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政策”相关结果49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5-04-24

      可见,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达到或者临近生态承载的极限,到了必须整治的关口。水十条标志着以环境质量和环境效果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已经来到。...环保需求升级整理今年多家机构发布的策略研报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发现多家券商由于环境政策倒逼环保需求而在年度策略报告中看好环保主题的投资机会。

      来源:中证网2015-03-23

      、政府的职能改革等方面有利于行业发展,同时推动行业内每个企业自觉自愿地维护共同的水生态环境。...更好地落实水十条需实现从企业自治到行业共治,一方面水企应积极推动低碳、环保的生产、经营模式,力争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能源、原材料消耗降至最低;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之家的功能和功效,积极争取让国家的环境政策

      来源:学习时报2015-03-02

      继而,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科研院所、吸引新兴产业落户。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北威州落户都会获得相应经济补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大气污染。...鲁尔工业区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欧共体的统一环境政策。1999年,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共同签署了《哥德堡协议》,旨在共同减少污气排放规模。采取应急强制行政手段与长远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形式。

      来源:中国商网2015-01-13

      主持人王国富说最后总结道,我们对国家的生态环保事业要充满信心,只要每个企业家都有这种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有社会良知,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共同协力,国家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中国环保部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就环保政策与企业发展 问题发表主题报告。

      来源:经济网2014-12-03

      ,促使企业主动治污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也认为,收排污费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漏洞百出,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他告诉记者,政府征收排污费后,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补贴其污染治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24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永龙:,一个集污水排放提标、终端净水、工业废水治理、再生水、膜法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政府不应该过多强调巨额投资,两万亿元不一定直接对应良好的治理效果,花错了反而造成浪费。

      来源:21世纪网2014-11-18

      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水环境领域,规划已经够用了,针对地表水已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两个专项规划,针对地下水已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07

      环境保护工作从各方面都作出了努力,包括强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提升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等。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4-11-07

      我省的环保产业结构已从简单的产品制造向成套集成设备生产转变,从单一工程技术向综合环境系统转变,从单纯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防治转变,初步形成了跨领域、跨行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性新兴产业,为我省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28

      ,以澳大利亚一项备受争议的资源开发计划为例,提醒人们关注在与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上,伦理观在政府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协调一直为学界所关注。9月22日,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哲学系教授贾娜汤普森(janna thompson)在对话网发表文章《环境政策并非价值中立:伦理藏在何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4-09-25

      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要求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资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亮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国家支持政策陆续出台,民营资本投资环保领域的力度开始逐步加大,其中一些民营企业,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09-24

      会上,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分别就新《环境保护法》解读、环境审判专门化及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司法鉴定与纠纷解决和探索生态环境资产核算

      来源:新华网2014-09-2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生态文明室副主任王海芹说,最有力的抓手就是要改变对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推进京津冀三地协调机制。...为应对浓雾围城、十面霾伏,国家提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9-18

      而在那些发达国家不屑开采或难开采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国家治理不善,政治风险也很大。...监察小组的工作在环境保护方面是有成效的,对环境政策的遵守在世界银行的贷款要求之外再提供了一层保障。截至2013年3月24日,向世界银行监察小组提出的申诉已经有84起,这些申诉绝大部分涉及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9-18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学科。...据举办方透露,近几年,由于国家环境政策的密集出台,水处理化学品更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电力、钢铁、造纸、食品等各行各业的水处理工程中,水处理化学品不再专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而是和环保产业密切相关并对企业节能减排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09-15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显然,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需要以制度成果为保障的。...现在,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敢于挑战金主,一方面体现了关注点不再局限于gdp的喜人变化,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环境之争绝非仅仅关乎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博士对媒体说:双方围绕利益分配博弈不断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09-09

      要是从生产链来看,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要解决开采环节中对环境的破坏,这对结构的调整才是精准的,而不宜笼统的限制能源的使用。...范必认为,煤炭清洁利用应全面看大气和能源的关系,从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结构关系来考虑,而不是仅仅考虑大气的问题。比如对煤炭的使用,限制烧煤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齐鲁网2014-09-07

      ,进而保障公众环境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污染宣战,治理污染,节能减排,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绝非某一项环境政策所能大包大揽。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4-08-13

      天津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正在转型,但重化工业及三高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仍较大,未来产业的绿色清洁转型任务依然繁重。...其中,北京处于工业化后期、经济稳定增长阶段,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工业的转移迁出,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将逐渐减小,但消费领域的环境污染压力增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18

      不过,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结构性压力还将继续,高生态环境风险的因素仍然存在。...科学性、统筹性、权威性以及社会参与方面的不足,成为发展中地区环境保护滞后的症结。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风险得到制衡,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新出台的环保法等都成为制衡的力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