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解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

2015-06-03 09:06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牛坤玉 於方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直接经济损失”、“区域生态功能丧失程度”,作为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重要依据,目前评估缺乏统一的量化依据,给突发环境事件定级和责任追究工作带来困难,也是造成环境案件“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5月26日,河南省“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现场。

环境保护部前不久印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对评估标准等做出规范。《方法》起草至今,已在多起环境事件损害数额评估中应用,为政府部门事件定级、法院民事赔偿判决以及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办理提供了依据。

为使《方法》更好地服务于行政、司法等工作,本文选择其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归纳与解读。

1.明确适用对象

《方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的环境损害评估工作。污染物排放、倾倒或泄漏等不构成突发环境事件,且没有造成中长期环境损害的情形,也参照此方法进行评估。

由于评估工作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环境事件发生后污染损害评估应当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开展中长期环境损害评估的,在应急处置阶段的环境损害评估结束后,参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进行后续评估。

2.简化评估程序

为适应应急处置阶段快速评估的需求,《方法》根据环境事件级别,提出分类的环境损害评估程序。

针对污染情况相对简单、损害因果关系明确的一般环境事件,《方法》设计了《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简表》,由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的单位或个人填报,以缩减损害评估的费用和时间。

对于涉及面广、损害程度深、因果关系复杂的重大事件,则可以委托评估机构依据规范的程序进行:制定评估工作方案,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踏勘等方式获取环境损害信息,在此基础上判断污染物的泄漏量、污染路径以及损害范围和程度,最后计算可量化的应急处置费用、人身损害、财产损害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等直接经济损失;对于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要划分生态功能丧失程度;最后,根据《方法》中提出的判定标准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中长期损害评估。在此基础上,出具环境损害评估报告。

在损失计算上,《方法》主要推荐采用现场勘查、调查问卷以及市场价值法等方法。实验研究、模型推算以及大规模统计分析等方法主要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中推荐使用。

3.明确界定直接经济损失

《方法》对直接经济损失的范畴进行了界定:直接经济损失是与突发环境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害,为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损害以及应急处置阶段可以确定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

包括3层含义,一是强调事件与损害后果的因果性,即损害必须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者应急处置行动造成,而不是由于地震、火灾、爆炸或生产安全事故等其他原因造成。

二是强调事件与损害后果的直接性,必须是直接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受体,或是生态破坏以及应急处置行动直接作用的对象发生的损害,由于这种直接损害而引发的其他类型损害,不属于直接经济损失范畴。

三是必须存在明显的损害事实,即损害受体存在质量下降、功能受损等情况。

另外,为保护人体健康、财产以及生态环境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防护费用,也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以财产损害为例,直接经济损失必须是因污染、生态破坏或应急处置行动直接造成了财产损毁或价值减少,或为保护财产免受损失而支出了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如渔民的渔具由于污染受到损坏不能使用,渔具的修复或重置费用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为避免损害继续扩大清除渔具上的污染物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但由于渔具的损坏导致不能捕鱼造成的收入损失,则属于间接损失。

4.重点规范应急处置费用的计算内容和方法

从目前来看,应急处置行动发生的费用,是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重点。《方法》对应急处置费用的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范。

应急处置行动主要包括污染控制、污染清理、应急监测、人员转移安置等行动。

“污染控制”主要指为防止污染物继续扩散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如源头阻止污染物泄漏、投加药剂、筑坝截污等措施。

“污染清理”是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清除、处理和处置。“应急监测”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期间,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损害范围而进行的采样、监测与检测分析活动。

“人员转移安置”指应急处置阶段,对受影响和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等行动。

这些行动所发生的费用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材料和药剂费、设备或房屋租赁费、行政支出费用、应急设备维修或重置费用以及专家技术咨询费等。

同时,《方法》的附件E还提出了各项费用的审核标准,主要是检验填报的数据是否符合完整性、逻辑性以及真实性原则。

完整性检验是指检验填报数据是否存在缺项漏项,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完整,例如虽在调查表中填报了损失项和损失数额,但没有提供相应的购买合同或购买发票等凭据,则不能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逻辑性检验是指检验各指标项逻辑合理性,如申报的损失是否与本次污染事件直接相关等,如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自来水厂停产损失、电站发电损失、水库供水损失或引水损失等属于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真实性指检验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等情况,例如在某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时,事发地下游地方填报的水厂水质检测费用为3970元/份,而根据当地的行政事业性项目收费标准,每份水质检测费用应该为1735元/份,计算应以相关标准为准。

原标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解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