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权”相关结果2029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21-10-08

      立法对碳排放权界定存在的不足 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性概念,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的模糊性会导致以下问题。首先,目前立法中的“配额”表述模糊,使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的碳排放权充满了不确定性。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2021-10-08

      目前,长流程炼钢仍是中国主流的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优势,高炉钢约占总产量的90%,但该流程炼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未来可能因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限产等多个因素导致成本优势下降。...近日,国外咨询机构标普信评发布报告认为,作为主要高碳排放类产业之一的钢铁行业将持续受到“双碳”政策的影响。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1-10-03

      碳排放权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方式,其中10万吨以下以挂牌协议交易方式成交,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以大宗协议交易方式成交。...目前,全区发电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已完成,正在全面开展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等六个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为其他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提供数据保障。二是着力推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CCER系统硬件也招采了 CCER重启还会远吗?

      来源:易碳家2021-10-02

      随着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抵销政策的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来源:环境经济观察2021-09-28

      其实,看一看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数据,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全国碳市场成立以来2个多月里,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大致维持在50元左右,成交总金额在4亿多元,整个碳排放权市场呈现出交易数量不多和交易价格不高的显著特征

      碳交易研究专题(一) | 碳交易解构与阐释

      来源:中大咨询能源Plus2021-09-28

      由于不同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各不相同,与其他商品交易一样,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以进行交换。碳交易有效促使社会整体减排成本下降。因此,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碳排放问题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

      来源:天津人大2021-09-28

      第十四条 市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点...第十二条 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制度。市和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第十三条 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来源:《零碳金融》2021-09-27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出后,确定了交易模式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的模式,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同时鸣锣,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00余家

      来源:财政部2021-09-27

      通过制度创新,在现有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普惠体系基础上,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开发生态碳汇产品;统筹林业碳汇交易与公益性碳汇林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探索建立碳中和、碳汇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平台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26

      目前,市生态环境局正在按照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组织修订我市碳市场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优化配额总量和配额分配方法设计。

      来源:城发环境官微2021-09-24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等6位专家讲师,将为75名来自省内各地的学员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合格者将顺利取得碳排放权交易员证书。

      “双碳”目标落实 钢铁业减污降碳势在必行

      来源:上海有色网2021-09-24

      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国家针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发放的许可,也叫配额。我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比重高,虽然近年来不断推进绿色转型,但如何实现降碳减排,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来源:《小康》2021-09-24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覆盖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而2005年欧盟碳交易开始的时候,碳覆盖量是21亿吨,2021年开始的第四阶段(2021—2030年)的碳配额总量为16.1亿吨,也就是说欧盟碳排放交易覆盖的碳排放量为

      来源:数据宝平台2021-09-23

      此前,政策提出我国将加快建设全国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分配制度,其中用水权的推进有望使得污水资源化需求提升。受到垃圾分类等红利政策,2020年垃圾处理板块营收、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增长。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1-09-22

      此外,全国各试点市场也陆续发布地方政策,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管理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22

      随着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届时全球碳市场将覆盖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超90亿吨,呈现出广阔发展的态势。...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适应性生产过程改进,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和开发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能力;要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结合自身工艺技术特点开发合适的减排技术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1-09-22

      明确减排量交易应按照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有关规定执行,包括碳履约和碳中和两个层面。...纳入重庆碳市场的配额管理单位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定,购买一定比例的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量,完成碳履约;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减排量抵消实际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四是“碳惠通”低碳场景建设。

      一“碳”究竟(下)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来源:普益智慧云2021-09-22

      碳排放权交易将企业生产的外部性货币化,而碳排放权期货则能揭示市场对碳排放权的未来定价,从而形成市场化的供需调节机制,进一步激励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我国于2011年开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一“碳”究竟(上)如何实现“碳中和”?

      来源:普益智慧云2021-09-22

      受到经济激励、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进行减排,进行科技和产业升级,卖出结余的碳排放权,获取额外收益;减排成本较高、超标的企业则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降低碳排放达标成本。

      碳中和面临的三大挑战与能源变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09-20

      例如: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纷纷建立区域内的碳交易体系,以实现碳减排承诺的目标;2005—2015 年,已建成遍布四大洲的 17 个碳交易体系,而 2021 年 7 月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才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