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地下水修复评论正文

基于保护健康和水环境的氯代烃类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评估

2020-12-08 10:58来源:《环境工程》作者:苏安琪 韩璐 晏井春 钱林波 欧阳达 陈梦舫关键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地下水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结果与讨论

2.1危害识别

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受氯代烃类污染严重,本文选取氯仿、氯乙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和1,1,2-三氯乙烷6种污染物作为关注污染物。鉴于场地地下水为非饮用水源,同时考虑污染地下水对东侧河流的潜在影响,以水体最大污染物浓度(maximum concentration level, MCL)作为筛选标准(表2)。可知:氯乙烯超标率最高,可达70.0%。除1,1,2-三氯乙烷外,其余关注污染物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箱线图(图2)中6种污染物对应的箱体均较长,中位数大多位于箱体一侧,且存在若干异常值点,表明污染物浓度呈非正态分布,范围差异很大。异常浓度对应的点位主要位于场地生产车间4北部及场地中部生产车间1/2/3附近,分布较为集中且特征明显,推测受场地历史生产情况影响,氯代烃类污染物以“跑冒滴漏”形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局部污染严重,并伴有扩散趋势。

表2污染物统计结果(样品数n=40)

Table2Statisticalsummaryofcontaminants(n=40)

11.jpg

注:a.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3]III类水质标准;b. DZ/T 0290—2015《地下水水质标准》[14]III类水质标准;c. 在a、b标准中未给出,以1,2-二氯乙烷筛选值代替。

12.jpg

图2 关注污染物浓度箱线图

Fig.2 Boxplot of contaminants concentration

2.2暴露评估

该场地未来拟作为居住用地开发,原场敏感受体暴露途径为通过呼吸吸入室内外地下水蒸气。同时,考虑场地地下水与东侧河流存在水力联系,暴露途径还包括污染地下水侧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120 m。居住用地开发方式下场地暴露概念模型如图3所示。

2.3毒性评估

毒性评估强调环境污染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呼吸吸入暴露途径下,污染物的相关毒性参数,如表3所示[8]。

表3污染物毒性参数

Table3Toxicityparametersofcontaminants

13.jpg

2.4风险表征

计算得到关注污染物在综合各暴露途径下产生的总致癌风险如图4所示。大部分点位污染物的致癌风险为10-10~10-6,多点位污染物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10-6,其中MW25、MW40点位6种关注污染物均大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根据Sexton等[15]提出的风险分级理论:风险为1×10-6~1×10-5属于可能风险,风险为1×10-5~1×10-4属于极可能风险,风险超过1×10-4属于明确风险。MW03、MW20点位的氯乙烯,MW23点位的1,1,2-三氯乙烷,MW25点位的氯仿、氯乙烯、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MW40点位的氯仿、氯乙烯、1,1,2-三氯乙烷具有极可能风险;MW06点位的氯乙烯,MW25、MW40点位的三氯乙烯具有明确风险。

14.jpg

图3 场地暴露概念模型

Fig.3 Conceptual exposure model of site

氯仿;1,1-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乙烯;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可接受致癌风险。

15.jpg

图4 关注污染物致癌风险

Fig.4 Carcinogenic risks of contaminants

关注污染物在综合各暴露途径下非致癌危害商如图5所示。除氯仿外,其余5种关注污染物非致癌危害熵均在不同程度上超过可接受水平1。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危害熵在MW25达最大值;氯乙烯在MW06危害熵达最大值5.55,三氯乙烯在MW40危害熵达最大值,为466.18。

研究区内6种关注污染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健康风险,需采取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氯代烃污染查看更多>地下水修复查看更多>地下水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