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众参与”相关结果3470

      来源:大方县人民政府2023-08-18

      公示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现将《大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及主要事项1、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受本项目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来源:昆山市人民政府2023-08-17

      六、措施步骤本方案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廉洁性审查、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开展。

      来源: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3-08-16

      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障公众立法参与权,提高立法质量,现按照《东莞市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程序规定》,公开面向社会对《条例》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3年8月11日至9月11日,具体意见可以书信或电子文档

      来源: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8-15

      (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公告,公开项目环境评价的有关信息,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2023-08-08

      在执法实践中,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群众投诉举报是发现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线索的重要途径。同时利用跨部门联动紧密衔接形成合力,构建完整的证据链条,切实提升了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2023-08-08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来源:成都人大2023-08-07

      本市应当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建立政府监管、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联防联控防治机制。...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

      来源:广西人大2023-08-07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和引导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长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8-07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令388号),现对长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使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有所了解

      来源:福州人大2023-08-02

      第三条 防治大气污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精准防治、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该办法自8月1日起实施。

      来源:荆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8-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规定和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对监利市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公开如下: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公众以实名方式,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浙江人大2023-08-01

      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与其相关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活动,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来源: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8-01

      (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4、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众可以通过填写意见表形式,反馈给建设单位。

      来源:上海人大2023-07-31

      第十一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拓展公众参与途径,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来源:天津市人大常委会2023-07-31

      四、市和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红线知识,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3-07-25

      三、公众参与方式即日起,公众可向建设单位、咨询单位发送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方式发表关于项目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非社会稳定风险方面的相关内容不在本次公众参与征求范围内)。

      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3-07-25

      广州市兴丰应急填埋场存量垃圾开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需开展广州市兴丰应急填埋场存量垃圾开挖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参与工作

      来源:廊坊市司法局2023-07-24

      村民应当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共享人居环境建设成果。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活动的意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3-07-20

      第三条【监督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绿色发展、问题导向、分类监督、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实现一条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8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落实地方人民政府行动方案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