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源头预防”相关结果479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5-09-10

      报告建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源头预防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政府ppp、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重点培育20个具有发展潜力、能够走出去的环保企业

      来源:华夏时报2015-09-07

      他表示,在执法检查中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问题比较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9-06

      环境影响评价是每个项目建设的前置,是污染源头预防的制度设置,是重要的环保行政许可。

      来源:新华网2015-08-30

      水污染治理重在预防刘德培委员提问: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水污染治理存在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问题。如何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原则?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介绍,今年4月水十条已经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2015-08-24

      坚持土壤保护优先,节约开发利用;坚持严格源头预防,实施综合治理;坚持土壤分区分类保护,优化生态空间。强化土壤科技发展体系,建立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社会公众参与的土壤保护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8-07

      减少和下放微观审批事项,有利于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法规制度建设、战略规划环评、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使环评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作用得到切实有效发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7-10

      更为重要的是,战略环评立足于从决策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15-07-09

      1 环评作为环保部门最大权力却难以源头预防环境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环评的初衷和基本原则。博伊斯将购买权力、决策权力、议程权力、评估权力和事件权力视为造成环境污染的5个权力维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6-24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讨论中称,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的环评制度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使环评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完善,在污染源头预防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法制日报2015-06-23

      在他看来,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使环评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完善,在污染源头预防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环评改革,陈吉宁说:一是划框子。

      来源:环境保护部2015-06-22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的环评制度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使环评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完善,在污染源头预防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环评改革中,必须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划框子。

      来源:中国临夏网2015-06-17

      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研判,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全面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潜在隐患,及时做好源头预防、超前预防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针对冬春季节燃煤污染突出的问题,加快集中供暖和燃煤锅炉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煤炭市场监督管理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5-06-05

      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谢荣军表示,有前瞻性的领导一定会从关注末端治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注重源头预防(排污许可证制度)、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最佳可行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环境监理)、生态工业

      来源:经济日报2015-05-19

      污染物接近或超过环境容量,这是必须面对的基本现实,需要切实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能源消费入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做实源头预防,做硬过程严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1

      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在源头预防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08

      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推进资源节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网2015-05-07

      徐绍史:意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整体思路,提出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10个方面的重大制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05-06

      关键制度安排:红线管控终身追责《意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16字整体思路,提出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15-05-06

      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来源:新华社2015-05-06

      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