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城镇污水处理如何提质增效?听委员和相关部委都协商了什么

2021-09-16 08:56来源:人民政协报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jpg

推进智慧水务一体化建设

针对当前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污染物削减效能不足、污水管网设施底数不清等问题,部分城市水务部门正在开展污水管网设施在线监测、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但在智慧水务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数据应用、技术支持、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智慧水务建设有效落实。一是结合网络中国、数字中国建设,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纳入智慧水务建设内涵,在基础条件较好城市先行先试。二是研究制定智慧水务专项规划,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建设方向、总体框架和推进策略,规划建设任务和建设范围。三是加强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标准体系,统一建设内容、数据接口等。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水务数据应用。一是设立市辖区的城市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集中力量完善网络系统、水务基础设施智慧感知监测系统。二是县级以上城市要加快构建集地理信息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于一体的水务数据中心,完善水务行业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三是明确外部信息共享的交换机制。

三、强化技术支撑,推进智慧水务功能平台建设。一是实施水务系统数据智能联动和动态更新,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和监测数据质量核查方法和机制。二是加强排水设施流量等关键监测设备研发与应用研究,推进商业化排水模型软件开发与应用。三是完善水务信息数据防护技术,加强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研究。

四、拓宽资金渠道,保障智慧水务一体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在继续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支持基础上,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智慧水务建设资金渠道。

五、实施人才战略,夯实智慧水务建设人才基础。高校本科阶段加强水务相关专业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研究生阶段设立智慧水务专业方向,促进多种形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符合需求的智慧水务建设人才。

1.jpg

工业废水并入城镇污水管网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工业废水和工业园区污水一般通过适当预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与城镇生活污水合并处理达标后排放。但目前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一、不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成分相差很大、浓度较高,当它们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时间不确定时,易引起城镇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中碳、氮、磷等物质失衡,从而显著降低处理效率。

二、一些工业废水中可能含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可能会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进入地表水。

三、少数不法企业将未经预处理的废水直排入城镇管网的现象时有发生。

工业、工业园区废水通过必要预处理后,纳入城镇管网统一处理,是目前较优的方案,但在管理及科技和标准支撑上急需加强。为此,建议:

一、由地方环保部门牵头,做好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污水排查工作,细化明确鼓励和禁止接入的工业行业名录,确定评估程序和接入标准。对评估认定不能接入的,要依法限期退出,并精准监控,严格“一企一管”。

二、对评估后认定可以接入的,由地方环保部门牵头,建立规范的废水排放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协同运行机制。合理规划并严格执行不同工业废水的排放时间段,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和平衡营养源,促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三、从易操作、易实施的角度考虑,采用COD和综合生态毒性(发光细菌法)双指标评价纳网条件较合理。对多次综合生态毒性检测合格的工业废水,可放宽检测次数。

四、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规定向主管部门提交运营成本信息时,可将用于技术改造、智力引进、管理及检测水平提升等费用计入成本,以适当提高其盈利水平,使其有能力不断更新污水处理技术,提高风险智能应对水平。

1.jpg

解决城市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瓶颈

我国资源性缺水及水质性缺水状况并存,再生水因其来源稳定,对于替代常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全国范围内,仍存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较低、污泥处理能力不足及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调研发现,城市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瓶颈主要是地方政府动力不足、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为此,建议:

一、严格将再生水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督促各级政府制定水资源调配规划,统筹考虑再生水,并制定与本地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地方标准、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再生水切实进入政府决策视野,进而加速再生水利用。

二、健全再生水多样化利用的配置体系。一是根据再生水利用规划,以就地就近回用利用原则,重新统筹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选址和规模。二是完善再生水输配管网和利用设施建设,探索将再生水管网纳入城市地下管网总体规划,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再生水工程建设投资补助。三是根据回用场景因地制宜制定再生水标准,减少不必要的深度处理工艺。

三、构建污泥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加大污泥中能量及物质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研究和经费投入,尽快制定污泥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标准和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建立污泥资源化利用奖励机制。在管理方面,针对个别工业废水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城镇污水厂污泥带来额外污染、增加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成本和难度等问题,要完善工业污水处理及达标排放标准,增加有害物质检测和监测,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监管。

1.jpg

强化科技支撑 促进污水处理高质量发展

在去除污染物方面,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稳居全球领先水平。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仍需强化科技支撑,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加快构建水与人类清净自然的环境。作为多年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者,提三点建议。

一、加强源头专利技术和颠覆技术研发,鼓励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创新。针对污水处理颠覆性技术研发设立经费,向社会公开征集攻关团队与创新成果,并建立技术设备首台套政策,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颠覆性技术的示范应用。

二、建设污水处理技术生产性研发基地。专门划定小型污水处理厂作为生产性研发基地,建设完备的实验场地和完善的示范验证服务团队,实现从中试到生产型示范的技术快速验证,加快完成新工艺、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三、打破“有标准无技术,有技术无标准”的局面,创新污水处理行业开放制度新格局。调研了解到:清华大学发明的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已在北京的“厂网河湖”体系使用。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中,安装上反馈实时、自动监控的“眼睛”,是“厂网河湖一体化”信息化建设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和工具。但这项原始创新技术并没有纳入现有标准体系,不能作为监管执法依据,未能形成行业推动作用。建议构建标准化的绿色通道,吸纳优质技术进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加快污水处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镇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查看更多>污水收集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