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Jan Vymazal (1955- ),捷克生命科学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01 湿地植物概述
湿地植物根据生活形态不同可分为四种:挺水、漂浮、浮叶根生和沉水植物(见表1)。从形态学上看湿地植物适于生长在水体底泥中,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庞大的根系,因而能借助发达的通气组织向根和根茎输送氧气,输送至根系的部分氧气在周围缺氧的环境中创造了氧化条件,从而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硝化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植物本身的形态,物理和行为特性及其可再生性等特点,均使植物适合在缺氧/厌氧的土壤和沉积物中生长。
漂浮植物极具多样性,无论从其形态还是生长环境来看,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有的漂浮植物植株高大,枝叶丛生呈莲状或漂浮在水面且根系于水中非常发达,例如水葫芦;而有的漂浮植物却很简单,不管是漂在水面的枝叶还是长在水里的根部,形态上均看起来非常短小,例如浮萍。自然条件下,漂浮植物喜欢生长于富含养分的流动水域,它们从水中汲取养分后快速生长繁殖,非常容易覆盖整个水体表面,破坏水生生态平衡,为水体带来灾难,因此它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是臭名昭著的水生害草。
浮叶根生植物的根部或茎扎于水底底泥中,茎叶漂浮于水面。为适应风浪,其叶柄通常柔韧细长,长度可达3 m。水面上茎叶的寿命很短(30~50 d),因此到了生长季,水面上的枝叶一年会换4~8次。这些根茎的生物量相对较大,沉到水底使得水底有机物沉积速度加快,抬升湖底高度。
沉水植物一般生长在水面下大约10 m的透光区内,其植物体完全沉于水汽界面以下,根扎于底泥中。通常认为沉水植物从水底底泥中吸收营养物质,但特别的是他们从水体中吸收磷源。很多沉水植物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碳源,但也有研究显示,大量沉水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HCO3-作为碳源。沉水植物在水下吸收CO2,经过光合作用后释放出氧气,同时使得水中的化学成分被改变。
挺水植物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湿地植物类型。他们的生长范围非常广,耐水深度为0.5~2 m甚至更多。其细胞壁含有的纤维素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挺水植物的根部从底泥中吸收营养物质后再传递给茎叶,待其生长季结束后,再将营养物质转移到根部,其上部的茎叶部分衰老后,腐殖质又浸入水中,营养物质重新回到水中或水底底泥。
02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大型水生植物的存在是人工湿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人工湿地有别于天然的土壤过滤器或泄湖的主要原因。植物本身所具有的许多性质与污染物的去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计人工湿地时,必须要考虑植物的部分。在不同类型的湿地结构中植物所起的作用如表2所示,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多重功能如图1所示。
2.1 遮光作用
对于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来说,植物对光线的衰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对于潜流人工湿地的影响较小。浮游生物作为悬浮固体的指示生物,光线的减弱会抑制其生长,然而,浮游植物是水中氧气的主要生产者,因此光衰减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的同时,也使得水中含氧量降低。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凤眼莲(水葫芦)或浮萍属(浮萍)。
2.2 保温作用
在寒冷条件下,尤其是温带和寒冷气候的地区,植物对人工湿地滤床的保温作用非常明显。即使在北纬68°的挪威地区,同时利用植物和雪层,对人工湿地系统也会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一般在春天霜重或深秋时收割植物,收割后的湿地植物覆盖在湿地表面对其填料基质起到了保温效果。这样才能保证人工湿地全年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许多人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一整年的处理性能,其中还有些对氨氮和总氮处理性能的研究,这些研究分别来自于瑞士、挪威、德国、捷克、美国和韩国。
2.3 减弱风速
种植密集的大型水生植物可以大大降低湿地表面的风速。这种作用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尤为重要,因为它为悬浮固体的沉积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并防止其因为风吹再次悬浮,从而提高了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密集种植的漂浮植物如凤眼莲便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2.4 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
湿地植物的成长和繁殖均需要营养物质,有根的大型水生植物主要靠根系来摄取营养。由于湿地植物生长密集且生物量大,故其生物量中营养物质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物质在特定隔室中的总储存称为“蕴藏量”,通常将植物组织中的营养物浓度乘以每单位面积的植物生物量进行计算,并以单位面积质量(通常为g/m2或kg/hm2)表示,计算植被中的养分积累量。人工湿地植物营养物质的蕴藏量与自然湿地相似。对于常见的芦苇和宽叶香蒲等体型高大的挺水植物来说,其地上氮含量通常为30~50 g/m2,磷含量通常为2~5 g/ m2。然而,植物体的地上营养物质蕴含量即使达到最高,但相对于每年流入人工湿地系统的市政污水的负荷量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湿地植物的生物量中所螯合的营养物质含量还不到进水氮负荷的10%、磷负荷的5%。Vymazal和Kröpfelová的研究表明,水平流人工湿地进水的氮和磷平均负荷分别为1158 gN/m2和262 gP/m2。当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湿地植物每年可收割多次,通过多次收割植物便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进水污染物负荷。在低负荷人工湿地中,植物本身螯合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量便可以去除水中大部分负荷。如果湿地中碳源不足,那么植物生物量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再返回到水中。在地上生物量分解过程中,所释放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反硝化的碳源。特别是在低负荷人工湿地系统中,这种碳源也许就显得尤为重要。
2.5 去除悬浮固体
在水平流人工湿地中,较大粒径的悬浮固体会被大型挺水植物的茎叶过滤掉,而小粒径的悬浮固体则会附着在周丛生物(附着在水生植物体表或水底各种基质表面上的微型生物群落)或湿地基质的生物膜上。有些水平流人工湿地表面有漂浮植物,如凤眼莲或者可以形成漂浮在水面上的草垫型的挺水植物,这些漂浮植物密集的根系便可以过滤掉固体悬浮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当污(废)水从植物根部流过时,根系会过滤掉其中的悬浮固体。
2.6 产氧作用
由于水面以下的湿地基质中缺乏氧气,生长在基质中的植物的根和根茎必须通过植物体的气腔从其空中器官中获得氧气。从解剖学上看,湿地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就是其具有发达的气腔组织,即“通气组织”。在植物的叶,茎,根部等不同部位,都有通气组织的存在,约占植物总组织体积的60%。湿地植物的生长形态本身倾向于尽量减少根际的氧气损失,但是根部的通气组织仍然会从根部释放氧气。在一些文献中,已经给出了不同植物的氧释放速率。芦苇属植物为0.02~12 gO2/(m2•d),沉水植物为0.5~5.2gO2/(m2•d),漂浮植物为0.25~9.6 gO2/(m2•d)。氧气的释放范围具体是由于物种差异、季节变化以及研究中使用的不同实验技术共同决定。但是,可氧化区域却仅限于与根相邻的薄土壤层中。
2.7 分泌有机物
植物的根系不仅能释放氧气,还能产生一些其他物质。常见的为有机化合物,例如厌氧代谢产物、有机酸、植物营养素、肽(比如植物螯合素)、生物碱以及酚类、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这些物质具体能释放出多少的比例至今还未有研究结果,但有报告给出了大致范围,通常在光合固定碳的5%~25%以内。由植物根系产生的这种有机碳可以作为脱氮剂的碳源,从而增加硝酸盐去除效果。虽然根系产物有很多种类和功能,但是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有可能是抗菌化合物,例如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释放以及参与重金属循环与去除的植物营养素和植物螯合素。
2.8 用作微生物生长载体
大型水生植物浸没在水下的茎和叶为生物膜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积。沉水植物的组织为固着生物如光合藻类、细菌和原生动物提供生长载体。一方面,藻类可氧化水体吸收营养物质,细菌分解有机物;而另一方面,由于植物组织上聚集了大量其他生物,这些密集的生物可能会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导致植物叶子表面缺乏光照作用,从而限制了沉水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生长衰退。
2.9 为细菌生长提供底物
许多研究都表明,植物的根际具有多种多样的细菌生物,通常认为种植植物的湿地比未种植植物的湿地优良,主要是因为植物根系会促进微生物群落发展。有人提出生长在植物根系表面的微生物,通过利用根系分泌物的碳化物和根系释放的氧,从而提高其数量及生物活性。有研究指出,植物根系比表面积不同,其细菌微生物密度也随之变化。在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中,微生物密度明显大于未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Paul等研究了植物对特定根际其他生物群体的影响,其中距离根部距离1 mm内的细菌总数通常比根系表面的高10倍。
2.10 减轻堵塞
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堵塞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悬浮固体的沉淀、系统中形成的生物膜沉淀、好氧区氢氧化物的沉淀及厌氧区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均是造成堵塞问题的原因。在早期的研究中,有人提出植物根系的生长会提高水力传导性,但该假设并未得到证实。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通常污(废)水首先流入湿地表面,而大型水生植物的存在有助于防止堵塞。植物在风力作用下,其茎叶周围会打开细孔,通过植物表面这些开放性细孔,使污水渗透下去的同时过滤掉了悬浮固体,从而减轻堵塞问题。
2.11 美学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湿地植物的美学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长期以来,在景观设计师眼中,湿地植物和水或废水组成的系统是城市景观设计和开发中可利用的绝佳元素。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各种湿地植物,将会是美学上又一美好的景观。如今,利用湿地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03 大型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
在水平流人工湿地中,芦苇、香蒲类、水葱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多的植物(见图2), 但在某些地区,如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几种植物属于非本地的入侵物种,因此不推荐甚至禁止在人工湿地中应用。对于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植物来说,芦苇几乎成为了欧洲地区的专用。在中国,不管是水平流还是垂直流的人工湿地,常见的湿地植物有芦苇、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芦竹、芒草、香根草等(见图3)。
香蒲和水葱是北美州和大洋洲水平流人工湿地中最常用的挺水植物,而在欧洲和亚洲,水平流人工湿地植物最常用的是香蒲和芦苇。其他常见的植物还有灯芯草类和荸荠类的植物,这两种在北美洲和大洋洲更多一些。
水葫芦、水莴苣和浮萍类植物是人工湿地中最常见的漂浮植物,但水葫芦和水莴苣只存在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与其他类型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则较少,因此不属于常用物种。也有些用到的沉水植物,基本属于狐尾藻类(欧亚水蓍草)、金鱼藻类(益气草)和茨藻类(孔雀草)。
04 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尽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存在有50多年,但是利用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处理污水的尝试仍然非常稀缺,其主要原因有:(1)植物的生长通常具有季节性;(2)植物生物量太小,不足以支持全年的系统运行。
一般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设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时,除了想要达成污(废)水处理的目的外,还想寻求其他用途,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尝试使用湿地植物。例如,Zurita等人在墨西哥的一个水平流人工湿地试点工程中,使用了马蹄莲、鹤眼鹤、安祖花和非洲凤葵,使得湿地具有了观赏的商业价值。该作者得出结论,在人工湿地中种植这些植物,不会降低系统的处理效果。此外,Brix等人在人工湿地中应用了泰国花卉市场上的植物龙虾爪和美人蕉。
在温带地区和北方地带,在人工湿地种植的大型水生植物如香蒲和芦苇,可作为生态型建筑材料。 Maddison等人研究了由香蒲、芦苇碎片以及棉纤维混合的一种黏土,具有很好的吸湿和解吸能力。原先的黏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比较慢,而石膏墙板吸水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添加了植物油就能减少黏土砂膏的质量,从而起到了加速吸湿的作用。
粗略的计算表明,1 hm2的人工湿地每年可以收割大量的植物——植物可收割的生物量(干质量)为0.30~1.76 kg/m2),最多可提供3户住宅的房屋隔热材料。若是收割香蒲,则其纤维材料可用于25栋房屋;若是芦苇,则可作为两幢屋茅屋顶的原材料和3座房屋的隔热板材料。然而,由于重金属积累在香蒲根和根茎中,因此收割水面以上的植物部分是不能从湿地中去除较多的重金属。
05 结语
植物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标志特征,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起许多重要作用。虽然植物的直接作用很小,但却间接创造了适合污染物去除的条件。植物的其他重要作用还包括了对湿地基质的保温,对光和风的衰减,向根圈提供氧气,吸收水中过多的营养物质,防止基质堵塞并具有美学价值,这些功能根据人工湿地类型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效果。世界范围内人工湿地中最常用的植物是芦苇和香蒲类植物,当然,这些植物在中国也是常用的湿地植物。此外,芦竹、再力花、马鞭草、美人蕉等这些种类的植物也常见于中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江苏千灯火炬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功能恢复项目顺利完工,完善了千灯镇工业园区污染防控体系,提高片区水环境质量。项目将厂区原人工湿地系统,改建为净化型生态缓冲区,于2024年4月开工,占地面积22590㎡,处理规模2.4万m/d。改建后的湿地由缓冲湿地塘、表面流湿地、不饱和流湿地、生态塘四个功能
3月7日,2024华南水环境大会在佛山南海开幕。恰逢春暖花开之际,一场盛事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处,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污泥、节水等问题和挑战提出系统优化提升方案,共谋华南水环境发展大计,共绘南海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大会以“人水和谐,水城相融,促进高质量发展”
3月6日—8日,“2024华南水环境大会”在佛山南海召开。会议由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运营商联合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会议旨在围绕华南地区水资源、水生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氨氮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沸石是一种具有独特多孔结构的天然材料,其三维骨架中存在的大量孔隙和空穴决定了沸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因沸石价格低廉、易
目前国内生活污水处理普遍采用的工艺有氧化沟法、SBR法、A2/O法等,尽管这些工艺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投资费用十分高昂。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城镇,需要一种处理效果好且投资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处理污水的方式,并在欧洲得
本节主要内容为污水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稳定塘系统和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三部分内容。01、稳定塘系统对于微生物的自然生物处理法,从原理上说就是两种:其一为水体净化法,主要包括氧化塘和养殖塘,统称为生物稳定塘,主要通过菌藻共生系统或水生生物系统对污水进行自然处理;其二是土壤净化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日印发《湖南省重点行业复工废水处理设施开机指导手册》,针对湖南省重点行业复工废水处理设施开机需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技术指导。详情如下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点行业复工废水处理设施开机指导手册》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有
人居环境脏乱差是我国多地农村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而生活污水处理难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近日跟随中国环境学会领导和北京林业大学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到海南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调研,了解到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不同模式。本刊通过介绍海南省的经验和创新,供
[摘要]在电镀生产中,如果对磷的排放不能有效控制,就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水除磷方法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大型电镀工业园区电镀废水成分复杂,磷的存在形式多样,根据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原理,综合运用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电镀废水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电
以前采用的自然降解净化法因对环境污染严重,已不允许再使用。目前主要采用人工降解净化法,它利用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通过人工设置的设施、设备,让渗滤液通过厌氧、好氧以及静置、沉淀等方法得到净化,达到有效地消除渗滤液污染环境的目的。国内外的主要处理方案分为:场外处理和场内处理。场外处理主
5月22日,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与紫阳县政府在紫阳县签订污水处理合作协议。紫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秦宗道与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董事长李瑞平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紫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燊、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曹新红等人见证签约。签约前,紫阳县住建局和水务发展集团安康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
近日,上海市政总院承担武汉左岭污水处理厂二厂及配套设施新建工程设计工作,项目规划总规模20万吨/日,总占地面积16.06公顷,一期工程6.5万吨/日,占地面积8.44公顷。项目建成后将显著缓解武汉新城左岭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压力,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支撑。创新工艺突破技术瓶颈针对武汉新城左岭片区电
2025年5月21日,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竣工验收,该项目由南京金环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南筱豪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通过深度融合污水处理厂空间资源与新能源技术,采用5492块天合光能最新一代N型i-TOPCon双面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20日,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发布关于《通州区污水处理项目运营补贴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显示,污水处理项目补贴范围为通州区政府作为补贴主体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不含临时项目)的运营主体,补贴支付以污水处理项目的质量和产出(服务)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20日,中工国际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在国内污水处理领域运营了多个项目,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手污水处理项目8个,污水处理规模约28万吨/天,持有运营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已具备对外输出运维管理的能力和业绩。在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设
醒狮起舞迎盛会,5月20日,以“生态样板绿色标杆”为主题的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签约暨开工誓师大会在南沙污水处理厂现场拉开序幕。活动由广州市水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主办,广业环保集团、中铁广州局等10家单位联合承办。广东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文,广业环保
日前,西安渭北污水厂提升改造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占地面积112.91亩;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新增二沉池、配水井、污泥泵池、粉碳接触池、气浮池和除氟高密池、除硬高密池、投药间、污泥脱水机房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及对调节池、生物池、除臭等系统改造,总建筑面积8950平方米(最终以资源规划部门审定面积
2025年5月13日,在太湖之滨的江苏宜兴,水务领域迎来一场里程碑式的合作——富兰克水务(集团)与全球水泵行业领军企业格兰富集团正式签署关于二次供水系统开发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二次供水系统领域全流程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展开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我国本土水务企业与跨国技术巨头的深度融合,为全
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电建环境公司”)是中国电建集团为进一步整合环保工程领域咨询、设计、技术、投资、施工和品牌资源而成立的专业化平台公司,旨在将公司打造成系统化、集成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环保服务提供商。电建环境公司作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专业平台公司,具备“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鲁环发〔2025〕7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生态环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旨在进一步规范并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导意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切实提高资源化利用认识。二是积极实践污水资源化利用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咸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计划2023—2025年,以行政村为单元,以县(市、区)为实施主体,全市再完成不少于18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到2025年底,全市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有效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0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67%以上;到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3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2
盛夏午后,阳光不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红旗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个经过启动修复的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已经宛若生机盎然的“热带丛林”。无独有偶,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通过以微生物为中心所建的生态稳定塘,水中水草摇曳、藻荇交横。近年来,看似不起
绿树葱葱、水汽氤氲、水草丰美、白鹭飞飞。你能想象吗?这是一片由苏州常熟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养出的生态湿地。01污水处理厂对面有个小公园?植物和动物都在这里安家啦在苏州常熟城西污水处理厂对面,一条马路之隔,在这里能够真实地领略一次“生物多样性”之美——睡莲、黄花鸢尾、芦苇、香蒲、藨草、
11月23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海南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公开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投标邀请书海南信采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澄迈县水务局委托,对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采购,诚邀请本项目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一、项目简
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以来,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相配合,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相融合,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相促进,不断创新升级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打造了一批标杆示范,推动沿江城市水环境
10月2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海南省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资格预审公告,本项目由澄迈县2020年金江镇、福山镇、桥头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收集管网工程、澄迈县2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十四五规划项目)、澄迈县3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海南老城经济
以下为中项网发布的2022年8月第一周最新中水回收项目汇总:01甘肃公司安定区城区中水循环利用项目预算投资总额:3500万元进展阶段:初步设计项目所在地:甘肃省定西市项目详情:总用地面积6736.43平方米:1、新建硝化反硝化深床滤池1座,建筑面积203.63平方米;2、主要工艺流程:改造后采用“粗格栅提
2022年5月,海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文昌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要与督察组同向发力,共同推动文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与文昌市共同核查发现,珠溪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傍河养殖污染严重,日常监管不够到位,部分控源截污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