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水务行业2020年研究报告

2020-12-22 11:17来源:联合资信关键词:水务行业污水处理城镇污水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水务行业包含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方面,行业上游依赖区域内水资源禀赋,下游依赖于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在城镇化进程推动下,行业整体产能持续扩容,行业周期性弱,其发展受经济和政策导向影响,准入壁垒较高,行业整体呈现区域垄断和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并存的竞争格局。近年来,我国供排水需求不断加大,伴随着节水提效和加大城镇污水治理等政策的出台,供水行业提质改造和城镇污水处理扩产空间进一步释放,资金和技术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成为异地扩张的重要主体。

近年来,我国重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整体呈现小幅上涨趋势,水务企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现增长趋势,收现能力强。同时,随着项目投资进度的加快,水务企业投资活动净流出进一步扩大,债务负担有所加重,偿债能力有所弱化,但整体偿债风险可控。水务行业债券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发债主体进一步向高级别集中。

整体看,水务行业风险很低,行业展望为稳定。

一、行业概况

水务行业产业链主要涉及从自然水体中取水、加工处理、供应及污水处理等环节。产业链的最上游是水源的获取,水资源的丰富程度、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务行业原水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水生产的成本。水务行业下游主要是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等方面用水需求,城镇人口的增长及环保节水等政策的要求对水务行业下游需求端影响较大。

从最上游水源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区域分布不均衡。一直以来,我国水资源总量保持高位,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名列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17-201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有所波动,分别为28761亿立方米、27462亿立方米和28670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开发总量基本维持在20%~25%之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地表水占比在95%以上,地下水占比不足5%。水资源区域分布上,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区域,北方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0%左右,但我国北方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区域经济分布不匹配,广大北方和部分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其中,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匮乏成为制约区域水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南水北调和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方式解决水资源缺乏和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南水北调方面,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联接,改善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用水问题。海水淡化方面,海水淡化主要分布在沿海且水资源相对缺乏区域。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设计产能逐年增长,但规模仍较小。截至2019年底,我国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工程总规模达到日产水100.88万吨,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日产水20万吨。

从水质来看,我国地表水质有所改善,但北方区域水质较南方仍差。我国水质分为Ⅰ~劣Ⅴ,其中Ⅰ~Ⅲ类水质通过加工处理可作为饮用水源。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2019年,我国地表水中Ⅰ~Ⅲ类水质占比分别为67.9%、71.0%和74.9%,污染水质占比有所下降,地表水质有所改善;分区域来看,长江、珠江、浙闽片河流水质较好(除巢湖中度污染,太湖和滇池轻度污染),北方(除西北,西北水质较好)水质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尤其是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质主要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Ⅰ~Ⅲ类水质仅占13.80%。

从需求端来看,水务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涉及工业和生活用水等方面用水。2016-2018年[1],我国用水总量波动下降,分别为6040.20亿立方米、6043.40亿立方米和6015.5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占比在35%左右,农业用水占比在60%左右,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小。从变化趋势来看,受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要求影响,工业用水占比从2016年的21.65%下降至2018年的20.97%;受城镇化进程下城镇人口增长的影响,城镇生活用水占比从2016年的13.60%增长至2018年的14.29%。农业用水方面,在加强农业节水等政策的影响下,近年来农业用水占比从2016年的62.38%下降至2018年的61.39%。在环保生态治理等因素影响下,生态环境用水占比从2016年的2.36%增长至2018年的3.34%,但仍维持较低占比。

水务行业基本不存在替代品风险。替代品的风险与是否存在替代品、替代品的价格、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政府管制等因素有关。供水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从一定程度上看,水是比石油、天然气、煤更加宝贵的不可替代自然资源。污水处理的功能是污水净化、产生的产品是水,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产品上,均没有替代产品。现阶段,我国水价基本由政府定价,水务行业受政府监督,市场化程度低,且对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的敏感度较低;水务行业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其发展受政府规划影响较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和当地的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状况相互关联和统一,供排水管网具有不可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整体看,水务行业基本不存在替代品风险。

水务企业的水费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农村水费征收范围和收入规模有限。目前我国水务企业的水费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受目前配套设施尚未健全及农村水费征收尚未完全普及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水费征收范围和收入规模有限。因此,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水务行业需求端研究主要针对城镇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供水和污水需求。

城镇化进程推动用水人口稳中有升,城市生活用水占需求端比重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用水人口稳中有升。2016-2018年,城镇用水人口分别为8.0亿人、8.0亿人和8.3亿人;同期,城市用水人口占比分别为59.04%、60.75%和60.96%,县城用水人口占比分别为17.57%、18.25%和17.84%,乡镇用水人口占比分别为23.39%、21.00%和21.20%。2016-2018年,我国城镇用水总量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2.44%,分别为833.7亿立方米、851.1亿立方米和874.9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用水分别为580.69亿立方米、593.76亿立方米与614.62亿立方米,分别占当年城镇用水总量的69.65%、69.76%和70.25%。按用途划分,生活用水占比最高,2018年占比为52.55%,其次是生产用水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用水。

污水处理行业需求量增速高于同期用水需求,污水处理行业需求端发展较快,城市生活污水成为污水处理行业需求端的主要来源。污水排放量是衡量污水处理行业需求端的重要指标。2016-2018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年均复合增长4.06%,分别为573.02亿立方米、587.46亿立方米及620.52亿立方米,高于同期用水需求增速;其中城市污水排放量分别为480.30亿立方米、492.39亿立方米及521.12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83.82%、83.82%和83.98%;按性质分,生活污水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持续维持在60%以上。整体看,污水处理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在供水和污水处理的需求增加及政策要求的双推动下,我国水务行业整体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2018年,我国城镇供水能力[2]分别达3.57亿立方米/日、3.69亿立方米/日和3.86亿立方米/日。同期,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1.79亿立方米/日、1.90亿立方米/日和2.02亿立方米/日。同时,国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要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和全处理。在需求及政策的双推动下,我国水务行业整体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仍将持续稳步增长。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对水务相关设施投资的倾斜及相关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我国供水和污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联合资信认为,水务行业从供需两端均将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1]部分指标2019年数据暂未披露,故相关数据更新至2018年,下同。

[2]由于城乡统计年鉴尚未披露乡镇供水能力,故该数据仅包含城市和县城供水能力。

二、行业环境

(一)宏观环境及对水务行业影响

2017-2019年,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更趋明显、国际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水务行业在政府债券、外部融资等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同时水务企业债券发行量明显增加,宽信用政策效果明显,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2020年1-11月,随着专项债配套资金补充支持及整体降杠杆控风险的要求,水务企业发债规模有所缩减。

2017-2019年,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更趋明显,国际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财政方面,通过拓宽PPP模式应用范围等手段提振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加强基建补短板投资;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落实个税改革政策;通过大幅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基建补短板和提高有效投资提供资金支持。货币金融方面,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市场利率水平相对稳定;通过改革贷款基准利率形成机制降息并付诸实施,引导信贷市场利率实质性下降。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以及全球的扩散蔓延,我国宏观政策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力对冲疫情对经济生活的巨大负面影响。财税政策方面,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加有效投资。2020年1-9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累计2.09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37亿元,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265亿元,对纾解企业资金困难、稳定市场主体、支持复工复产和平稳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货币政策方面,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引导资金更多的流向实体经济,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2020年1-9月,央行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净投放中期流动性4100亿元,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在此基础上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季节性因素和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维护短期流动性平稳。

在基建补短板和提高有效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的背景下,2017-2019年,水务相关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年均复合增长589.52%;2019年为1691.80亿元,同比增长62.80%。2020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水务项目专项债发行规模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1-11月,水务相关专项债发行金额2646.25亿元,远超2019年全年发行规模。整体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水务相关项目投资提供资金支持,水务相关项目投资预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导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及开通债券融资等措施刺激水务行业发债规模快速增长,发行利率有所下行。2017-2019年,水务企业发债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52.03%;2019年,水务企业发债规模为574.60亿元。2020年以来,随着专项债配套资金补充支持及整体降杠杆控风险的要求,水务企业发债规模有所缩减。2020年1-11月,水务企业发债规模为366.40亿元,占2019年全年的63.77%,较上年同期下降33.93%。发行成本方面,在降融资成本政策指导下,2017-2019年,水务企业发债成本持续下降;2019年,水务企业整体发债平均成本为4.30%,较2018年下降1.51个百分点。2020年1-11月,水务企业整体发债平均成本进一步下降至3.98%。考虑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利率下降,未来水务行业发债成本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行业政策及对水务行业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供排水需求和政府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水环境治理需求不断拓展行业增长空间。水务行业政策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用水提质增效,实施严格节水制度;加快城镇污水设施建设和污水排放检测,进一步释放污水处理产能;推进水费改革,提升水务行业盈利空间;通过中央,地方和外部融资等方式保证项目建设资金。预期我国水务行业在提质增效,扩展污水产能方面将得到突破。

要求用水提质增效,实施严格节水制度。在《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下,我国将进一步实施最严格的节水制度,通过降低漏损率,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单位产能水资源使用量,并在用水总量上进行严格控制。2018年,我国用水总量6015.50亿立方米,在目标控制总量限额以内;同期,我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14.62%,较2020年10%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考虑到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镇用水持续增加,我国用水总量控制将面临一定挑战,未来节水及相关配套项目将成为水务行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成为节水提效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在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要求加快城镇污水设施建设和污水排放检测,进一步释放污水处理产能。2017年以来,各部委陆续出台关于环保治污方面的政策条例,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主要包括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流域综合整治两方面内容。其中农村水环境治理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流域水治理要求将“水十条”水质目标分解到各流域,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污水排放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整治力度。2019年,相关部门陆续发文要求要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规范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测重点排污企业污水排放。2020年,要求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对重点排污企业安装监测设备。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要求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强调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提升管网建设质量等。在加快城镇污水建设和加强污水排放监测等指导下,我国污水处理覆盖范围和处理对象将扩大,需求端的增长将推动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量的进一步释放。

要求推进水费改革,提升水务行业盈利空间。近年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尽快将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到位,并综合考虑企业和居民承受能力,完善差别化定价,统筹使用污水处理费与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水务企业支付服务费。在节水政策下,预期政府可能将通过水价的调节作用促进节水目标的实现,水价将持续增长。此外,在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改革政策指导下,要求污水处理费定价机制考量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该政策预期将有效推进我国水费征收的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水务行业盈利水平。

要求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融资等方式保证项目建设资金。2017年7月,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明确了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全面实施PPP模式;要求部分开展PPP模式强制试点;强调政府参与PPP项目的风险隔离,指出政府不得提供融资担保,不得承诺最低收益。水务行业的投资模式逐步向多元化转变。2019年,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对补短板的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2020年,根据政策要求,规定生态保护等重点项目可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管理,加快中央预算执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统筹考虑地方环境治理的财政需求,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中央和地方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务行业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城镇污水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