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281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2021-03-0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效提升,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美丽河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初步显现幸福河美好景象。...加快完善丰枯调剂、多源互补的水资源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一批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一闸三线”等引调水工程以及大田下岩、顺昌张源等一批中型水库建设,持续提升水资源调蓄供给能力

      来源:学习时报2021-02-26

      全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开发利用。

      来源:中新网2021-02-0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聚焦人口和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城市减量提质。...房山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前瞻性,设施一直建、能力一直缺。一些地方和部门推动解决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主动担当意识不强,致使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长期存在。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1-05

      ,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第一次提出企业入园进区和相应的管理要求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等要求,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现有工业企业入驻工业集聚区,减少工业废水和水污染物排放量

      来源:新华社2020-12-27

      第八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长江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中国环境2020-11-09

      一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仍处于高位,最突出的是“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也就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1-04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原总工程师侯正伟指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从目前情况看,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生态<mark>环境</mark>部:关于开展水<mark>环境</mark><mark>承载</mark>力评价工作的通知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0-23

      》(环水体〔2016〕179 号)(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的函》(自然资办 函〔2020〕127 号)五、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计算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质时间达标率和水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0-14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先决条件,优化空间开发利用格局,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高端高效绿色发展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0-09-24

      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成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估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恢复力水平,分析农业、城镇空间生态系统恢复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潜力,注重分析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冲突区域生态修复需求

      “三线一单”是什么?附11个省(市)划定成果

      来源:国匠城2020-09-22

      自然资源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17号(资源环境类025号)提案答复的函》中也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三线一单”涉及到的空间划线分区、资源统筹利用等内容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0-09-22

      第十一条﹝评价与审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开展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涉及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土地用途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作为规划调整和供地审查的要素。

      来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020-08-20

      它是一项国家战略,目的是通过国土整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地和谐共生,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它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本质区别。...近年来国土整治更加关注人地关系调整和山水林田湖草路村城全要素整治,但总体上还是将国土整治定位在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改进生产力布局、协调城乡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04

      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规划环评,对 2019 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不达标区(县)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建设。...(市发改委、工信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配合)3、实施共性工厂建设和集中处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03

      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规划环评,对2019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不达标县区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建设。...(市工信局、行政审批局按职责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配合)3、实施共性工厂建设和集中处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03

      二、工作任务(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理要求,推动落后产能稳妥腾退,坚决反对“一刀切”。

      来源:环境保护2020-05-28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还没有根本性改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和达到上限、生态环境风险累积高发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是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5-26

      超低能耗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41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套技术研究42 乡村传统风貌特色塑造的政策与技术体系研究43 县域城乡连接道路风貌整治策略与关键技术研究44 未来社区绿色低碳场景多目标系统技术应用研究45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平台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5-18

      二、重点任务(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集约建设、共享生产1、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理要求,推动落后产能稳妥腾退,坚决反对“一刀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5-12

      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理要求,推动落后产能稳妥腾退,坚决反对“一刀切”。...,提升全市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