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案件”相关结果139

      来源:山东环境2016-02-29

      据悉,2015年11 月,国家环保部曾通报新闻媒体和群众反映的环境案件处理情况,要求督促地方查清事实,依法实施处理处罚。其中金岭化工名列其中,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分别为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德州振华玻璃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德州庆云检察院因县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提起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国绿色发展基金会起诉山东1021重大危废案五家涉案企业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02-25

      在加强环境监管处罚力度的同时,完善环境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等环境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立污染环境刑案128件,数量与上海、北京、贵州等省市相比均处于靠前位置。...生态环境修复令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在全面、统一追究环境违法行为人的环境刑事、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后,针对犯罪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对环境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价值的损害,让犯罪人负责修复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警察网2016-02-13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健康,为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山东战略部署,坚持主动出击,不断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密切协作,以打击非法排放、非法倾倒、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01-17

      此外,河北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环境案件侦查、检察、审判一体化的司法保护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备受瞩目。

      来源:人民司法2015-12-17

      法院在生态环境案件审理过程中就不同的受损环境要素,可裁判一方当事人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环境修复。三是司法目的双重性。...生态侵权恢复原状(生态恢复),是指破坏生态的行为人采取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未受破坏前的功能状态。

      来源:E202015-12-15

      主要新闻事件:4、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生态化成大趋势2015年固废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例如瀚蓝环境...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等文件将环境保护的信息列为重要公开的信息,环保部推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草案)》等政策鼓励有奖举报,而后陆续推出各种环境状况公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报告等系列公开信息,同时强化环境案件民事诉讼制度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10-12

      早在2007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环保两庭,即贵阳市中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法院环境审判法庭,截至目前,已审理700多件各类环境案件,探索出生态司法贵阳模式。...贵州还制定并付诸实施了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来源:新华网2015-10-08

      早在2007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环保两庭,即贵阳市中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法院环境审判法庭,截至目前,已审理700多件各类环境案件,探索出生态司法贵阳模式。...贵州还制定并付诸实施了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9-3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近年来已经进入环境案件高发期。与此同时,新环保法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强化了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惩治,标志着我国环境执法进入密集期。...在德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均设置有生态(环保)警察。生态环境警察可以携带武器,以利于履行生态环境执法职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打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8-12

      针对生态环境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型和复杂性,福建省积极推广生态保护专家参与审判工作,选任生态、环境保护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建立覆盖环保、大气、海洋等领域的生态环境审判咨询专家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8-06

      在当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又强调依法治国的条件下,瑞典的环境法庭制度不失为一个良好典范,其做法值得借鉴。...法庭受理某项环境案件后,必须通过当地媒体(报纸等)进行公示,同时召开听证会并在听证之后的3个月内做出判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7-29

      2.联席会议研究事项(1)环保部门通报当前环境案件受理、调查的线索;(2)公安机关通报每季度移送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包括移送、受理、立案、撤案、执法逮捕、审查移送起诉等)、环保部门移送的拟行政拘留案件办理情况...加强环保部门、公安机关合作,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刚性,严厉打击各类恶性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7-15

      同时,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案件网上立案,远程视频开庭,远程视频听证、询问、调解、接访等试点工作,着力便民利民。...为指导、监督全省法院生态环境案件审判工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还相继出台了《关于为加快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关于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来源:郑州大学2015-07-08

      随着学校环境法学科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郑州大学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成果和专门人才。...郑州大学代表队是唯一的一支纯本科生代表队,在面对其他代表队中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时,队员们对案件的分析丝丝入扣,对材料的准备细致入微,对环境案件专业知识储备充分,给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29

      仅去年1年就破获污染环境案件46起,追究刑事责任131人。协调利益关系。全面推行企业排污得有偿、破坏环境须赔偿、保护生态有补偿三偿机制。考核,创新手段。...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嘉兴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中共嘉兴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两美建设决定

      来源:环境保护微信2015-06-17

      据介绍,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发现,许多危害生态环境案件背后,都有相关执法监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甚至索贿受贿等问题。...最高检:危害环境案件背后多有监管人员索贿受贿等问题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肖玮介绍,结合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各地检察机关深入摸排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从群众举报、媒体报道中发现线索

      来源:光明日报2015-06-09

      严惩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刑事犯罪,畅通环境民事案件审判,保障环境行政案件当事人的诉权行使,加大环境案件执法力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环境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03

      直接经济损失、区域生态功能丧失程度,作为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重要依据,目前评估缺乏统一的量化依据,给突发环境事件定级和责任追究工作带来困难,也是造成环境案件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重要原因所在。...3.明确界定直接经济损失《方法》对直接经济损失的范畴进行了界定:直接经济损失是与突发环境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害,为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损害以及应急处置阶段可以确定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

      来源:齐鲁网2015-06-02

      而山东创建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行的是公安、环保部门联勤联动执法,仅去年一年,全省就侦办近千起生态环境案件,1500多名环境违法犯罪人员被处理,环境监管法律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正在让环境执法亮出利剑

      来源:法制日报2015-05-29

      环保部表示,这21起案件是今年4月份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重点环境案件,其中,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区现多家企业环境违法;中法合资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被罚款近3千万元。...环保部称,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将督促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到位并执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督促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尽快完成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工程和竣工环保验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