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出水浊度和CODCr,可用在污水处理流程的预处理、深度处理,也可用于剩余污泥处理。混凝处理还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原菌,并可去除污水中的
污水的pH值污水的pH值对絮凝剂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污水pH值的大小关系到絮凝剂种类的选择、絮凝剂的投加量和混凝沉淀的效果。当pH值4时,混凝效果极差。pH值在6.5~7.5之间时,混凝效果较好。pH值﹥8后,混凝效果又变得很差。污水中的碱度对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污水的碱度不够时,应添加石灰等
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也是啤酒厂生产的高峰期,但是在这个高峰期生产啤酒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污水。一般的啤酒工艺分为制麦、糖化和发酵三个过程,啤酒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水等污染,如果这些污水不进行治理的话超标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啤酒厂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混凝沉淀是啤酒厂污水处
摘要:江西某油脂有限公司的生产废水和冲洗废水采用混凝气浮/UASB/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采用隔油+混凝气浮进行预处理,油脂去除率高且稳定;以UASB和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工艺,污泥浓度高,处理效果好。稳定运行后,出水COD为89mg/L,BOD5为19mg/L,SS为69mg/L,动植物油为10mg/L,均达到
【社区案例】各位大神,最近污水处理絮凝剂用量比较大,都有哪些原因?(来源:污托邦社区)絮凝剂用量变化,主要是内部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有无更换药剂类型、供应商等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条件影响,在水处理中影响混凝效果(药剂投加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水温、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
【社区案例】各位大神,进入冬季后,絮凝剂越用越多,是什么原因?冬季低温是影响絮凝剂投加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在水处理中影响混凝效果(药剂投加量)的因素比较复杂,除了水温,还包括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性质和浓度、外部水利条件等。本文将全面解析一下原因。一、水温的影响水温对药耗有明
[文章亮点]剩余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过程中伴随着(重)金属(Al3+和Fe3+等)去除。海水淡化副产品——卤水中富含阴离子Cl-与SO42-。灰分中阳离子(Al3+和Fe3+)与卤水中阴离子(Cl-和SO42-)耦合可以生产混凝剂。将灰分中Al3+与卤水耦合获得液体聚合氯化铝(PAC),具有良好混凝效果。不同废物利用创建
混凝脱硅是利用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硅的吸附或凝聚来达到脱硅目的的一种物理化学方法。这是一种非深度脱硅方法,一般的混凝+过滤可去除60%的胶体硅,混凝+澄清过滤可去除90%的胶体硅。
在水处理中影响混凝效果(药剂投加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水温、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性质和浓度、外部水利条件等。以下仅略述几项主要因素。一、水温的影响水温对药耗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冬季低水温对药耗影响较大,通常絮凝体形成缓慢,颗粒细小、松散。原因主要有:1、无机盐混凝剂水解是吸热
现在的水处理中絮(混)凝剂的应用很普遍了,但是很多同行对絮(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普遍不是太了解或者了解的比较片面,这篇文章会全面解析絮(混)凝剂的作用机理——说说絮凝剂与混凝剂到底有什么不同!一、凝聚凝聚:主要是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凝聚的作用机理一般有:压缩双电子层、
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也是啤酒厂生产的高峰期,但是在这个高峰期生产啤酒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污水。一般的啤酒工艺分为制麦、糖化和发酵三个过程,啤酒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水等污染,如果这些污水不进行治理的话超标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啤酒厂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混凝沉淀是啤酒厂污水处
一、PAC(聚合氯化铝)的特点及用途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效絮凝剂、净水剂、除磷剂。由于特性优势突出,适用范围广,用量可比传统净水剂减少30%以上,成本节省40%以上,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优良净水剂。此外,聚合氯化铝还可用于净化饮用水和自来水给水等特殊水质的处理,如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
一般我们对城市污水的处理采用的是生物法处理,但是生物法处理会致使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广、投资费用大、建设周期长,这种条件是很多城市暂时无法达到的。混凝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污水处理技术,混凝法投入较少,且处理效果好。随着混凝法混凝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凝剂的品种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发
在水处理中影响混凝效果(药剂投加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水温、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性质和浓度、外部水利条件等。以下仅略述几项主要因素。1、水温的影响水温对药耗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冬季低水温对药耗影响较大,通常絮凝体形成缓慢,颗粒细小、松散。原因主要有:1、无机盐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
絮凝?混凝?在水处理药剂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当属混凝与絮凝、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了。那么两者在使用过程中具体有哪些注意事项?凝聚:投加混凝剂后水中的胶体失去稳定性,胶体颗粒互相凝聚,结果形成众多的“小矾花”。絮凝:凝聚过程中形成的“小矾花”通过吸附、卷带、架桥等作用,形成颗粒较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