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系统”相关结果4000

      来源:中国矿业报2021-07-28

      蔡美峰认为,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将矿业开发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形成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回收和废物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形态。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德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6

      3)注重森林和草原的保护,提高生物碳汇能力德国联邦政府注重对森林和木材使用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农业的能源效率、耕地腐殖质的保存和形成、永久草原的保护、保护沼泽土壤/减少堆肥中使用泥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我国应严格管控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继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荒漠改善、水土保护等行动,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区、黄土高原、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7-26

      5、反应机理:厌氧反应过程是对复杂物质(指高分子有机物以悬浮物和胶体形式存在于水中)生物降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5.1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来源:《环境与生活》2021-07-26

      全世界每年利用化石能源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超过340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吸收,陆地生态系统吸收7亿吨左右;人工利用量不足10亿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途径可分为两类:一是开发不用碳的绿色能源系统代替现有化石能源工业经济体系;二是开发“用碳(化石能源碳氢化合物)不排碳(co2,二氧化碳)”的创新技术,进行现有工业过程的创新改造。

      集中签约!三峡集团加快推进“双管家”模式落地见效

      来源:长江环保集团2021-07-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对共抓长江大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水管家’模式,能科学系统地解决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精准投入、降低成本、保证成效,通过推动管网价格机制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财政负担。”

      再添一位“校友”——兴泸污水公司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兴泸水务2021-07-23

      2021年7月13日,泸州市兴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蓉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是继去年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又一重大著举,对双方技术创新、双向人才养成及构建生态系统多维度智能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三峡小微2021-07-23

      秉持科学治水理念,红旗湖生态净化工程以系统性、整体性思维,以培育110多万平方米“水下森林”、营造9.9万平方米的鸟类栖息湿地为手段,在红旗湖构筑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激活生态系统活力,促进流域水环境长治久清

      湖南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完美“蝶变”

      来源:红网2021-07-22

      ;之后又启动了龙王港枯水期河道应急补水工程,有效缓解流域季节性缺水问题,保障了枯水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让城市居民再见水清岸绿,近年来,湖南各地积极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按照源头化、流域化、系统化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环境产业“十四五”发展趋势展望--达峰·拐点·下半场(上)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7-2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物质需求是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和资源消耗逐渐突破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从而造成环境恶化,碳排放即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以近四千字的篇幅阐述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三个方面勾勒“十四五”期间的治理思路和实施路径。

      “减污降碳”技术迭代升级按下快进键——2021年<mark>生态</mark>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布<mark>生态</mark>文明成果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7-20

      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行动,则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七大要素为核心,提出水环境治理要以实现“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土壤治理要突出“低碳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修复增效、增收、增绿、减排的多重效果。

      来源:资本邦2021-07-16

      同日,督导小组宣布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即气候相关披露和可持续汇报、碳市场机遇以及新成立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以推进其巩固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的策略计划以及协助金融生态系统迈向碳中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在14日举办的国务院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中国碳市场一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因此,在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时,需密切监测生态系统碳汇变化。四是负排技术是“杀手锏”?...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指在尽最大可能采取减排措施后,对于少量难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与二氧化碳吸收实现等量平衡;净零排放指一个组织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与人为吸收之间达到平衡;气候中性指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不造成净影响的一种状态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1-07-13

      四、三省共同加强赤水河流域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损害等行政执法联动响应与协作,统一执法程序、处罚标准和裁量基准,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十三、三省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协同推进赤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按照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赤

      全国碳市场即将启航 看好 CCER 带来的行业机会——环保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2021-07-1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各类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得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打破了固有的地球内在平衡,有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以经济手段提高森林面积的政策已在多国实施,这意味着,有减碳压力的企业不用自己去植树造林,购买碳汇便可实现减碳;也意味着,进行植树造林以及维护森林系统的组织和个人,可通过出售碳汇获益。

      碳汇研究 | 沉水植物可否捕获CO2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7-13

      引言含有大量沉水植物的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碳捕捉能力。而在水生植物衰亡后,含有大量碳及其营养物质的生物质会与土壤岩屑混合形成水底有机层,产生碳封存作用。基于此,类似系统是否也能够降低大气中的co2?

      燃煤电厂万吨级碳捕集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分析

      来源:《华电技术》2021-07-12

      2018年发布《ipcc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表明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已经造成了全球气温较工业革命之前上升约1 ℃,若不加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30 —2052年提高1.5 ℃,这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重大影响

      来源:津云新媒体2021-07-11

      另外,在生态碳汇方面,天津正在持续推进湿地升级保护、海岸线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津城”“滨城”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构建贯穿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10

      安庆工作组为地方量身定做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石塘湖水源地综合治理、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方案,为地方政府节约几千万治理经费,有效改善石塘湖、黄湖、大官湖水环境质量,均达ⅲ类标准。...日前,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持续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模式。

      污染场地修复药剂安全利用问题及对策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1-07-10

      加强肥料等产品的登记并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修复方案中应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制定针对修复药剂安全性的相应标准或技术规范.修复药剂可能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数量的改变,破坏土壤生态系统或二次污染土壤

      来源:石油科学传播2021-07-09

      李阳: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加剧,严重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生命健康、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随着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人为二氧化碳(co2)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上升,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