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据谢和平介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即使有可替代煤炭的能源,碳达峰后仍然使用煤炭,只是煤炭的用途发生了变化。
来源:《中国电业》2021-08-04
全世界的城市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厂已超过2200座,每年焚烧超过2.3亿吨城市垃圾,在全球垃圾焚烧量排行中,日本、美国名列前茅。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8-03
其中,英国、日本、墨西哥、欧盟、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法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02
二是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在人均能耗仅3.5吨标准煤(一些发达国家在10吨以上,节能做得较好的德国和日本也在6吨左右)的情况下,就提出并迈上碳达峰、碳中和之路,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1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平和也指出,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碳达峰后的经验来看,即使有可替代煤炭的能源,碳达峰后仍然会使用煤炭,只是煤炭的用途发展了变化。
来源:新华社2021-07-30
日本这一数据分别为802公斤、10.5吨。“我国粗钢人均消费量已超过美日等国家峰值,但人均钢铁蓄积量还不及他们。”
来源:给水排水2021-07-30
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尝试着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东京都下水道局、东京都建设局、东京都都市发展局的官网上公开的数据,做一次简单的分析和对比。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07-29
2002年日本仓纺公司开始着手研发的紫外光/臭氧分解技术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该技术通过紫外光照射溶解在水中的臭氧,使其分解产生oh自由基,自由基对水中的二噁英进行氧化分解。...日本名古屋工业技术研究所已开发出使用纳米二氧化钛做光催化剂的净化装置,该装置在长1m左右的圆筒中填充10l涂敷了tio2的硅胶,将它置于焚烧炉排出气体通过的地方,在290w的紫外线灯光照射下,该装置据称能够清除废气中
来源:安泰科2021-07-29
全球目前已有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南非等121个国家及地区承诺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此外还有近100个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各自的碳中和目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9
对比欧盟、日本等已实现碳达峰的经济体的历史数据,2030年前中国实现碳达峰后,将会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行业碳排放结构产生很大的变化。
来源:环境风向标2021-07-29
根据对国际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的调研显示,在污泥焚烧比例达到70%以上的日本,干化焚烧成本在500-600元/吨,污泥熔融技术达到了1000元/吨以上。欧美国家的处置费用则更高。
来源:《国际融资》2021-07-28
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在国际上,主要的碳金融市场包括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ets)、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系统(nsw ggas)、日本自愿排放交易系统(jvets)等
来源:电力科技创新2021-07-28
引言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首部设立强制性减排标准的国际协议。
来源:川观新闻2021-07-28
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美国电炉钢占比达50%,日本电炉钢占比达25%,我国电炉钢占比仅为10%,短流程炼钢占比过低,国内短流程钢铁行业还普通存在“小、散、弱”等问题。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7-28
纵观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无一不是如此,以日本为例,不难发现,日本是通过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精细化治理而完成环境改善的。...日本对环保的定义较为广泛,划分为“污染防治、能源结构优化、废物利用资源化、自然生态保护”四大类,每一个大类再进一步细化分解,并不断通过宏观到微观的调控,完成全产业链的优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7-23
催化燃烧组合工艺介绍3、催化燃烧技术与其它技术碳排放情况对比4、如何采用催化燃烧技术降低碳排放5、相关前沿技术展望讲师朱双成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于福州大学经管学院市场营销方向,毕业后在日本和德国
来源:现代咨询2021-07-22
(二)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概述相比于德国、日本等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建筑垃圾处理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整体较为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回填、填埋和露天堆放是我国处理建筑垃圾最主要的方式
来源:陶朗2021-07-22
▲ 国龙再生塑料产品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家万告诉我们:“早在项目成立之初,也就是2013年左右,我们到欧洲、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等走了个遍,跑了26个国家,看了
来源:资本邦2021-07-22
碳交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协议书》,其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应对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恶化的全球气候问题而诞生的。
来源:科学技术创新2021-07-21
该技术最初兴起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我国兴起较晚,应用过程中问题不断。以某650mw机组为例,本文分析了脱硝过程存在的取样不准,喷氨量不可控,阀门老旧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