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08-26 10:31来源:水知识爱好者作者:袁Lu关键词:Bardenpho工艺后缺氧池硝态氮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 ER怎么取值
对于Bardenpho工艺而言,ER,即后缺氧池内源反硝化除去的硝态氮占后缺氧池进水总硝态氮质量比例。如果后缺氧采用内碳源进行反硝化,ER介于25%-40%,如果投加外碳源,可高达45%-70%。
上述百分数源于一篇中文期刊,我试着从其参考文献中找数据源头,可惜怎么都没找到。也尝试着从其它一些英文教材中寻找,也没找到。
ER,它最先出现在EPA的官方设计指南中,是在推导氮平衡过程中加入的一个百分比参数,但是,EPA指南中没有这个数据取值区间,也没告诉你如何计算这个百分数,甚至在给出的Bardenpho工艺计算实例中根本没用到这个ER,所以说ER没法取值,它的出现只是告诉你Bardenpho工艺氮的去除率要比其它工艺高而已,看公式即可,仅此而已,好尴尬。
理想状态下,因为后好氧没有内回流,假如前好氧将进水TKN全部氧化,即通过投加外碳源方式可以将前缺氧没反硝化完的氮全部在后缺氧反硝化掉,ER=1,那么氮的去除效率就是100%。当然了,这只是理想状态,只要工艺构筑物最后一个好氧池有内回流存在,怎么都实现不了100%。
2.那怎么办
好在EPA指南中找到了这个:“Specific rates of denitrificationin the second anoxic zone are typically 20-50 percent of the rate in the firstzone”,后缺氧(内源反硝化)反硝化速率是前缺氧的20%-50%,这里终于有个百分数,可惜是速率的比值。其他教材中也提到,前缺氧的反硝化速率一般为0.03-0.06kgNO3-/kgVSS·d,后缺氧的反硝化速率一般0.01-0.03kgNO3-/kgVSS·d,甲醇作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为0.1-0.3kgNO3-/kgVSS·d。
于是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1)在计算缺氧池池容时,好像也没体现BOD5/TKN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池容的设计跟进、出水BOD5没太大关系,当然你会说,微生物合成反应消耗的那部分氮与BOD5有关,但这部分可以忽略吧。原则就是,根据进出水氮指标要求,不管BOD5是多少,先把池容定下来,至于BOD5够不够,后面再想办法。
2)说下前缺氧和后缺氧的停留时间,两者建议停留时间都是2-4h,一般来说应该介于这个区间范围。因此,后缺氧池池容最小是前缺氧池的1/2。一般来说,厌氧、缺氧、好氧池的污泥浓度基本都一致,那么就可以认为后缺氧池的MLVSS质量最少为前缺氧池的1/2。
3)遵循EPA建议,取最不利情况,即后缺氧池的反硝化速率是前缺氧池的20%,那么后缺氧池去除的氮质量最少为前缺氧池的20%*1/2=0.1=10%,即后缺氧内源反硝化去除的氮质量最少为前缺氧池反硝化去除氮质量的10%。终于出现个百分数,可惜不是上述那个百分数的含义了,前面的百分数指的是反硝化掉的量占进水含量的百分比,这里的百分数是后缺氧反硝化占前缺氧反硝化的量。
3.总结
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在进行后缺氧反硝化量计算时,试图找到一种比例关系来直接表征后缺氧反硝化的量,简化计算过程。而直接按进水硝态氮比例来考虑的话,没有数据依据支撑,或者说暂且没找到,官方的也没提供。通过分析提供了一种其它的方式来表征,可以近似得到后缺氧内源反硝化所能实现的最小值。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Bardenpho工艺兼有前缺氧和后缺氧的反硝化,于70年代中期在南非开发,南非出人才啊。后缺氧停留时间较前缺氧大致相同或略大。在后缺氧区,由曝气池出来的5-7mg/L硝态氮一般降至3mg/L以下。出水不过滤TN浓度可以达到3-5mg/L,所产生的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是由于长泥龄导致除磷效果差,需要较大的池体容积。
阳泉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8×104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中的较严值。该项目采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脱氮除磷功能强的BARDENPHO生物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BARDENPHO生物处理+混合反应沉淀+滤布滤池+消毒,污泥处理采用机械脱水工艺。生物处理采用多点布水、多点回流措施,将污水分别配入预缺氧区和厌氧区,污泥回流到预缺氧区与一定比例的进水混合,大大增强了脱氮除磷能力。该项目于2017年投产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
上一篇围绕反硝化的内回流的停留时间进行了简单的展开,接下来继续围绕反硝化的内回流的工艺控制细节来进行探讨。内回流在工艺上是为了保障硝态氮回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的,通过回流好氧区末端的混合液,把经过好氧曝气硝化的硝态氮带回到好氧前端的缺氧区内,这就是内回流泵的工艺作用,知道了工艺
Bardenpho工艺兼有前缺氧和后缺氧的反硝化,于70年代中期在南非开发,南非出人才啊。后缺氧停留时间较前缺氧大致相同或略大。在后缺氧区,由曝气池出来的5-7mg/L硝态氮一般降至3mg/L以下。出水不过滤TN浓度可以达到3-5mg/L,所产生的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是由于长泥龄导致除磷效果差,需要较大的池体容积。
今年5月,荷兰著名的微生物学教授MikeJetten教授他在Twitter预告说最近会有一个关于厌氧氨氧化的大新闻(小编竟然是唯一转发了他的推的粉丝)。
在污水处理中营养的投加很重要,投加量的计算为营养的投加提供了参考,所以计算的正确性尤为重要!
按照比较科学的说法,咱们先解释一下生物脱氮工艺。首先介绍下污水中总氮的组成:凯氏氮(有机氮+氨氮)+硝态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值得注意的是,未经过处理的污水,尤其是市政污水中的硝态氮含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顾名思义,生物脱氮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把水中的总氮物质转变为氮气逸出
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之后一种新的沟道治理方式,是淤地坝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治沟造地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筑坝,辅以水库、排洪渠和边坡护理等,将沟谷中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大面积的、可机耕的高产农田。前期研究表明,治沟造地对流域内地下水抬升和土壤盐
1、基本原理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污水中的氨氮,在充氧的条件下(O段),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氮,大量硝态氮回流至A段,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使硝态氮波还原为无污染的氮气,逸入大气从而达到最终脱氮的自的。硝化反应:NH4++
水体中的氮元素由于是造成富营养化的元凶,往往是水污染控制行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的关注重点,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有机污染物。本文梳理了水体中氮元素中的常见存在形态以及各自的概念和测试方法。以期给您的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一、氮元素的关系进入水体中的氮主要有无机氮和有机氮之分。无机氮包括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