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土地利用”相关结果1720
      刘长松: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

      来源:阅江学刊2021-04-2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2010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1.4%,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排放)总量达到59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创下历史新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4-27

      应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强化已采取安全利用措施的耕地和水稻、小麦等协同监测,结合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嘉兴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202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3%;全市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4-25

      恢复并增加水空间,扩展城市及周边自然调蓄空间,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划开展蓄滞洪空间和安全工程建设;在蓄滞洪空间开展必要的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时,要依法依规严格论证审查,保证足够的调蓄容积和功能。...坚持防御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整体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

      热能回收可使污水处理对环境影响扭亏为盈

      来源:WaterResearch2021-04-22

      目前已有资源回收途径主要为出水回用、污泥土地利用、磷回收、化学能回收等手段,还没有考虑大规模利用污水余温热能。...研究对现有lca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涉及相关因子本土化后,利用优化lca方法对实际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环境综合影响进行评价。

      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16

      优化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合理使得土壤碳库成为巨大的汇,不合理则成为重要的源。...进一步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汇源转化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过程机制及固碳效应,重点加强土地利用生命周期过程的土壤碳排放和碳汇核算及其效率变化的机制研究,探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定量关系

      污水处理:环保水务高速成长领域

      来源:平安证券2021-04-07

      “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污泥产生量将保持上升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将推升污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需求,“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和“干化焚烧”技术对污泥的“四化”处置效果较好,该类公司以及前端污泥处理设备公司将受益

      浙江发布2021年度增补纳入规划危险废物<mark>利用</mark>处置项目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4-03

      各地应督促建设单位在项目具体选址时,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督促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环评时,充分论证利用处置工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督促建设单位按照

      新冠病毒疫情下谈有机固废处理标准中无害化要求——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为例

      来源:中国市政工程2021-04-02

      2 无害化的内涵城镇污泥泥质标准中均包含“污染物指标”,除此之外,与土地利用和填埋相关的泥质标准规定“卫生学指标”(或生物学指标,以下同),部分标准还规定“种子发芽指数”。...由于上述污染物处理技术还不成熟,一般依靠管理手段加以限制;种子发芽指数作为资源化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在无害化方面采用较少;而卫生学指标成为目前污泥无害化程度的唯一参考指标。

      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1-04-01

      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全面分析测算国土综合整治数量和质量潜力。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资3090.3万元,治理面积达95.445公顷。⑶监督检查。...目前,在建和新建矿山已全部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2021-04-01

      (五)将第六条修改为:“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站点的设立,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本市三环线以内不得设立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站点。”

      150 MW锅炉城市污泥掺烧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30

      目前,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有土地填埋、土地利用、污泥干燥、污泥焚烧、直接排海等。其中,直接排海的方式已经逐渐被弃用。...现阶段有很多学者利用热重分析对污泥的各种物化性质展开了研究。

      中科院傅伯杰:评估中国黄土高原<mark>土地利用</mark>/<mark>土地</mark>覆盖转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

      来源:Sustainability2021-03-29

      :给区域周期之初时该地区总esvs弹性的解释如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弹性越大,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对总esv变化的影响越大。...03 弹性计算和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弹性公式该公式衡量了当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为百分之一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百分比。

      污泥资源化<mark>利用</mark>技术及污泥处理处置的“四化”目标

      来源:普华有策2021-03-29

      以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水泥窑综合利用为例:卫生填埋对污泥的横向剪切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要求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加入更多能够使得污泥固结的药剂。...土地利用对污泥的含水率、养分指标、种子发芽指数以及污染物指标等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有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限制,因而要求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加强稳定化、降低污泥含水率。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碳中和的概念,最早由伦敦未来森林future forests公司(后改名为碳公司the carbon neutralco)在1997年提出,指为消费者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从而抵消其一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主要利用消费者在交通旅游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03-24

      1.3 土地利用法污泥中各类成分复杂,除了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外,像氮、磷、钾之类的有机物,所占比例也较高,如果能够将这些有机物富集并利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实用性、无害化的污泥处置方法,包括污泥焚烧法、土地利用法、厌氧消化法等;随后介绍了污泥在农业、工业、环保等各个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并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点思考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3-24

      1、“碳达峰”就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70.61%,较当前下降2.37%;7月1日--12月31日,日均影响铁水产量约10.06万吨,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74.37%,较上一阶段上升3.76%。

      向着碳中和目标:剩余污泥处置方式转型

      来源:WaterResearch2021-03-24

      丢弃(填埋、土地利用等)固然省事、省力、省钱,然而,城市周边因容纳空间限制而严重受阻。再者,在农民连自己粪尿都不再返田的情况下(于是形成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如果污水(出水)余温热能通过水源热泵可以原位利用,污泥干化所需热量则可以大为减少、甚至无需外部能源。据此,建议污泥实施分散干化(污水厂内)、集中焚烧(邻避效应)。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3-20

      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九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作为重要内容。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3-20

      集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农产品质量监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污水灌溉区等相关数据,整合“三线一单”成果,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网上信息联动共享与动态更新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3-20

      对需要实施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应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编制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强化规划环评刚性约束,严格重点行业企业准入,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