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园区空气质量”相关结果808
      贵港市2023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修订)

      来源:贵港市生态环境局2023-07-0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产业园管委会于2023年8月前制定园区集中供热规划并报市发改委和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二、工作目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全市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3.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0.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0%。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3-06-29

      当前我区以o3和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存在,vocs排放总量大、园区部分特征因子环境浓度趋近临界值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整治vocs污染问题,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了《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

      《四川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6

      本规划范围为高桥园区、胜利街道、白马园区。...加强工业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推动区域联防联控,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6-08

      鼓励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鼓励使用煤气发生炉的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或者采取园区(集中区)集中供气。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不断提升区外来电、非化石能源消纳能力。...一、工作目标空气质量:2023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27.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比率达到80.5%以上;降尘量不高于2.7吨/月·平方千米。各街道空气质量工作目标见附件1。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05

      加强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全面开展源头治理,抓好园区集中供热改造、城市扬尘综合治理、柴油货车管控、秸秆禁烧和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开展区域性臭氧污染防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优良天数比例及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5-26

      力争设区市全部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20”。...年底前,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临沂、菏泽、滨州等市建立统一的ldar信息管理平台,其他市组织石化、化工园区建立园区ldar信息管理平台。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5-18

      细化完善主体功能分区,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协同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福建省关于推动陶瓷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通知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3-05-05

      鼓励园区实施清洁运输统一监管,推动通过安装门禁系统,科学管控运输车辆出入。厂外运输,中长途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或水路,中短途运输鼓励采用管廊或新能源车辆。...全文如下: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陶瓷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我省工业领域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其污染治理相对于其他工业行业明显滞后,对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来源:北极星环保2023-04-21

      2.厂界四周各设一套空气质量监测站,对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开展校准维护。其中位于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应采用国标方法。...清洁运输管控要求 1.原则上均应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最大限度提高大宗物料和产品铁路运输比例,其中,新建企业通过同步建设或规划建设入厂铁路专用线或“园区铁路集运站+封闭式皮带通廊入厂”;现有企业通过新建、

      来源:九江市生态环境局2023-03-28

      以上,中心城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4%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项年度重点工作、15项生态环境指标全面完成,武宁县成功创建我市首个国家“两山”基地、庐山市成功创新中国成立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青城市成功创建省级“两山”基地,共培树18个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河湖、美丽园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3-24

      支持园区优化整合、提档升级。3.建设辐射力带动力强劲的动力源。梯次推动主城新区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提速建设同城化通道,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到202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左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8天左右,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阶段性目标,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提升

      来源:常州生态环境2023-02-28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提振精神、铆足干劲、奋楫笃行,在全市迅速掀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热潮,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出努力。...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市执法局、监控中心;全市7个辖市区板块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全市63个乡镇/街道(园区)分管负责人;印刷、涂装、化工等8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全市化工、玻璃钢、干燥、印刷、涂料、地板

      深化美丽浙江建设 浙江省下达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22

      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企业60家以上,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创意设计园区50个以上。四、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浙江省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低于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于92%,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高于94%;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2-21

      iii类禁燃区范围是:北闸口镇、海棠街、双港镇、双新街、咸水沽镇、辛庄镇、津南经济开发区西区、津南区长青科工贸园区。4.北辰区ii类禁燃区范围是:双街镇(不含汉沟村、胡元村)。...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的通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稳定,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巩固清洁取暖和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环境<mark>空气质量</mark>达标攻坚行动计划》全文发布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2-20

      统筹园区布局和产业衔接,到2025年,制造业企业入园率提高到85%以上。推动长株潭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布局。...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蓝天保卫战的部署要求,推进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南省“十四五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2-16

      从源头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助力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物业公司私设暗管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水污染物2022年3月,朝阳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单位于2022年3月1日至3月4日期间,私自用水龙带连接塑料管将生活污水收集隔离池内污水排放至园区北侧树林土坑

      来源:江西环境2023-01-31

      空气质量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位,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打造一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可持续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

      《佳木斯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29

      新建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2个,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个,提标改造3个,较“十二五”时期增加5个。县级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4万吨,较“十二五”时期提升70%。...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4%,优于92.5%的目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8μg/m3,较2015年下降9.7%,优于31μg/m3的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9

      统筹开展一批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设, 激励各个区域、园区、企业和公众主动实践绿色低碳行动, 形成特色鲜明、可推广复制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模式。...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30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提高城市和园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鼓励开展绿色低碳建材下乡行动,扩大节能产品在绿色农房的使用比例。...加大污染严重地区尤其是空气质量未达标地区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