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后,将边界条件、水文地质 参数和初始水头输入模型后,即可进行水流模型 的计算。数值法求解地下水非稳定流动问题需要 给出初始条件,即各节点初始时刻的水头。对于 网格剖分后形成的庞大数目的节点,实际的水位 观测数据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通常的处理方 法是利用稳定流计算得到模拟区的天然流场,依 据实际观测水位进行调参、反演和拟合工作以获 得能够反映地下水流场特征的初始水头。此过程 中的关键点在于边界条件及参数的输入、调参技 巧和参数反演与模型验证。
(1)边界条件及参数的输入。对于边界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关键在于提高边界赋值的精度和质 量,以河流做定水头边界为例,在河道坡降比较小 且边界较短时可赋予同一定值,否则应沿河流进 行线性插值,FEFLOW 提供指定两点水头自动线 性插值的功能,在使用时应注意对于水头差较大 的情况宜分段进行插值,并对照节点的高程进行 检查,避免出现水头高于地表的情况。在参数输 入时,渗透系数、给水度和孔隙度等含水层特征参 数应使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在资料 不足时可先用经验参数代替。而降雨量、蒸发量 等源汇项参数可参考区域气象资料且精度应达到 多年月平均级别,避免使用常量。此外应根据水 文地质资料和实际野外调查情况合理的各类参数 进行分区,这是表达非均质性的主要途径,一般以 水文地质图为基础进行分区即可,但在图件资料比例尺较小或某评价区非均质性较强时,需特别 注重野外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图5为湖南某工 程渗透系数分区情况,分区依据来源于野外调查。
图5参数分区示意图
(2)模型的校准。由于地质体的非连续、非 均匀特点,模型中的各类参数远远无法表达一套 含水层的本身特性,在此情况下需要对模型进行 校准,通过参数的调整来寻找某个等效值,从而使 使用等效值的含水层整体特性逼近真实的含水层 特性,即模型校准是一个调整模型输入参数,直到 模型输出变量(或因变量)与野外观测值达到适当 匹配程度的过程,一般分为正演和反演两大类。在实际工作中正演试错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并 无通用的执行标准,对调参经验和水文地质认识 要求高,需要统观模型的各个方面,当参数组合较 多时整个过程十分冗长复杂,本文仅根据经验就 水流模型的校准总结如下:① 调参准备。明确待 校准的参数数量及调整范围,主要对象是一般入 渗补给量和渗透系数,其中渗透系数是关键。此 外还应设置好合理的水位观测点,详细记录调整 过程、各观测点的水位变化及模型水均衡情况。② 调参过程。整体过程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 可使用单因子调参原则和大跳跃的参数间隔,即 每次只改变某一参数且调整幅度可成倍甚至成数 量级变化,主要目的是熟悉模型基本情况,宏观掌 握各参数的敏感性,确定重点调参对象;此后即可 进入调参中期,可同时调整两个甚至三个参数,确 定它们彼此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调整幅度一般不 出现数量级变化,主要任务是在明确各参数相对 关系并缩小参数调整值域;最后进入调参后期,在 维持参数间相对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微调, 调整幅度以参数值的10%甚至更低为基准线,以 求得可靠的参数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整体趋势 的拟合比单点的拟合精度更为重要。③ 分析思 路。在调参过程中确定调整方向是关键,应认真 分析每个观测点的变化情况,从补给量和渗透性 入手确定调整方案,如在第四系孔隙水仅接受大 气降雨补给时,若孔隙水模拟水位偏低可考虑增 大降雨入渗补给、调低第四系垂向入渗或调低下 层含水层渗透性;在第四系孔隙水与河流边界有 水力联系时,若孔隙水模拟水位偏低则可考虑增大转化系数。此外可依据实际情况对地质模型、 网格剖分、边界条件和参数分区等做合理的调整。④模型设置。模型中模式设置对计算结果影响极 大,其中最关键的是潜水面模式的设置。FEFLOW 对潜水面的处理方式有 Free和 Phreatic 两种。其中Free模式只模拟饱和部分,适用于地 下水水位只在某一层内变化的情况,对潜水面陡 变的情景不太适用;而Phreatic模式允许单元变 干或部分饱和,适用于地下水位梯度较陡且跨越 多层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适用于Free模 式的情景较为少见,Phreatic模式同样可用于 Free模式下问题的求解,虽然计算量大、收敛相 对困难,但其计算精度高且收敛后的水均衡情况 好,可优先考虑使用。此外关于是否约束水位在 顶底面之内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 整,如模拟抽水情景时,某一层的水位低于其底板 属正常情况,则不应进行约束。关于参数的反演, 实质上是多目标函数求最优解问题,目前国际上 已有若干水流模型自动参数识别程序,如 FE- FLOW 自带的 PEST 程序。需要注意的是自动 调参是参数数值上的调整并不涉及参数结构,一 开始就使用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而在正演的中 后期,进行参数微调时使用效果较好。
(3)模型验证。当完成校准工作后需对结果 进行验证,主要原因是模型校准是一个非唯一性 的过程,即很多参数组合可能显著不同,但均能提 供与观测值同等合理匹配的模拟结果。一般应从 水位、水动态和水均衡三方面进行验证。然而在 实际项目中,受数据限制基本上仅开展了基于水 位的验证工作,但对非稳定流模拟来说,仅用稳定 流数据校准是远不够的,当未充分验证的模型加 载各类水量、水质工况并进行非稳定流计算时,模 型可能出现水动态异常、水均衡失稳、溶质浓度出 现较大负值、溶质迁移规律明显错误和模型求解 超出误差范围与迭代次数等各类问题。故在资料 偏少的情况下,根据专业经验针对水动态和水均 衡开展半定量甚至定性的验证工作仍十分必要, 可虚拟一定数量的水位观测点,记录各类边界条 件、各含水层、重要区域和模型整体的水均衡情 况,调整模型为非稳定流并输入动态降雨数据,运行 若干年并对水动态和水均衡数据进行专业判读。
3工况情景的设计与实现
3.1弥散度
弥散度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 转化规律的重要参数之一,弥散度随着溶质运移 距离和研究问题尺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多孔介质水动力弥散的尺度效应。对于造成水动力 弥散尺度效应的原因,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是野 外条件下介质的不均匀性造成了室内试验结果与 野外试验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别。目前一般不推荐开展弥散试验工作,弥散度 参数可参照GelharLW 等对世界范围内所收 集的59个大区域弥散资料进行的整理分析结果 确定模型所对应的参数级别,在风险最大化原则 下进行取值。
3.2污染源设置
关于工况情景的设计,考虑防渗和工况两种 因素将其分为四种情景,见表2。其中情景1、3 模拟意义相似,但情景1可在一定程度上验证长 期渗漏的情况下防渗层的可靠性,故一般选择情 景1进行模拟,此外情景2、4分别代表长期低量 和短期高量污染下的环境风险,应作为重点模拟 情景。
将各类工况情景中的污染泄漏地点、污染物 类型、浓度和总量输入溶质模型后即可执行计算, 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和污染源强的刻画是其中的 关键问题。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两种实现方式:
①方法 1。可采用修改入渗补给量并设置定浓度边界的 方法,即将泄漏区每天的入渗补给量修改为污染 物每天泄漏的体积,并将泄漏区设置为定浓度边 界,浓度取污染物在污水中的浓度。
②方法2。采用设置注水井并施加注入浓度的方法,即将污 染物每天泄漏的体积换算到泄漏区的每个节点 上,将所有节点设置为注水井并指定注入浓度为 污染物浓度。
上述两种方法通过控制总体积和浓 度来刻画污染物总量,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方法均 有一定的缺陷和适用范围。在不考虑地面工程场 地的固化情况下,方法1改变了泄漏区的入渗补 给量,当泄漏区面积相对于模拟面积不可忽略时, 需慎用方法1。而对于方法2来说,面状污染源 的节点数较庞大,全部设置为注水井后将对水流 模型的求解产生较大影响,此方法对网格的剖分、 注水井个数及注水量等问题有着较高的设计要 求。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必 要时可进行多次试算来辅助判断。
对污染源强来说,将污染区设置为定浓度边 界后即为连续源强,而间断源强的控制方法是利 用时间序列加上边界限制条件。需注意的是时间 序列中的值代表的是赋值操作,并非为进入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值,故需要施加限制条件以解 决此问题,即限制泄漏区范围内地下水中污染物 浓度最小值为零以使得赋值操作失效。此外在间 断时间点前后插入间隔较小的时间点,有助于模 型的求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现场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高能环境继2017年凭借“填埋场地下水系统污染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
日前,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推进陇东、宁东、蒙西、陕北、晋西等能源基地的煤炭矿井水综合利用。在矿井疏干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前提下,具备条件地区可推广用于农业灌
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主要包括:明晰地下水系统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土水协同的整体视角看待场地修复与风险管控;针对实际场地阴阳离子复合、多阳离子复合等复杂的多金属污染特征,根据场地特征精准开发风险评估工具;研发适合复杂污染体系的新型多金属稳定化材料;完善评价其长效性的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并开展长期监测,构建长效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调查评估—修复/风险管控—安全回用后期监管”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或指南。
摘要:为查明河北某电镀污染场地Cr6+的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并对其可能影响的污染范围及风险进行预测,采用取样化验、三维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在未进行人工干预治理时,污染物受到地下水流向和含水层介质的影响,在电镀废水停止泄露后的180d内,调查区西南部大片区域的地下水有被污染的风险。
随着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我国污水处理系统进入提质增效阶段,这一阶段有哪些目标?该如何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5月24日,北控水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薛晓飞先生做了题为“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的分享,从国情国策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污水处理系统新阶段提质增效的现状和途径进行了解读。
摘要: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是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由于地下水系统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多源性,使得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研究面临挑战.如何快速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准确识别污染来源是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研究的关键.
精准防治健全地块污染调查与监测体系。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是开展有效地块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十三五”以来,我国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法规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摘要:本文以东营某固体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为例,分析了非正常工况持续泄露条件下固体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中Cd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一旦发生事故,渗滤液将会通过第包气带渗入至地下水中,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经预测事故状态下,对孔隙水影响有一定影响,影响范围较小。从水平
导读:近年来,中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十分突出,已成为土壤环境治理修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多介质界面是控制场地系统复合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此,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对于认知场地污染成因与治理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言: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石油在开采、加工、储藏、运输及使用等环节的非正常泄漏会造成土壤及水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来,国外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很多实用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和理论知识,包括物理法、水
雨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城市受纳水体:溪流、湖泊、河流和海洋受纳水体有多种规划用途:●雨水输送(降低洪水风险);●完善生态系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态多样性);●非接触式娱乐(公园、景观和游船);●接触式娱乐(游泳);●供水水源。1、城市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达到峰值流量的时间提前●径流量
摘要:在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以地下水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地方需求为目的,创新探地雷达技术在含水层水质调查中的应用,升级了野外调查和现场测试系统,开发了代表性样品及监测井优化布置、地下水有机污染现场调查等关键技术,助力珠三角松散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
近年来,崇义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抓管护的局面,全面启动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等,基本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格局。义安河是章江源头的重要支流,被划为章江源头水源保护区。去
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石化行业的特征污染物,油品装车栈桥的VOCs无组织挥发是石化企业重要的VOCs排放源,因此对大型石化企业油品装车栈桥区域的VOCs进行治理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西北某石化公司油品装车栈桥VOCs无组织挥发治理项目为例,通过源强核算、削减方案确定,利用AERMOD模式对栈桥区
以整治化工为契机的一场环保攻坚战正在江苏上演。进入2017年以来,江苏在整治环境领域密集下发多个文件,并制定了任务目标。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指出,要以铁的决心全力打赢环境治理保护攻坚战。化工是江苏长期以来的主导、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至十二五末已建成化工产业园区(集中区)63家、拥有规上石油和
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有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围实施精准治理,如车辆禁限行、清扫车重点洒扫不久前曝出的多起弄虚作假事件,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蒙上了阴影。雾霾监测数据到底准不准?随着技术和设备进步,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归国家,监测数据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日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科技
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该种技术开展对大气环境及大气污染的观测及研究工作,尤其是对污染源排放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对区域性的温室气体和反应性痕量气体的本底、分布廓线、时空变化进行观测研究。FTIR的主要特性包括:用极短的扫描时间得到高质量的光谱,大通光量保证高灵敏度,具有很高的波数准确度,很宽
水土一家亲从工作目标到主要指标,虽未直接提及地下水,但作为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对地下水而言恰恰是重要的污染源,对此类场地的治理与管控,恰恰是对地下水进行了源头防控的一种强化和补充。全文具体条款中多处表现与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有效衔接。例如:第五条要求2017年以前完成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8月上旬,环保部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明确继大气十条、水十条后,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台。土十条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到2020年,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用地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管
5月18日,环保部通报了包括兰州市在内的全国52个城市3月份大气污染防治督查情况。其中,兰州晶亮玻璃有限公司因未安装除尘设施,烟尘超标排放,现场监测玻璃窑炉烟气林格曼黑度最高达到2级,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超标,部分原料堆场未覆盖,抑尘措施未落实等行为被通报,建议地方环保部门对违法行为依法查
环保部18日发布的通报显示,今年3月份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共发现超标排放、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等突出环境问题88项,其中江苏发现问题最多,共37项。据悉,今年3月,环保部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等地52个市进行了督查。各督查组对各市区部分建筑工地、主要道路、储煤场及重点排污企业的大气污
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1×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1×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业主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
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日前在2025年新春讲话中表示,2024年,中国中煤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商品煤产量再创新高,能源保供坚决有力。利润总额完成考核目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央企前列,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明显好于央企平均水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2024,“中煤模式”布局全
12月19日,连云港海事局海上光伏海事监管办法(试行)发布(以下简称“监管办法”)。监管办法要求,海上光伏的规划和项目选址应当与航道、航路、锚地、船舶定线区、船舶报告区、安全作业区等海上交通功能区域保持安全距离,充分考虑通航环境、通航资源、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项目选址。
12月11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张树森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生命线韧性”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提高电力设施韧性,组织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编制形成《北京“23·7”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电力设施专项方案》,形成灾后重建电力打捆项目11项。聚焦电网外受电能力建设,配电网互倒
9月21日-22日,第一届海峡两岸工程师论坛·2024年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隆重举行。论坛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台湾电力发展协会、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台湾高校校友(福建)联谊中心等联合主办,永福股份与各单位联合协办。永福股份参与三大
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白山市江源区官道岭煤矿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原则上同意《白山市江源区官道岭煤矿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意见,详情如下:吉林省能源局关于白山市江源区官道岭煤矿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吉能审批〔2024〕231号白山市应急局:你局《关于上报〈白山市江源区官道岭煤矿
9月5日,连云港海事局发布《海上光伏海事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海上光伏架空电缆布置应当保持足够的净空高度,施工船舶、运维船舶通过海上光伏架空电缆的富裕净空高度应当不小于2米。人员管理方面,同一人员十二个月内同一光伏施工区域累计出海次数超过4次,按照海上光伏作业人员管
9月3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综合能源岛项目(项目名称)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井街道工业集中区A区,建设规模为500MW/1000MWh,其中磷酸铁锂450MW/900MWh,全钒液流电池50MW/100MWh。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综合能源岛项目(项目名称)EPC总承包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1.1本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是核电发展的“粮食”。我国核工业诞生60多年来,中核集团不断完善铀矿勘查采冶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铀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为我国战略核力量建设和核能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的背景下,天然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近日,全国首例深层地下水回补抵御海水入侵试验项目在河北开工建设,项目位于深层地下水超采和海水入侵问题叠加的唐山市乐亭县沿海区域,建设深层水回补试验场,依托区域内已建成的海水入侵监测体系,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监测成果,开展深层水回补抵御海水入侵试验研究工作,在对回补区水文地质、地下水
近日,由中国能建中南院,作为总承包联合体牵头方承建的国内第一条超大口径、超低能耗、零碳排放的核能综合利用工业蒸汽管网工程正式通汽运行,创造了七项国内第一,这是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核能蒸汽供热的重要成果。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绿色供能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主要建设田湾核电站至连云港石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