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相关结果132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1-20

      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我国政府同步发布了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6份配套文件。...要通过出台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和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制度,使环境资源的成本得到充分体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的生态损失得到赔偿,环境保护产生的正面外部环境成本得到补偿。

      来源:文汇报2015-11-04

      日前,本报曾持续关注的南平生态破坏案有了新进展: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原告生态损害赔偿的诉求获得支持,但其要求第三人南平市国土及林业部门承担修复监管责任的诉求被法院驳回。...该案还是破坏生态行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后,全国首例生态破坏类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9-25

      第三,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相关公益诉讼均存在专业化程度高、调查取证困难等问题。尤其是损害赔偿的确定,需要专业、可信而有说服力度的数据支持、因果关系证明,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律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5-07-09

      常纪文认为,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相关公益诉讼均存在专业化程度高、调查取证困难、诉讼参与度高等难题,而损害赔偿的确定更需要专业、可信而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这些都需要人才和技术作为基础。

      来源:瞭望智库2015-06-10

      无论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相关公益诉讼均存在专业化程度高、调查取证困难、诉讼参与度高。尤其是损害赔偿的确定,更需要专业、可信而有说服力度的数据支持、因果关系证明,需要有法律知识的律师。...相反,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很严重,最近半年来成立如此众多的环境资源法庭还在等案件下锅。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2-27

      一是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害,受害人的抗争式维权。...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引起法律关注的最早领域是侵权法,环境污染导致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法院在受理这些案件后,也曾试图运用传统的侵权法原则或制度来解决这类纠纷,结果却事与愿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5

      近年来,各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多亿元。...杨朝飞告诉记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是我国继绿色信贷之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它将改变我国过去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局面,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侵权责任社会化,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转变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屡次违法排污 将按日计罚因新增了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计罚不封顶、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损害赔偿、行政拘留等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下称新环保法)将于明年元月1日起开始施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23

      此外,法庭将建立资源环境案件的恢复性司法机制,即根据案件情况,以判令侵权人消除污染、恢复原状的方式,代替单纯的物质损害赔偿。...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成立后,柳州市内环境污染类、生态破坏类、涉及林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案件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将集中在此法庭审理。案件审理将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集中审判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9

      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保法》出台,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本文从京津冀在联防联控治理雾霾过程中的主体和目标,相关运行机制以及责任承担与损害赔偿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法律措施。如何构建联防联控行政主体?雾霾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内各省市间协调行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三是明确联合防治协调机制,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实施统一的防治措施。...多家环保ngo也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其主要说法是一审稿大大落后于当前环境形势,有限的修改无实质意义,例如事关环境根本问题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损害赔偿等均未涉及。

      来源:中国能源报 张子瑞2013-12-11

      这些年,高能耗对环境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说到底是科技支撑薄弱,因此,企业一定要坚持创新发展,要有技术做支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如损害赔偿的制度,责任追究的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制度等。贺铿还表示,真正践行绿色发展,企业才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