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下水保护”相关结果95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2016-05-13

      重点部署在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深化主要含水层水质的认识,为地下水保护提供可靠依据。相...三是2005开始,实施了全国地下水水质调查计划.调查总面积440万平方千米,发现30.2%地下水可直接饮用,34.7%地下水适当处理后可饮用,2418处地下水点具有天然矿泉水潜质,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博客中国2016-04-18

      地下水保护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大计,必须从强化法治、明确标准、积极控源、系统监督、信息共享、国民教育等六方面全面推进,为地下水保护提供扎实的基础。...四是关于对地下水污染主体责任的错误认识。我国地下水监督、监控及法治体系不健全,污染者得不到严惩,这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根源。在政府层面,有工作缺位、对地下水保护和污染源治理重视不足等问题。

      来源:夏青说绿微信2016-04-14

      从月报引出的政府说话要严谨的思考,引出浅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的下一步工作,这是真正澄清舆论的做法,可以引导我们更有重点的去保护地下水资源,让公众更明白地下水保护与自身健康的关系。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4-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利红认为,地下水保护存在极大技术性难度,涉及的利益极为复杂,不易协调,使得我国对地下水保护在政策与制度上,不像地表水保护受到重视。...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应共同面对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地下水正遭受污染与超采的双重威胁。

      来源:泥客庄主博客2016-04-07

      在考虑了地下水保护、甲烷大气排放以及事故性填埋场失效及后期治理等多项环境成本后,填埋成本将远远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水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3-23

      一、水污染防治(一)按照国家水十条和我省工作方案,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以断面水质维护改善为重点,抓好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流域良好水体保护,推进柴达木内陆河地下水保护,确保三大河流干流水质保持在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3-14

      王灿发说,可以考虑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为清洁水法,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条例、地下水保护条例、水环境功能区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其次应健全和完善水环境标准。...诚如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已不能适应环境保护新常态下水污染防治的需要,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在许多方面已经出现矛盾和不一致。

      来源:青海新闻网2016-02-03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青海省将抓好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流域良好水体保护,推进柴达木内陆河地下水保护,确保三大河流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摘要: 2月1日,记者从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各项环保指标已经明确:到2020年,三大河流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ⅲ类比例达到50%,主要城市pm2.5浓度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以内

      来源:化化网煤化工2015-12-21

      2015年6月26日,环保部办公厅出具审查意见,认为报告书未充分论证项目地下水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报告书提出的区域削减方案不足以支持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报告书对项目正常工况下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不足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11-17

      事故和人为渗井、渗坑排放等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屡见不鲜。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地下水保护,把地下水当做饮用水保护,有非常多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11-09

      最后,于技术之外再谈一点对我国土壤地下水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粗浅认识。我国地下水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不在地下,而在地上。首先,我们现在有多少污染源?...延伸阅读: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未见于2015年环保科技奖公示名单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15-11-05

      考虑到中国绝大部分工业退役场地在使用过程中都没有采取相应的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措施,因此可以推测,几乎所有现存的工业场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延伸阅读:【重磅】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若干问题思考宁波市环保系统观摩庆丰地块污染场地修复工程2.3 修复资金来源不足,技术理念和人才缺位此外

      来源:中国人大网2015-09-30

      四是积极参与地下水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在全国人大主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地下水固有的客观规律和自然属性,促进地下水管理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发利用地下水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和更为严格的保护

      来源:中国人大网2015-09-29

      四是积极参与地下水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在全国人大主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地下水固有的客观规律和自然属性,促进地下水管理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发利用地下水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和更为严格的保护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2015-09-22

      我国在地下水保护中,呈现的立法与执法间互成因果的现象,这对地下水保护显然不利。提升公众对保护地下水的参与度面对这样的现状,专家建议对不同的污染源对症下药。首先,对于点源污染应加强监测。

      来源:江淮时报2015-09-08

      此次会议上,省致公界别的委员和专家们呼吁政府利用采煤形成的沉陷洼地建设平原区蓄水工程,开展地表水治理和地下水保护。扩大沉陷区库容,利用沉陷区调节水资源平衡,统筹解决农业灌溉与城镇发展用水问题。...省致公界别的委员和专家们认为,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事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生态工程,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安徽省致公称,国外在此方面的引导与治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09-08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积极参与地下水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地下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较重。陈昌智建议,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控地下水超采。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08-17

      地下水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仅有少数几条条款涉及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缺乏系统完整的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难以明确具体法律责任。

      来源:陕西传媒网2015-07-30

      由于对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因素,陕西省地下水保护管理面临严重形势:一是由于长期持续过量开采,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地下水枯竭的征兆,一旦遇到极端干旱气候条件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5-07-07

      因此,在项目开展之前规划好治理思路,找准治理技术,是土壤与地下水保护工作的必要前提。首先,分清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解决问题思路】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问题重重,任务艰巨。从内到外,即从质量管理到治理修复,从上到下,即从政策到实施,我们需加紧行动,严守土壤与地下水保护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