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相关结果619
      全球CCUS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

      来源:现代化工2021-04-29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对碳捕集进行相关研究。...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二氧化碳捕集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

      碳中和手册:概念、现状与政策

      来源:明晰FICC研究2021-04-29

      即通过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要在2030年前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即通过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04-29

      01碳中和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通过低碳能源替代、或碳捕集与封存和植树造林等固碳技术吸收后,实现排放与吸收的正负抵消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煤化工篇:煤化工行业碳减排路径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随后我们还将陆续发布一系列文章,内容涵盖油气、电力等高碳排放行业,涉及碳减排路径剖析、新兴技术研讨、投资成本预测、国际实践分享等众多主题,也会探究传统碳减排工艺革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新型碳减排技术的最新趋势等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钢铁篇: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减排缺口(d)仍需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气直接还原炼钢等成本更为高昂、尚在发展之中的手段来填补。氢气直接还原炼钢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氢气生产,其核心是电价;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则需要相匹配的地质条件,如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水泥篇: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然而,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受城市化和建筑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影响,若需求下降不及预期,则需要依靠其他抓手推动碳减排,特别是碳捕集与封存(ccs)。...未来我们还将陆续发布一系列文章,内容涵盖煤化工、油气、电力等高碳排放行业,涉及碳减排路径剖析、新兴技术研讨、投资成本预测、国际实践分享等众多主题,也会探究传统碳减排工艺革新,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对绿债市场的影响

      来源:远东资信2021-04-26

      在具体支持项目层面,增加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绿色项目、农村地区清洁供暖绿色项目。

      碳减排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发展展望

      来源:中国环联2021-04-24

      8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通过ccs(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可以成为负碳技术。

      张益:垃圾资源化 助力碳中和

      来源:固废观察2021-04-23

      科技创新: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以及碳减排、碳监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金融支持:包括绿色金融、绿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4-19

      包括:(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四)节能建筑;(五)绿色低碳交通;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4-16

      碳捕集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煤气化制氢以及甲烷重整制氢过程、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化工原料相关碳排放和水泥生产的过程排放等。...目前,主要的碳减排技术路线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工艺改造和碳捕集6大方面。所有6大方面均与化工行业密不可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2

      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生物质加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还能实现负碳排放,所以,将来农林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自然会在碳市场中得到认可并获得收益。”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1-04-12

      国内不少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在氢还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实现产业化应用还存在许多困难。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分析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2021-04-12

      到2060年,工业和交通部门碳排放量将不足10亿吨,建筑部门将完全脱碳,电力及其他能源转换部门通过使用生物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beccs)推动实现碳中和。...低碳技术取得更快突破,其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储能技术在2025年后得到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车在2030年前具有竞争性。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办2021-04-12

      4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与南化公司合作建设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基地,年捕集二氧化碳超10万吨,这是中国石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将为净零排放打下坚实基础

      碳中和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动向及建议

      来源:流程工业2021-04-09

      由此可见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大,能源系统要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需要大力发展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要采取存量开展节能和淘汰落后、二氧化碳捕集、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碳交易等多项措施。...“十四五”期间,要坚决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力度,积极发展生物基材料,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开展智慧能源大脑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行业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展望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2021-04-09

      首先是减少碳排放,主要是发展非化石 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次是发展可以实现净零排放的工艺过程和技术,取代传 统的工业过程,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实在无法减排的部分通过碳汇、碳捕集和封

      碳中和系列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来源:长城证券2021-04-08

      负碳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增加灵活性,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ccus)等。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抓手包括碳交易和绿色金融。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2021-04-07

      4)预计到2030年中国每年碳捕集规模可以达到4亿吨二氧化碳,2050/2070年分别达到16亿/20亿吨二氧化碳。

      来源:北大纵横2021-04-07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称“ccus”)被公认为显著减少燃煤发电、煤化工等碳排放最具可行性的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