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01-03 10:42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作者:周永信关键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行业土壤修复技术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前城市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型企业如石油、化工企业等,在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巨大生产效益的同时,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也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城市内出现了大量有机污染场地。由于土壤修复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技术、设备基础较国际水平较为落后。因此,需大力加强先进的有机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研发,提升相关设备处理能力,有效防治土壤有机污染问题,促进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并阐述了国内常见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相关应用情况。
关键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
Recent application of soil remediati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Zhou Yongxin
Guangxi BOSSC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bstract: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sm,a large number of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are left in the cities.The industrial waste generated from big enterprises lik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plants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ecology.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soil remediation in China,the relevant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are not well developed compared with other ries like EU and US.Therefore,the investigation of advanced organic-contaminated soi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s highly demanding in China.The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capacity of the equipment should also be further studi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rganic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soil,as well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common soil remediation techniques applied in the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and their limitations in China.
Keywords:organic contaminants;soil;remediation technique;application
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用地调整过程中,大量冶金、石化、化工、农药等工业工程迁出城市,城市中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有机污染遗留场地[1]。我国对这一污染状况的关注较晚,直至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才要求对工业搬迁遗留的城市污染场地进行监测和修复。目前,这类污染场地形成了城市地区对土壤修复的主要需求[2]。同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背景下,针对土壤修复行业,我国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污染场地管理和治理的通知要求、指导意见和法律法规。土壤污染的修复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3]。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较常使用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1 物理修复技术
1.1 热解吸技术
指利用热交换系统,直接或间接对土壤污染物或其他含污染物的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通常在150-540℃之间),使污染物从土壤或其他介质中挥发出,从而分离污染物的过程。土壤热解吸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处理时间、污染物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如含水率、土壤粒径、渗透系数等)的影响。由于土壤加热过程会消耗大量能量,如何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并保证处理效果是热解吸技术成功运用的关键[4]。通常在工程应用中,会根据土壤含水率及污染物特性,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若土壤含水率较高或污染物沸点在200℃以下,应优先选择电阻加热;若污染物沸点在200℃以上,宜采用热传导加热。目前,热解吸法主要应用在多环芳烃、苯系物或石油烃等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中[5]。
1.2 气相抽提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应用广泛流行的土壤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该方法最早由美国Terra Vac公司开发。该技术是将新鲜空气通过注射井注入污染区域,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注入的空气流经污染区域时,解吸并夹带土壤孔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经由抽取井流回地上[6]。气相抽提技术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适用于化工厂、石化场地等[7]。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气相抽提技术应用于轻组分石油烃类污染物地时,对该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8]。
2 化学修复技术
2.1 氧化还原法
指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化学氧化剂(Fenton试剂、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或还原剂(二氧化硫、氧化亚铁、气态硫化氢等),使其与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性更低或易降解小分子物质,从而实现土壤净化的过程[9]。有研究人员通过实地采样,对金属铁屑修复氯代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经实验证明,金属铁屑可以有效还原氯代有机化合物,整体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实际投入成本较少。金属铁屑对有机氯化合物还原脱氯的原理主要包括吸附、氢解、还原消除等,且氯代烯烃反应性会随卤化度的增加而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10]。
2.2 土壤淋洗技术
指将淋洗剂渗透到被污染土壤中,充分与土壤颗粒作用,使污染物溶解进入液相,或促进其迁移转化,污染物脱离土壤颗粒,从固相进入液相,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淋洗作用原理包括:1.利用淋洗液溶解气液相污染物,及吸附相污染物;2.利用液体冲洗力带走土壤颗粒孔隙问和吸附在土壤表面的污染物。常见的淋洗剂包括酸/碱溶液、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11]。研究人员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淋洗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该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明显[12]。土壤淋洗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大面积重度污染土壤的修复,但其对土壤质地具有较高要求,轻质、砂质土修复效果较好,渗透性较差的粘质土壤修复效果较差,同时若淋洗剂使用不当易造成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二次污染及地下水污染,因此筛选环境友好、易降解的淋洗剂成为淋洗法修复污染土壤的关键[13]。另外,土壤粒径、污染物性质和浓度、水土比、淋洗时间等因素也会对淋洗效果产生影响[14]。
2.3 电化学修复技术
指在直流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通过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以电渗透、电迁移、电泳和扩散为主)驱动污染物沿电场方向富集到电极区,再将电极区集聚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分离;或者通过电动效应增加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物和降解菌之间的传质作用,提高土著或外源微生物的降解效率,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15]。相关研究表示,在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过程中,电化学修复技术受到电极反应、土壤酸碱度、表面化学能及污染物的电化学特征影响,并且主要依靠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在土壤中电迁移和电渗析作用以及发生于电极表面的氧化作用。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密质和低水力渗透率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然而对于缓冲容量较高的天然土壤,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单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酸很难使土壤的 pH 值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制约了电化学修复的实际应用[16]。
3 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使得其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根据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17]。
3.1 植物修复技术
指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和转化、降解等作用机制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植物修复过程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固定、植物转化等。植物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植物体内释放的各种分泌酶或酶类物质促进了污染物的降解及在植物根际微域的矿化,使污染的土壤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植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即植物微生物的吸收与代谢能力。该技术适用于多环芳烃、氯代有机物为主的污染土壤的修复[18]。相关研究表明,植物通过将污染物吸收至木质素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浓缩固化、降解,可有效去除氯代有机污染物[19]。
3.2 微生物修复技术
指基于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将土壤中污染物浓度降低一定水平,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质的修复方法。微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和易变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降解潜力大,并且经济、简便、二次污染少,因此微生物修复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20]。相关实验证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以有效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农药的主要方式是酶促反应,即化合物通过一定方式进入微生物体内,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最终将农药完全降解或分解成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21]。近年来,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投入实际应用的较少,主要的局限性体现在:(1)环境因素或污染物存在状态的改变都会使微生物的降解难以进行;(2)当污染物浓度太低不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降解菌时,残余的污染物就会留在土壤中,使污染物不能达到100%降解;(3)特定的微生物只能够降解特定的化合物类型,化合物形态一旦变化就难以被原有微生物酶系降解;(4)其他物质对微生物修复的抑制及促进效应及修复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理还有待研究[22]。
国内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呈现多样化、毒性大、浓度高的特点。但我国在土壤修复技术、工程化实践运用、修复和监测设备上起步较晚,加之国内的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因此,需要加快技术研发进程,结合实际污染情况,灵活选用一种或多种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提升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水平与效率;进一步制定相关法律规程、技术标准,规范土壤修复技术运用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摘要:伴随着大量工业场地的迁移与重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列举了目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常用技术,并比较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有机污染场地修复的三个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关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过程,农药以及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和石油烃等典型有机污染物被排入土壤环境,因其隐蔽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人们一度忽视它们所产生的环境危害。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具有水溶性差、难降解和高毒性等特点,改变正常的土壤结构和功能,弱化土壤的生产能力,并通过生物
近几年,我国将ldquo;生态文明建设rdquo;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党和国家明确提出ldquo;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rdquo;、ldquo;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rdquo;,土壤污染治理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与常见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往往不被公众所关注,但是土壤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
写在前面的话:已经告别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年,也是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值得细细回味和认真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对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影响重大和深远的事情。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对这些重要的行业历史事件进行了忠实记录和详尽深入的分析,记录在《2015中国土壤修复发展白皮书》中。今天
从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获悉,《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开始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30日。《规划》(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在九个领域以及一项能力建设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央预计投入300亿元,将建设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中心等。土壤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2023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定位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是土壤污染防治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本文对2023年土壤修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遴选名单和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名单,《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遴选名单和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名单,《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阔别两年,中国博览会首次启用了全部17个展馆,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与地区的超2400家企业参展,成为有史以来参展商最多、展会规模最大的一届。在环博会现场,南京贻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贻润环境”)营销总监毛振西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江苏艾斯蔻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艾斯蔻”)作为环博会密切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展会,江苏艾斯蔻以“清洁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展示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评述及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打好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2021年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对2021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及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并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2022年乃至更长时
2021年10月28日,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成立的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整合了集团下属三家土壤修复领域的企业,分别是上海琸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表示,成立环境科技公司是要为公司生态环境业务发展搭设更高
展会时间:2025年05月15日-05月17日展览行业:环保展会地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TüyapFair和会议中心举办周期:两年一届展览面积:35000平方展商数量:550家观众数量:26000人展会介绍土耳其环保展览会IFATEurasia是土耳其乃至欧亚地区领先的环保技术展览会,作为土耳其乃至欧亚地区的重要环保展会,IFA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中国合肥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展会介绍中国合肥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简称:安徽环保展)将全面展示废气治理、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固废与垃圾分类、环境监测等环境治理全产业链的前沿技术与最佳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区域优势,结合我们多年会展经验和企业数据的累计,为各
2024年3月13日,重庆中渝电镀有限公司原址场地及影响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工程总投资额1379.92万元,本项目合同估算金额1054.76万元,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772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土壤开挖、场内短驳29055立方米,污染土壤外运至水泥厂处置9592吨,桩板挡墙588.9立方米,场地清表及外运
日前,电建生态公司实施的首个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治理项目——武汉铁塔厂土壤修复项目污染治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武汉铁塔厂地块土壤修复项目是为修复铁塔厂区12.9万平方米范围内的2.8万立方米污染土壤而实施的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该项目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氧化和酸碱中和、原位中和修复、水泥窑协同处置
2023第七届西安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按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中标武汉长江新区土壤修复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土壤资源安全再利用,对于促进武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该项目为原武汉铝厂及原湖北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搬迁遗留场地,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针对场
“鉴于近期我省多地突发疫情,且疫情形势严峻,省外也呈现多点发生、局部爆发的态势,根据相关部门疫情防控要求,为切实保障所有参展商、观众的健康安全,以及确保参展及参观效果;经组委会多方调研、协调后决定:原定于2022年9月22日-24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2第七届西安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
日前,郑州发布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显著提高,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详情如下: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办〔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6月9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规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2021年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对2021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及规范等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并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2022年乃至更长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