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相关结果623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5-0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今年几项重点任务,其中一个是能源体系的变革,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将给石化行业特别是煤化工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李志坚强调。...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实现煤化工和绿色电力的协调发展。通过煤化工来解决绿色电力的波动性和调峰的问题,这个技术方案规划院曾经做过很深的研究,现在看来仍有可行性。

      助力碳中和 源动力创新解决方案亮相2021中国环博会

      来源: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2021-05-07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西安航天源动力公司特别展示了在工业烟气治理、固/危废处置、煤炭清洁利用、工业废水处理、能源梯级高效利用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以核心设备、工程总包、运营服务、金融服务等商业模式,为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

      来源:能源杂志2021-05-07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燃气发电何去何从?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燃气发电在电力行业如何重塑定位,“十四五”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如何优化运行、创新发展?

      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

      来源:科茂环境2021-04-29

      (二)回收技术分类1.过氧化法:即焚烧发电,可处理所有类型废塑料,由氧气完全参与,碳和氢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出热能导入电力系统

      来源:北京商报2021-04-25

      新能源主要是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它们的随机性、波动性、不确定性非常大,对电力系统的特性、稳定机理、平衡控制都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张全介绍,“电力系统常说‘双峰’,即上午的高峰和晚上的高峰。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1-04-23

      加强电力应急调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试点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完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保障预案,确保重要用户、重大活动电力保障万无一失。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4-22

      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持续优化省内主网架,推进电网提档升级,加快构建水电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处理好水电外送和自用关系,推进我省能源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

      来源:新华网2021-04-16

      电力系统在为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速电能替代和汽车的转型发展。同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调节器”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来源:时代周报2021-04-15

      李政:大的轮廓已经很清楚了,而从方式来讲,最主要的工作是改变能源系统。因为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到总排放的70%,这里面电力的排放首当其冲,所以要通过电力系统转型去减少对化石能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2021-04-14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既要锻长板,又要补短板,实现制造业低碳、脱碳发展,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优化能源系统,发展电动汽车、高速铁路、智能家居等新型电气化设备和技术。建立并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碳生产力水平。政策引导达峰。

      央视《对话》:央企掌舵人眼中的低碳变革

      来源:能研慧道2021-04-12

      三新型电力系统挑战有多大?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如果说对于我们五大电力集团来说,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样的一个目标和这些相关的任务的话,它目前面临的难度到底有多大?...作为中国能源领域最为锐意进取和改革的央企掌舵人之一,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与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一道,就“碳中和”相关话题接受央视《对话》节目采访,畅谈低碳时代中新型电力系统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构想

      来源:科学加2021-04-12

      为解决零碳电力系统波动性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最需克服大规模储能问题。我国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23.4%,其中可再生能源占15.3%,而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估计,2050年,世界平均可再生能...电力是人类社会最佳的二次能源,随着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零碳电力必将逐步替代燃煤发电,成为未来能量供应主体。

      碳中和系列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来源:长城证券2021-04-08

      负碳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增加灵活性,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ccus)等。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抓手包括碳交易和绿色金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分别为电力及供热部门、制造业及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其它,2018年占比分别为51%、28%、10%和11%。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2021-04-07

      4)电力系统加速迈向“源网荷储”协同发展阶段,电网的枢纽与稳定器作用凸显,电网的改变需要从软硬件等技术升级与用能模式、商业模式等业态升级同时推进。...参考欧盟电力行业经验,其煤电的碳成本已涨至上网电价的60%左右。2)欧盟碳边境税2023年或率先在水泥和电力行业开征,预计将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将“碳中和”理念纳入投资框架—入门基础18问18答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021-04-06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提高电网和各类电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实现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的高效融合互动,全面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开发利用需求。...我国“碳中和”政策顶层设计确立,将成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03-24

      “围绕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制定能源领域落实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任务出台配套政策。”...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下一步,要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两个替代”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碳汇是实现全社会碳中和的必要手段,在2050年电力系统率先实现近零排放后,针对少量无法完全实现...周原冰:能源系统减排对实现碳中和起着决定性作用,电力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能源互联网是促进碳减排和碳中和的重要基础平台。未来电力系统将以新能源为主体,不能保留过多的化石能源。

      碳中和对各行业的重要影响—环保行业

      来源:同策金服2021-03-22

      减少co2排放,具体涉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部分,供给侧将以电力系统为核心,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求侧将以工业为重点,多措并举,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材料循环利用、使用低排放原料等。...碳市场是推进碳中和的经济保障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合理的政策能够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最确定、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来源:江南时报2021-03-2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主任陆晓介绍道,“我们还将在电力调度、清洁消纳工作中增加碳排放强度指标,督促发电企业从源头开展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夯实基础,助力实现‘碳达峰

      来源:电缆网2021-03-19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新能源将大规模并网,新型用能设备将广泛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服务供电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及港澳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