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3 经验小结
相较于纽约在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关注单个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墨尔本提出并实践水敏感性城市设计的理念,关注“水”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循环与保护。总结墨尔本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在降雨径流管理领域的实施经验,有以下几点:
(1)墨尔本提出降雨径流管理应当在城市发展的边界内。在城市发展边界外的郊区与农村,降雨径流管理应当保持自然降雨过程。
(2)墨尔本在降雨径流管理中尤其注重对水质的提升和水环境的保护。这是由墨尔本提出 WUSD 的现状和初衷决定的。随着排水系统和区域排水条件的逐步完善,降雨径流管理的关注重点,应当从水量向水质逐渐转变。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建设。
(3)墨尔本提出从水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对其各个过程进行一体化管理。将降雨径流管理、供水、污水处理等系统统筹管理,更好地解决与水相关的问题。
3 日本东京—强降雨应对政策
3.1 理念
日本在降雨径流治理方面的工作主要侧重于“蓄”“用”“排”,即建设城市泄洪系统和雨水地下储存系统,提高市政系统与建筑物地下储水设施的调蓄能力,并通过将储蓄雨水回用于浇灌和冲洗的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城市节水的效果。20世纪 90年代初,日本修改了《建筑法》,要求大型建筑物和大型建筑群必须建设地下雨水储存和再利用系统。
东京的降雨径流管理政策是以应对短历时强降雨为核心治理对象,以提升城市的排水除涝能力为具体实施途径的。具体措施包括两类:
(1)提升河道和排水设施的调蓄能力,使其可以应对每小时 75 毫米降雨产生的暴雨径流。
(2)分析内涝发生的高危区域,建设相应的地下蓄水设施。
3.2 规划目标
东京在 2007 年制定了应对暴雨的基本政策,提出针对暴雨径流的规划目标是:30 年内的目标是完全消除每小时 50毫米降雨造成的城市积水,近期的目标是消除每小时 50 毫米降雨造成的大范围城市积水危害事件,并积极推进每小时降雨达到 75 毫米情况时新的应对政策方案的制定。
通过积水风险分析,东京针对积水高危险的 20 个地区,在现有雨水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重点地区流域浅埋干管的铺设。同时对发生城市积水内涝危害影响较大的大规模地下街道等,制定应对每小时降雨达到 75毫米的应急方案措施。积水高危区域(如地下购物中心等)的排水设施被提升改造为可以应对强度超过每小时50 毫米降雨(图 7)。
自 2013年发生积水危害事件后,东京在同年 12 月制定了暴雨对策下水道紧急计划。为了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圆满举行,东京都又划定了四个“每小时降雨量 75 毫米对策地区”、六个“每小时降雨量 50毫米扩充对策地区”和六个“小规模紧急对策地区”,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到 2014 年,东京对其暴雨对策基本方针进行了修订,将原来 50 毫米 /小时的标准,提升至75 毫米 / 小时(多摩地区为 65 毫米 / 小时),暴雨重现期从“3 年一遇”提升至“20 年一遇”。在这一目标提升过程中,主要衡量的是不同目标下,提升标准所需的经济投入与该标准下可能受灾房屋修复所需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从经济的合理性出发,将标准确定为 75 毫米 / 小时。
东京的综合治水对策根据区域范围大小或权责大小,将 75 毫米 / 小时的降雨目标细分到流域、区域内部河流和排水系统,以及民宅和建筑,有利于各个系统的排水能力提升和总体目标的达成(图 8)。
3.3 经验小结
(1)东京十分注重降雨径流管理在水安全和水资源领域的作用。将 “蓄”与“用”有效地结合,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
(2)东京在制定降雨径流治理目标对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分析,充分考虑了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种因素。通过对积水范围、积水危害性等不同方面的分析,结合城市综合防灾以及经济可行性,制定了其暴雨径流管理的目标。
(3)针对重点区域或重要活动,东京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强降雨应对策略。在提升基本标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应急设施和紧急措施,减少内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4 新加坡—ABC 水计划
4.1 理念
2006 年,基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新加坡在充分考虑自然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 ABC 水计划 [5](Active, Beautiful, Clean Waters Programme),致力于将新加坡的排水系统、运河、河道和水库在实用功能外转变成休闲和团体活动的焦点,促进人们更“亲水、乐水”。
新加坡现状是已建成包括 32 条主要河流、超过 8000 千米水道和 17 个水库的排水系统网络。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排水设施的能力,新加坡公共事业局(PUB)在 2006 年提出了一项可持续降雨径流管理计划—ABC 水计划(图 9)。这一长期战略首次提出通过治理水环境,不仅提高水体的质量,同时提高生活的质量;通过整体考虑排水系统、水道和水库周边的环境,创造具有明信片般美丽风景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以供人们休闲娱乐。
4.2 规划目标
新加坡进行降雨径流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1)减轻内涝灾害,识别现有排水系统或河道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
(2)对于已开发区域增长的降雨径流,使其符合现有的排水标准并恢复被损坏的排水管网系统。
4.3 经验小结
(1)整体性的降雨径流管理。
新加坡常年平均降雨量超过 2400 毫米,其 2/3 的国土面积被划为排水流域。这些流域的雨水均通过排水系统和河流收集,并被引导进入 17 个水库作为供应水源。认识到传统扩大运河的措施和现有的排水系统不能有效地解决降雨径流问题,尤其是在高度开发地区,新加坡除了在实施过程中增加处理措施外(如提升排水系统能力、分散运河建设、建造集中式调蓄池和调蓄塘等),还积极地开展源头处理措施(如建造分散式调蓄池和调蓄塘、雨水花园等)和末端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降雨径流管理和内涝预防(图 10)。
(2)突出源头滞蓄与治理。
ABC水计划理念主要集中在源头处理,即通过延缓降雨径流的方法,在雨水进入公共水体前对其进行处理等。
在整体降雨径流管理系统中,ABC 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排水系统应对超过设计降雨量的强降雨时的灵活性,尤其是降雨滞留系统(如蓄水池、表面塘等)对强降雨径流洪峰的削减。
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开发区域不透水面积占比大,导致强降雨时,在城市化流域的峰值径流量可能超过公共排水系统设计的能力,引起骤发的内涝洪水。源头处理设施如原位的分散式滞留池或滞留塘,能够提供短期调蓄容量,起到削减峰值流量、延缓径流时间的作用。
ABC 水计划鼓励在开发时建设原位滞蓄设施和雨水收集系统。除了削减洪峰,调蓄池还可以和雨水收集系统结合,为非饮用再生水提供储蓄量,用于灌溉、普通洗涤等。此外,ABC水计划的设计特色是在收集、利用雨水前,对其进行自然处理来提升水质。
从 2014 年 1 月开始,新加坡要求所有开发者在开发地块内设计原位滞留设施(如滞留池或 ABC 水计划相关设施),对径流峰值进行管理,在其进入公共排水系统前进行储存或延缓径流。在洪涝风险防范要求提升的情况下,这些原位滞留设施可以满足排水系统的提标需求。
(3)体现生态与亲水性设计理念的城市水体优化改造。ABC 计划将亲水型设计理念贯穿始终(图11),提倡水体生态修复、水体社会效益增值、滨水休憩空间建设。具体途径包括:
①流域用地控制。结合水体环境容量和景观要求,确定流域内地块属性和开发强度,实现水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和谐共存;
②河道绿化。在原有混凝土护岸的基础上,进行河道绿化建设,形成生态护岸;或使用生态石笼(Green Gabions)等方式,实现河道景观优化与生态改善;
③土壤生物工程。包括河道底泥生态系统重建、护岸生态系统建设等;
④亲水活动空间、滨水生活休憩区建设。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推进清洁、低维护、美观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
此外,还通过宣传、教育、鼓励性政策等非工程性措施,对水体环境、水生态等进行保护。
5 结语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规划应当起到引领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从纽约、墨尔本、东京和新加坡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与海绵城市类似的城市发展理念或综合治水理念被提出及实施过程中,源头治理和低影响开发是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海绵城市意义的同时,也需要牢牢把握其内核要义,做到不本末倒置。
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纽约的绿色基础设施计划从合流制排水的老旧城区开始推行,墨尔本明确提出WSUD 的实施边界在其城市发展边界内,东京的强降雨对策以大型商场等重点地区为主要对象,新加坡的 ABC水计划的实施对象为高度城市化区域。因此,我们在推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界定在城市发展边界内,且建设重点或试点建设区应当在开发强度高的城市核心区域;对郊区和农村等开发强度不高的地区,应当以保护为主,避免海绵城市设施的过度建设。
各个城市(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都是从最迫切的实际需求出发,每个城市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如纽约关注合流制排水区,墨尔本关注水质的提升,东京关注内涝危害,以及新加坡注重亲水性、景观性。我们在对国内各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时,也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城市或区域的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海绵城市规划。
此外,纽约、墨尔本、东京和新加坡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目标的设定或修改、建设规划的制定等,都经过了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考虑。在项目建设后的维护和追踪中,同样累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后续项目的推进和建设都起到了良好的数据支撑作用。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基础数据欠缺,更需要注重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规划建设目标制定、设计参数确定等提供更理性的数据支持。
本文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同时又各有特色的国际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每个城市的建设核心理念和侧重点,希望能够把海绵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介绍给读者,帮助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更合理有序地进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发布2025年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市新增城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约100个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系统等海绵重点项目,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品质。全文如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10月17日,金华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公布《金华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内涝,统筹兼顾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根据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建设措施,实现75%的降雨就地消
为系统化全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绿美汕头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汕头市拟制订出台《汕头经济特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例》。目前,该条例(草案)正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条例(草案)共三十条,围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要求,明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要求,解决顶层设计问题。为进一
2月20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平凉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务实管用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崆峒区政府及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水务、生态环境、气象等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强化规划管控,规范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引导市民
为进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广泛汇聚民智、集中民意,保障立法质量,渭南印发的《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详情如下: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三章运营维
9月20日,深圳市水务局官网公布《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规定自9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44号)《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已于2022年7月7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七届四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市长覃伟中2022年7月25
唐山市司法局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我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力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助推唐山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濮阳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濮阳市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2022年工作要点》,对濮阳市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及目标等作出系统安排。积极发展绿色能源方面,濮阳市将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地热能
日前,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详情如下: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22年6月15日汴政办2022—28号.pdf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开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1月20日至24日,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以下简称“冬季达沃斯”)正在瑞士达沃斯如火如荼进行中。随着各项会议的推进,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领袖和专家学者智慧碰撞,冬季达沃斯愈发受到全球瞩目。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作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代表参会,与众多来自政府、商界领袖分享
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德市
绿色经济是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京办发〔2024〕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将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进一步推动新
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方案、全球治理”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持续深化能
2024年10月13日-16日,备受瞩目的GITEXGLOBAL2024展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创业企业的代表,赛宝新能源积极践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要求,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国家致力于推动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在ExpandNort
近日,沙特阿拉伯泰夫·纳德集团一行到访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并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聚焦在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领域,实现互利双赢。沙特泰夫·纳德集团总经理阿卜杜拉·阿尔哈兰先生、办公室主任纳比勒·哈比卜先生,东方园林董事长张浩楠、总裁贾莹等领导出席。沙特泰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第
近日,京能集团“能+超充”首站落成亮相。该站是京能集团采用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示范站——乐多港万达广场超充、快充融合充电站,实现“一秒钟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充电体验,解决新能源车主“找桩难、充电慢”的烦恼。恒华科技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并通过数字化手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建立健全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需求侧管理以及市场交易机制,优化完善辅助服务机制,丰富交易品种,扩大参与范围,提高车网互动资源参与需求
近日,使用金风科技机组的乌兹别克斯坦Zarafshan项目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台机组也是乌兹别克斯坦全国首台兆瓦级并网发电的风电机组。乌兹别克斯坦总理Mr.AbdullaAripov、能源部部长Mr.JurabekMirzamahmudov、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首席运营官Mr.Abdulaziz
Tips:近年来,城市内涝和非点源污染得到高度关注。透水铺装系统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种重要的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洪峰流量、防治城市内涝现象、净化雨水径流污染。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停车场、人行道、广场、轻载道路等。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介绍透水铺装系统在雨水径流水
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的ldquo;海绵体rdquo;,导致ldquo;逢雨必涝、雨后即旱rdquo;,同时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ldquo;弹性rdquo;,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导读:近几年,逢雨必涝成为城市通病。海绵城市被寄予厚望,一出生就肩负ldquo;完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rdquo;的使命。时至今日已是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三年,但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暴雨,南京、重庆,长沙等多地出现内涝,一时间,ldquo;海绵城市rdquo;被连番指责。但说实话,这锅真不该让ld
城市看海并非中国特色。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同时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确保水生态安全。海绵城市在国外有很多前身,如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欧洲的可持续排水计划、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日本的
鱼群在繁华街道上流窜,城市里看海的标签又成了社交网站的热门。流成海的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住建部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水淹超过12小时,深度超过半米。因此,北京看海,武汉看海,贵阳也能看海。内涝
7月10日,武汉,长江汉口站水位回落到27.99米,比7月7日8时的28.36米回落了0.37米。不少市民来到武昌黄花矶观察水位。黄花矶凉亭亭顶像是一只金色的六角大海星。鱼群在繁华街道上流窜,城市里看海的标签又成了社交网站的热门。流成海的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住建部的资料显示,
据住建部2014年10月所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
海绵城市的前世今生:城市内涝对人身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每年内涝导致受灾人数超过7000万,2010年更是高达2亿人。2010-2014年因内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水环境日趋恶化,地下水污染严重,全国主要流域浅层地下水IV和V类面积占比高达59.49%。地表水的短缺导致对地下水的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