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自然生态系统”相关结果358
      陈迎:碳中和是人为的源跟人为的汇相平衡

      来源:经济学家圈2021-06-22

      而碳中和的本意是人类的活动不再增加自然气候系统的负担,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不堪重负,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很多变化。...所以,碳中和是人为的源跟人为的汇,不要指望着自然的汇,自然生态系统的汇的能力是在逐步下降,海洋进一步酸化,就是人为排放的影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11

      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不得以风雨廊桥等名义开发建设房屋。县城绿化美化主要采用乡土植物,实现县城风貌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系统、农林牧业景观有机融合。...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统筹县城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减少输配管线建设和运行成本,并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我国湖泊与湿地的现状和保护对策

      来源:科学杂志19152021-06-05

      湖泊与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已经成为我国近期面积丧失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近年来,尽管湖泊与湿地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江河湖泊生态明显好转,但我国湖泊与湿地生态系统仍较为脆弱,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06-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

      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土地<mark>生态系统</mark>碳源/汇研究进展及其减排对策

      来源:生态修复研究2021-05-28

      学术界关于森林、草地、农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但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02矿区损毁土地生态系统碳排放2.1 矿区损毁土地碳排放采矿前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碳库、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彼此迁移转化,完成碳循环过程;在未受扰动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碳循环近似于平衡状态。

      来源:新华网2021-05-13

      欧盟委员会12日出台一项行动计划,致力于到2050年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降低到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再有害的水平,从而打造一个“零污染”的环境。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5-13

      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020年,实地记录到北京市82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包括森林、灌丛、草丛、草甸与草原、湿地等类型。已记录各类物种共5086种。

      互联网企业碳中和排名公布 滞后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21-04-28

      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和支持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但不建议企业依赖购买碳汇等方式进行碳抵消。其次,扩大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规模,积极与关键利益相关方沟通,助力市场化可再生能源采购机制的进一步突破。

      来源:星连的旅行足迹2021-04-27

      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高的同时,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得到了很大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生态系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渐渐的我们开始了解到了对自然生态的开发要有所节制。...我国现在就摒弃了传统的粗旷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口号,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为此全国各地都在贯彻落实此发展方针,城市生态化建设进展就此展开,尤其是最近五年,国内很多地方很多城市都在陆续推出新式的生态化建设项目

      来源:新华社2021-04-27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4-25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气象特征和城市规模等因素,科学确定治理策略和建设任务,选择适用措施。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抓紧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设施。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4-2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温控1.5℃特别报告》指出,实现1.5℃温控目标有望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目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生态危机。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水治理标志和要求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2021-04-07

      ,而要尊重生态规律,以保持生态系统自然本底状况为生态保护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改变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错误行为,主要采用减少人类破坏、自然恢复的方式来保护和恢复生态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4-06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五)全面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实施自然保护地提升行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快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

      《福建省重要<mark>生态系统</mark>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35年)》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04-06

      (二)中长期目标全省森林、湿地与河湖、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

      “美丽中国”系列观察 ——序:从“碳中和”说开去

      来源:生态环保观察2021-03-24

      从其作用主体和对象上看,生态文明思想意在实现人类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和发展,即在自然生态系统可承载的前提下有效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些与环保有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16

      加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若尔盖草原湿地、秦巴生物多样性、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4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修复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高原牧区减畜计划和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全文 | “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些内容与<mark>生态</mark>环境密切相关

      来源:新华社2021-03-15

      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12

      ,守住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边界,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水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地理地带性、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落实三类空间管控边界

      来源:学习时报2021-02-26

      ,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善。...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基础上,形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1+n”规划体系,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