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河道内源污染”相关结果162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1-01-29

      三是面源污染控制不力。在降雨的初期阶段,城市降雨径流中含有多种污染物,通过排水管网直排或溢流进入城市水体,导致水体黑臭。四是内源污染治理薄弱。...常年淤积形成的底泥会在流水、温度、人为活动等外部原因作用下,释放污染物,从而导致水体黑臭。五是河道补水系统不足。

      重庆李市镇:综合治理让黑臭水体成为历史

      来源:长江环保集团2020-12-28

      摄影:黄正平 “李市小溪底泥淤积严重,大部分都有黑臭情况,会释放产生污染。”周敏说,“河道清淤能消除内源污染,改善水质,是综合治理的一个体现。”...顺着阎大姐店门前的黑臭水体往下走,两台清理河道淤泥的挖掘机正在繁忙作业。 ▲正在清淤的重庆市江津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ppp项目中的李市小溪综合治理工程。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存在问题与治理措施

      来源:天津生态环境2020-12-24

      部分黑臭水体存在内源污染问题,重污染底泥没有得到有效清除,已完成整治的河道依然存在大面积的翻泥现象,清淤底泥随意堆放,易造成二次污染。五 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从启动治滇到精准治滇 细数滇池治理历程及转变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0-12-02

      “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延续“六大重点工程”,并侧重“环湖截污、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注重控制内源污染。本阶段的特点是:政府高度重视,多种措施并举,大力推进治滇。...滇池流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陆域点源、农村和城市面源、内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是加快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六大工程”——牛栏江调水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0-23

      内源污染等综合防治,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降低对流域水环境的危害。...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在流域综合管理工作中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水利部门负责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组织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管理与保护等,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违规行为;(二)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

      来源:燕赵都市报2020-09-04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2020年重点工作意见》《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020-2022年)》,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安排重点工程103个,稳步推进实施,其中81个在建,13个已完成或主体完工;推进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

      农田湿地灌溉<mark>污染</mark>生态修复案例

      来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020-07-23

      主要是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造成的外源污染;同时水体底泥污染、鱼类饲料过度投放及水生动物排泄物等内源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来源:江苏经济报2020-07-10

      内源治理。控制外部污染源之后,还要做到清理重度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

      河北定州重拳整治水生态 到年底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

      来源:文明定州2020-07-02

      定州市开展黑臭水体点源、面源排查整治,加强内源污染治理,科学实施底泥清淤;推进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提升城市水体自净能力,年底前定州城区内黑臭水体将被消除。...强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定州市严格落实河长制,组织开展河道“四乱”清理整治“回头看”和河道陈年积案清零行动,进一步清除河道垃圾;建立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体系和入淀河流水污染应急管理体系。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06-10

      换言之,在大多数河道清淤工程中,均含有大量河道内源污染问题。为改善河道水质,必须重视河道清淤技术的选择,达到良好的清淤效果。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05-29

      2.0.6 内源污染 internal pollution指城市水体底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以及水体中各种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等所形成的腐败物。...2 术 语2.0.1 城市内河涌 urban river指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水位通常受联围及水闸控制的河道、渠道及其他人工水道,包括覆盖河道

      来源:无锡生态环境2020-04-26

      不少专家认为,清淤是削减湖体内源污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了解,水利部门此前对太湖的第一轮清淤早已结束。...专家表示,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受流域性调水工程影响,太湖换水周期加快,水体提升自净能力的同时,也将“外水”中的氮磷带进了太湖。“同样是三类水,但湖泊的门槛明显要比河道高!”

      来源:城建水业2020-04-15

      内源污染主要包括河道底泥释放和植物腐烂等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及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关注和投入的一个领域,水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内源污染两大方面,外部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和沿河垃圾污染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0-04-09

      藻苲淀湿地和马棚淀湿地内源污染物累积多、农药化肥累积以及农村面源污染输入风险高,调水后淹没区的陆地污染物输入将进一步影响水质;白洋淀生态空间单一,入淀湿地沼泽化、农田化明显,湿地面积逐年递减、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17

      实施河道内源治理,清理沿河垃圾和水面漂浮物,对黑臭水体进行清淤疏浚,快速降低河道内源污染负荷。通过设置泵站、合理连通水系等方式实现水体流动,恢复河网间自然连通,形成活水循环。

      国内城市黑臭水体<mark>内源污染</mark>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净水万事屋2020-03-12

      其原理是通过采取人工、机械的方法移除水体底部污泥,以削减累积在底部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从而增加河道水体容量和降低内源污染,改善水体水质。...part 1 内源污染的形成及危害外来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和固化以及水体中死亡生物体的沉降,积于水底底泥,形成内源污染源。

      来源:走进水专项2020-03-09

      其中,课题研发的河道内源污染的生物质炭阻断技术,以底泥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加工成对河道内源污染物二次释放具有抑制作用的新型碳基生物质炭,实现了底泥的资源化利用。

      来源:东莞经济2020-03-02

      底泥疏浚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河道疏浚清淤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疏浚技术通常是决定疏浚效果好坏的关键。

      来源:城镇建设2020-02-27

      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是重中之重,是其他整治的基础,需对外源进行拦截,并对内源污染进行控制,再配合其他整治手段进行系统性治理,达到消黑消臭的目的,不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及生态功能,逐步实现水体的长制久清

      来源:水生态信息网2020-02-21

      黑臭水体治理手段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污染控制、生态恢复等等,其中内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清淤疏浚,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对河道软/硬泥中污染物平均值进行检测,对其利用途径进行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