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第十七节 深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有序实施、长效管用”原则分二类县(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二类县(区)(东区、西区、仁和区)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效管护同步建立;三类县(区)(米易县、盐边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建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户卫生厕所建设改造,推广粪污还田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菜园、果园、花园等实现就地消纳无害化处理,到2025年,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以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城镇周边和环境敏感区的农村,通过“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处理处置生活垃圾。
加强养殖污染防治。优化调整畜禽养殖业布局,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 “限养区”,推动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全放牧模式向半放牧半舍饲模式转变,在盐边县西北部中高山区推进牛羊等草食牲畜养殖基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打造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产业模式。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建设,借鉴东区攀枝花立新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畜禽养殖零排放经验,鼓励全市畜禽养殖业开展生产清洁化和产业生态化改造。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畜禽粪便收集、运输体系和区域性有机肥生产中心,实现污染源头减量。防治水产养殖污染,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推进模块化陆基生态水产养殖基地、西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8%。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开展农业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估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影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长期监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督平台,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一张网”,初步构建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结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推进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大龙潭乡、啊喇彝族乡特色水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耕、水肥一体化、适期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切实加强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零增长。到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
第十八节 加强船舶运输业污染防治
加强船舶污染治理。持续推动船舶生活污水存储及处理设施改造,推进大型运输船舶生活污水存储设备或处理设施加装工作,建立转运联单管理制度,逐步推进“船上储存,岸上处置”的治理模式。在加快完成100~400总吨船舶生活污水设施改造基础上,推进100总吨以下产生生活污水的船舶设施改造工作。定期开展船舶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储存容器以及船舶垃圾、油污水等污染物产生和交付处理情况监督检查。严格船舶淘汰制度,依法淘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高污染、高能耗、老旧落后船舶,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船型,在金沙江、雅砻江等重点区域内河道应采取禁限行等措施,限制高排放船舶使用,鼓励淘汰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支持水域应用天然气、电动力船舶。在二滩库区等水域率先实行船舶污水零排放。
强化港口码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储存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港口、码头、装卸站及船舶修造厂安装配备环境污染治理、接收设施,做好船港之间、港城之间污染物转运、处置设施的衔接。以二滩码头、柏枝码头为重点,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督促港口、码头、装卸站经营者配备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设施及物资,并制定应急预案,提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港口、码头污染风险。港口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要依法落实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的主体责任。
第六章 积极推动水生态保护
深度落实“山水林田湖草命运共同体”治理理念,着力恢复水生态健康。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提升水源涵养功能。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第十九节 强化流域水生态要素系统治理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系统治理。加强顶层设计,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做到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系统开展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强化项目落实,重点推进金沙江干热河谷重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二滩水库水源涵养区、安宁河谷生态缓冲带保护与建设、重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重要水体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缓冲带保护与建设,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水和治草一体推进,形成合力。
深化“三水”统筹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生产生活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合理优化安宁河、大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补水措施,深化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氨氮、化学需氧量等重点污染物减排,改善流域整体水生态环境。配合做好水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水污染防治的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开展金沙、银江电站等天然河道型水体向河道型水库水体转变后水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研究和评价。
推进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以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枝花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攀枝花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开展“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即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到2025年,完成一轮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整改。推动建立场地、区域、流域尺度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协同治理制度,以湾丘彝族乡、国胜乡、箐河傈僳族乡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以及傍河型地下水为重点,预防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实施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分级防治,明确环境准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修复等差别化环境管理要求。
第二十节 全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严格重要水源涵养区用途管制。强化分区管理保护,将江河源头集水区、水源涵养极重要区、水源涵养重要区纳入重要水源涵养区管理,对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内重要水源涵养区严格按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管理,严格环境准入。生态保护红线外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依法制定准入条件,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无序采矿、过度放牧等,确保重要水源涵养区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以四川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四川攀枝花市大黑山森林公园、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攀枝花市观音岩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晃桥水库为重点区域,严格控制和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开发,防止矿产资源开发破坏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加强水域生态廊道建设,构建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为骨架,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沿江、沿河绿色生态廊道防护林体系,提高绿色廊道的生态稳定性、景观特色性和功能完善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有序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低质低效林改造、湿地生态修复、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加强预防保护,保护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以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所辖的红宝苗族乡、国胜乡、白坡彝族乡、普威镇等12个乡镇为重点预防区,实施以封禁和自然修复为主的技术措施,严格管理,构建全市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体系,促使全市重点预防区水土保持功能得到全面恢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重点治理区,对适宜治理的坡耕地进行防治,提高土地生产力,以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小流域为重点,分期开展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到2025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达到643平方公里。
第二十一节 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和监管
推进生态缓冲带划定工作。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依据河湖两岸物理特性、水文情势、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和缓冲带功能,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攀枝花市观音岩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河流干流、重要支流和重点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定。开展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评估,优先将河湖生态缓冲带纳入岸线保护区和保留区。
开展生态岸线建设及修复。推进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完成生态治理700公顷,最大程度保持与恢复岸线自然形态。统筹人工湿地建设,开展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推进攀枝花海控湾湿地公园、桐源湿地公园、南部新城生态湿地、天星坝湿地、柳溪河湿地等工程建设,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和微污染河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纳入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协同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
强化河湖生态缓冲带监管。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集约利用,最大程度保持岸线自然形态,引导与生态保护修复无关的生产活动和项目退出。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干流以及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实施湿地修复工程、种植适宜性的水生植物、放养合适的水生动物,完善库区内生态系统结构,消除库区水体中营养状态。库区生态缓冲带除相关政府部门批准的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可能对保护区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的大规模生产、建设活动。
第二十二节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强化水生生境保护。加快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清理取缔禁养区养殖,规范限养区养殖,加强休渔禁渔管理,加强水生生物栖息地、产卵场保护和相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金沙江、雅砻江干支流河漫滩、库湾、岸线、河口滩涂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严格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全面禁止长江流域攀枝花段水生生物保护区所在河流及其一级支流生产性捕捞,改善和修复水生生物生境,构建长江上游流域攀枝花段水生生物长效保护机制。
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倮果、雅砻江口断面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监测,以观音岩、二滩、金沙、银江、桐子林库区为重点,试点开展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鱼类的种类、种量、密度调查,动态分析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水生生物完整性。加强金沙江、雅砻江干支流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资源保护,实施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恢复、微生境修复等措施,修复珍稀、濒危、特有等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完善金沙江、雅砻江增殖放流管理机制,加快过鱼设施建设,科学确定放流种类,合理安排放流数量,恢复水生生物种群适宜规模。推进土著鱼类和水生生物的保护,加强金沙江鲈鲤、岩原鲤、细鳞裂腹鱼等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加大鯮、中华鮡和白缘3种濒危鱼类保护力度。结合梯级电站布局和运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生态调度,减缓因流量等水位特征改变对部分鱼类繁殖等生活史过程造成的影响。
第七章 着力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强化用水强度及耗水总量约束,推进全社会水资源节约和再生水循环利用,严格干支流闸坝生态下泄流量管控,着力保障河湖水生态流量。
第二十三节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强化用水“双控”约束。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健全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全面落实水资源总量指标管理,遏制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协商工作机制,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加强流域干支流水库、水电站、航电枢纽等重要取用水工程的调度管理,科学制定江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加快落实炼钢、冶金、焦化、选矿、工业颜料制造等领域用水指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到2025年,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
强化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末端,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提升出水水质,就近处理,就地利用,因地制宜确定再生水用途、规模和布局。完善再生水调配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再生水调蓄库塘,结合区域再生水利用需求,形成合理的再生水调蓄能力。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逐步建立健全促进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鼓励推广再生水使用,在再生水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推动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缺水地区按照以需定供、分质用水,合理安排污水处理厂网布局和建设,推广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通过逐段补水的方式将再生水作为河湖湿地生态补水。
第二十四节 持续深化全社会节约用水
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旱粮生产,促进节水型农业发展,推进适水种植、节水生产,合理调整农林牧草渔比例,科学安排种植、养殖结构及规模,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强化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及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提灌站,推广微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扩大节水型农业应用范围。结合“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契机,积极推广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推进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对灌区的干支渠道、渠系建筑物进行防渗、维护,完善灌区管理体系。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工程,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节水农业新格局。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改进工业节水模式。实施重点用水企业和用水大户节水改造,积极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广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技术应用经验,推进全市选矿、钢铁、钒钛、能源、化工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以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水循环利用的园区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生活节水。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开展供水管网改造,推进“一户一表”工程,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工业生产技术,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加快节水型服务业建设,以学校、宾馆、饭店、医院、体育场(馆)为重点,全面推进创建节水载体,在城市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用水环节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5年,市、县(区)直机关以及50%以上的市、县(区)直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率40%以上。
第二十五节 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科学调度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将保障生态流量目标作为硬约束,突出生态用水重要性,提升生态用水量占比。以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统筹兼顾区域内外、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推进胜利水库、跃进水库、高堰沟水库、晃桥水库等中型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推进米易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西区格里坪农业用水工程建设项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协商工作机制,推进“引雅济安”“引水上山”以及把关河水资源配置工程、仁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制定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将生态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通过对流域干支流水库、水电站、航电枢纽等重要取用水工程的调度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健全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机制。明确河湖生态流量目标、责任主体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结合河湖生态流量常态化监测和管控,强化监管与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预案落实动态管理。建立生态流量管理重点河湖名录,推进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落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机构监管责任,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偿机制。到2025年,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河生态基流得到有效保障。
提升生态流量智慧化管理能力。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测,加快建设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的监测设施,提高重要水文断面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设施覆盖率以及河流小流量时的测验精度,尤其提高非汛期生态流量测报能力。推进攀枝花市智慧水利管理系统、河湖流量在线监控智慧平台建设,搭建市级智慧水利监管与服务平台、5个县(区)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7座中型水库标准化运行管理,实时监控市管主要河道大河、把关河以及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7条主要支流的下泄流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污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和监督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辖区内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1月9日,中铁环境与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水北调环保工程公司)开展交流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水北调环保工程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徐达军,中铁工业华中区域营销中心负责人任华焘,中铁环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晓林出席会议。徐达军对任华焘、王晓林一行的到访表示
12月2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我省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保障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详情如下: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修正)》,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情如下: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11月25日四川省第十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准确把握我国城镇水务行业20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水利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智慧水利建设推进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
11月12日,湖南印发《关于开展湖南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湘环发〔2024〕61号关于开展湖南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民银行各市州分行,长沙市委金融办、各市州政府办: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
近日,南水北调豫东水资源配置南线工程勘察标、设计标及相关专题标招标公告发布。南水北调豫东水资源配置南线工程通过改造南水北调10号口门增大引水能力,向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周口市共17县(市、区)供水2.71亿m3/年。新建供水工程管线总长约205km,其中主管线长约126km,支管线长约79km。工程估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醒狮起舞迎盛会,5月20日,以“生态样板绿色标杆”为主题的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签约暨开工誓师大会在南沙污水处理厂现场拉开序幕。活动由广州市水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主办,广业环保集团、中铁广州局等10家单位联合承办。广东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文,广业环保
日前,广业环保集团牵头的联合体凭借卓越实力,成功中标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这是广业环保集团继南沙四涌西项目后,在大湾区范围内中标的又一重大新投资项目,对进一步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南沙污水处理厂项目总规模为20万m/d(含一期存量10万m/d和二期扩建10万m/d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月20日共同举办新闻吹风会,发布10个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涵盖了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强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
据葛洲坝生态环保消息,2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人民政府与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等单位签署南太湖流域泗安片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长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姜华围绕水处理、土壤修复、高标准农田、新能源开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推出“共建无废城市”专题,展现我市基层社区、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天马无
项目概述敬业营口中板有限公司4#600m烧结机组自2016年配套建设全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以来,烟气SO排放持续满足《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要求。然而随着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实施,现有系统在氮氧化物(NOx≤50mg/m)和颗粒物(颗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的系统结构与功能要求、安装技术要求、安全规范性要求、验收技术要求、日常运行维护与校准要求和数据应用。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陕西煤业公告称,公司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陕西煤业高水平编制公司“十五五”规划,统筹资源接续与产业联动,聚合叠加效应,发挥煤电联运新效能。全力争取已获资源的开发建设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投资管理,扩大有效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近年来,江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