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侵权”相关结果79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02-23

      司法层面也出现了以生态作为环境侵权损害救济手段的案例,例如泰州天价环境污染赔偿案、贵阳市两湖一库案、锡山区人民检察院诉李某、刘某破坏道路交通环境公共安全案等。...环境的定义在不同学科有不同范畴,环境科学上所称环境实为人类环境的定义,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但也有些人认为环境除自然因素外

      来源:新法制报2016-01-26

      拓展检察机关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职能,除了传统的公诉犯罪的检察职能外,检察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态保护检察机关,支持污染受害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对不公正的环境侵权诉讼判决提起抗诉。

      来源:常州晚报2016-01-05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5年度环境侵权10大典型案例,其中,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诉储卫清、常州世博尔公司等环境侵权,并成功追偿环境修复赔偿金283万余元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入选。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15-12-30

      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环境侵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三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例,七起私益诉讼案例。...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谢知锦等四人为采矿占用林地,不仅严重破坏了28.33亩林地的原有植被,还造成了林地植被受损至恢复原状期间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依法应共同承担恢复林地植被、赔偿生态功能损失的侵权责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12-23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追究企业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司法途径全面打通。

      来源:人民司法2015-12-1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20条及《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环境侵权案件司法解释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8-25

      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环境经济政策亮点频现环境立法的加强为环保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出台则重在以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上半年,环境经济政策呈现出诸多亮点。第一,绿色税收政策逐渐完善。

      来源:新环境2015-08-05

      环境侵权远远超出了传统侵权法的法理及制度架构,若仍然适用传统侵权法,将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并难以发挥妥善的救济功能。因此,建立新的环境侵害救济制度势在必行。3个必须,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怎样选择?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7-21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环境治理手段的市场化,将是土壤污染治理,尤其是棕地(城市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地块)治理的制度方向。...国际社会一直将美国认作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的代表,但事实上,美国环境责任保险主要还是以任意责任保险为主,强制环境责任保险主要存在于《资源保护与赔偿法》规定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的处理引发的环境责任领域。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5-06-05

      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最高法发布的第二个审理环境责任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自6月3日起施行。

      来源:法制日报2015-06-04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5年6月3日起施行。...被侵权人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战。而这部司法解释对被侵权人应提供的证明材料、涉案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作出一揽子规定,同时再配以清晰的污染者责任划分,应该说被侵权人维权路径、方向更明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6-04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文如下:法释〔2015〕1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5年2

      来源:法制网2015-06-02

      记者: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中如何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厘清专家出庭程序作用记者: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应当如何处理?

      来源:山西农民报2015-03-30

      胡静说,纠纷当事人如果仅仅是作为普通民事主体的污染者和受害者,适用环境侵权法规则即可解决,解决这类纠纷的前提是需要足够证据证明谁是污染者,有多少污染者,每个污染者对于污染后果的贡献各自是多大,不论是由下一行政区域的受害者还是被告甚或是政府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2-27

      一些环境保护先进的国家一方面完善侵权法,建立环境污染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专门的环境法以及环境责任法,建立双重救济机制并通过诉讼专门化方式,建立统一诉讼规则,以妥善处理环境侵权纠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源:新华网2014-12-31

      不过,刘建功也坦言,环保法虽然对环境侵权责任采取无过错原则,也要求被告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负担举证责任,但是,造成多大损失的举证责任是需要原告承担的,而这对环保公益组织而言是个不低的门槛。...它不像一般的侵权纠纷,损失计算有长期审判实践支撑的成熟计算方法,而环境污染损失具有潜在性、长期性,涉及大量的科学问题和专业知识,部分案件损失调查和鉴定费用不菲,也提高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4-10-21

      对于跨界大气污染,就应当由上级政府负责明确认定并划分污染责任,并敦促上风向政府支付下风向政府环境侵权费,将转移污染物重新计入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跨界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可忽略。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2014-09-19

      奚晓明强调,当前环境司法专门化问题已经成为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对于环境资源审判的理论问题,比如环境资源审判的基本理念、传统侵权环境侵权的差异等研究还有待深入。

      来源:工人日报2013-09-09

      应该说,中国现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尚需在制度设计、实际操作和相关法律的司法解释等多个方面予以完善。从根本上赋予和保障公民以及民间公益组织在普通环境侵权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诉讼主体资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