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公益诉讼”相关结果367

      来源:法治周末2016-07-20

      与此同时,通过制度设计,设立土地污染信息公开制度,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支持,发动公众参与,形成责任倒逼,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消除土壤污染隐患。...7月13日至15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治研究方阵揭牌仪式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举行,与此同时,举行了2016年度中国环境资源法治高端论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3

      3.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实践和研究。(1)重点关注尚未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省市地区以及尚未尝试过环境公益诉讼追责的行业和污染类型,做有典型性、有示范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来源:当代石油石化2016-07-01

      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三是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29

      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投诉受理机制,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强化社会共同监督。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以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失信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并向社会通报。...对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城镇污染场地治理、区域性环境整治、环境监测服务等,鼓励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综合环境服务等模式引入第三方治理。

      来源:江苏法制报2016-06-22

      原告镇江市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协会提起公益诉讼,请求被告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合计人民币234400元。该案看似一件小案,却引发了涉及丹阳眼镜全行业的重大环境治理问题。

      来源:自然之友2016-06-16

      2014年,新环保法通过之后,自然之友与clapv共同搭建环境公益诉讼民间行动网络、专项支持基金,并开始编写环境公益诉讼简报,与网络成员共享信息资讯。...2014年推动《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公益诉讼资格的放开。

      来源:国务院2016-06-15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相关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强化责任追究制度。...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全国环保系统积极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模式,相继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环保大检查,严惩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犯罪,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来源:化工部落2016-06-13

      最轰动环保案江苏省环保组织诉5起环境污染案续:法院判赔26万生态修复费2016年3月22日、23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提起的5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

      来源:危废鉴定利用2016-06-07

      镇江中院在审理镇江市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协会诉优立光学公司等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中,根据科学鉴定依法认定树脂镜片粉末不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同时向丹阳市政府、丹阳市环境保护局、丹阳市眼镜商会等发出制定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树脂镜片粉末等固体废物司法建议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06-06

      通知显示,自然之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诉常州市常隆地块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纠纷一案已于5月16日立案。这不是环保组织第一次就地块污染问题发起公益诉讼,也不是我国第一次暴露出土壤污染问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02

      是否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健全完善环保部门与司法机关的联席会议、专门联络、会商研判、重大环境案件挂牌督办、联合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等衔接机制,实施生态环境案件审理的专门化,畅通环境公益诉讼渠道

      来源:民主与法治日报2016-06-01

      环境公益诉讼成本过高新《环保法》实施第一年,最高法公布数据称,我国共发生了53起环境公益诉讼,但从整体环境污染状况来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比例较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05-26

      课题组提出,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更利于公众的诉讼监督,建议拓宽环境公益诉讼对象范围,增加公益诉讼种类,放宽公益诉讼原告人资格限制,从经费上支持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华夏时报网2016-05-25

      此外,目前环境公益诉讼仅包括民事公益诉讼,还应把行政公益诉讼也涵盖进来,因为公益诉讼更大的作用其实是监督政府部门严格依照法律办事。...彼时,很多环保类的社会组织都跃跃欲试准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然而,一年之后,只有不到10家环保类社会组织成功提起了50多起环境公益诉讼。王灿发表示,这一数字相比全国30多个省区市来讲太少了。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2016-05-25

      环境司法方面只涉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情况、环境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情况、对环境犯罪案件的移送和制裁情况;在守法方面,也只涉及企业的守法问题,而没有对各类主体的守法问题进行全面评估;监督问题也只涉及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监督

      来源:OFweek节能环保网2016-05-24

      5月23日下午,多家高校环境法学相关研究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明确提出我国仍存在环境公益诉讼成本过于昂贵、地方未批先建补环评等问题。...5月23日下午,多家高校环境法学相关研究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提出我国仍存在环境公益诉讼成本过于昂贵、地方未批先建补环评等问题。

      来源:北京商报2016-05-24

      昂贵的公益诉讼环境违法行为的负面影响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可能会引发环境公益诉讼。在新《环保法》草案几经易稿时,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甚至成为了环保专家们讨论的核心话题。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5-23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历史性突破,40多起环境公益诉讼被立案。信息公开工作进步明显,省级环保部门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有着较高的社会满意度。...犯罪案件移送措施成为环境执法的坚强后盾,极大地遏阻和制裁了严重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

      来源:OFweek2016-05-23

      5月20日,环保社会组织自然之友收到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受理案件通知书,通知称,自然之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诉常州市常隆地块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纠纷一案5月16...上述负责人透露,对于两家环保组织此次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史志军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社会组织推动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希望能够和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常州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此案形成谁污染

      来源:夏青说绿2016-05-23

      2016年5月16日,自然之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诉常州市常隆地块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纠纷一案正式立案,对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起公益诉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