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控制雨水径流”相关结果256

      来源:经济日报2015-08-12

      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鉴于柏林的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显现,专家们建议,更多的绿色屋顶不仅可以通过水分蒸发控制温度升高,而且绿色屋顶能吸收更多雨水,在强降雨情况下减轻城市管道的压力。

      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应用初探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5-07-06

      海绵城市建设提倡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对城市雨水径流源头水量、水质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面源污染,最终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来源:绿岛之海绵城市微信2015-07-03

      下凹式绿地集水下凹式绿地集水通过草沟等形式收集场地中的径流雨水,当雨水流过地表浅沟,污染物在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下被去除,植被同时也降低了雨水流速,使颗粒物得到沉淀,达到控制雨水径流的目的

      来源:科清环保微信2015-06-19

      其次应防止废物的溶液滤沥以及雨水径流对水源的污染。一般要求填埋场地的最低处应高出地下水位3米以上。...其中有机污染物经技术检测有99种之多,还有22种已经被列入我国和美国国家环保署的重点控制名单,一种可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致癌。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2015-06-19

      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11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污染物,其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城市低影响开发(如海绵城市)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等...外源阻断包括城市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两种情况。针对缺乏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2015-05-26

      因而水质改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水系调配或是引入其他水源(例如满足补水水质要求的再生水和城市雨水径流),改善水动力流态,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控源为本:城市水体的水质改善应以污染源控制为根本,控源以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水体收纳污染负荷的总量和浓度控制

      来源:价值中国2015-05-22

      此外,兽用抗生素以及农业、水产养殖应用中的抗生素通过雨水径流排入到市政污水中也是抗生素的潜在来源。...按控制过程的不同,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化法及其组合工艺。

      来源:水博网微信2015-05-22

      此外,兽用抗生素以及农业、水产养殖应用中的抗生素通过雨水径流排入到市政污水中也是抗生素的潜在来源。...按控制过程的不同,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化法及其组合工艺。

      来源:嘉兴在线2015-05-20

      雨水地表径流所挟带的面源污染占嘉兴市本地污染的比重约为20%,雨水径流中cod、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较高,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5-05-20

      与快排模式的雨水径流总量超过80%相比,海绵城市的雨水排放率不超过40%。海绵城市在规划上主要需要参照以下四个目标:总量控制、样值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三是未来的治理需求将从点源转向面源,从一次污染防治走向二次污染防治,从单个污染物控制走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来源:嘉兴在线2015-05-19

      早在2011年,国家水专项办公室把嘉兴列为示范城市,并设立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研究课题,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服务于嘉兴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理念最初源自欧美国家,其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作为现代化标志的城市向自然回归,通过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用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

      来源:溯本追袁聊环保2015-05-13

      、径流峰值控制、延缓峰现时间、控制径流污染等多重目的,使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小。...与快排模式的雨水径流总量超过80%相比,海绵城市的雨水排放率不超过40%。

      来源:水进展微信2015-05-04

      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延伸阅读:【组图】海绵城市的经典案例-当雨水流过城市 美国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5-04-22

      如何在既有条件下克服各种障碍,推进低影响开发和常规、超常规雨水蓄排系统(有时也分为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或小排水和大排水雨水系统)的提标改造,为切实实现海绵城市提供必要条件?...2.1狭义与广义的低影响开发1990年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环境资源署首次提出lid的理念,旨在从源头利用小型、分散措施恢复场地开发前的水文循环,更经济、高效、稳定地解决径流污染、径流减排和cso控制等综合问题

      来源:韶关日报2014-08-28

      《条例》多次提到削减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控制等要求,并相应地提出有关措施,包括增加绿地、砂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削减雨水径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