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暖”相关结果367

      来源:CFC金属研究2020-02-12

      温室气体排放引致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自然灾害已成共识,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须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2009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至2020年,我国co2(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在2005年的基础之上下降40%—50%。

      来源:海洋世界传播2020-02-11

      不幸的是,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需求量都将增加。在20世纪,人类对淡水的消耗增加了9倍,而以前由雨水自然灌溉的农作物则需要采用人工灌溉。中国有多缺水?...是的,没跑题,耐住性子,看看分析——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说法,现在有大量证据表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毫无疑问的。

      来源:中金网2020-02-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推动能源转型及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已成为国际趋势。

      来源:海事评论员2020-02-0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水域通行性已大大增强。据预测,根据目前北冰洋冰川融化速度,到了2025年,除了加拿大北极群岛部分区域海水密度较高外,其他地区基本无冰,船舶可以正常通航。...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气候危机如此严重的今天,船燃产业在不知道其黑碳排放量——尤其是其对北极地区影响——的情况下,怎么会如此盲目的大力推广低硫燃料?

      来源:国是直通车2020-01-17

      直到这场山火顽固得难以扑灭时,人们才意识到,如果失去了山林对大量二氧化碳的储存功能,气候变暖的趋势或许将变得不可逆转。拯救澳大利亚山林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缓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变化,办法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研究显示,我国家庭生活消费所引发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2%。

      来源:碳排放权交易资讯2020-01-1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于1992年气候大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协议书》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观察者网2019-12-23

      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正如《时代》周刊所说的那样,虽然格雷塔·通贝里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灵丹妙药”,但她“成功引起了世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转变”。“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该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做到“碳减排”。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有毒蓝藻分子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12-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中有害蓝藻水华的爆发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被报道。许多种类的蓝藻及其代谢产生的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来源:航天凯天环保2019-12-16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气候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但目前各国的承诺还不足以阻止全球温度持续性上升。卡罗琳娜·施密特表示,中国在促成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共同解决世界气候问题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11

      舆论普遍认为,地球即将面临升温失控的临界点,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已无退路”,人类不缺阻止气候变暖的知识和手段,缺的是政治意志和雄心。...近年来,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坚持多边主义,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来源:防护工程2019-12-04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使得自然环境无法很好的进行自我修复,因而有效选用污水处理技术,扩大污水处理范围,明确划分污水种类及成分,实现有的放矢的处理目标。

      来源:《建筑模拟》2019-11-09

      工业有机废气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造成臭氧层的破坏;②工业废气中有机化合物(vocs)会导致酸雨,影响植物生长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腐蚀建筑物等;③工业废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融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蓝藻水华治理——打捞能否控制蓝藻生长?

      来源:Algae Hub 藻智汇2019-10-28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中国湖泊面临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必然会大规模出现和暴发。

      来源:扑克投资家2019-10-22

      不得不承认,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无论我们畏惧与否,真相是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盖已经大量消融,且融化速度还在加快。...从理论上讲,气候变化、雾霾都将受到遏制。以下为专访实录:扑克投资家:人民银行批准上海清算所12日正式推出上海碳配额远期交易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对上清所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来源:能源杂志2019-09-30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汉堡等各大城市,众多青少年开始走上街头,抗议全球气候变暖,一场场为气候罢课的学生运动在德国蔓延开展,他们高举“尊重地球母亲”等标语,呼吁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水与能源同美共生 共谱可持续新未来——格兰富联合国际水务智库发布《水美中国》白皮书

      来源:格兰富2019-09-18

      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升温 1.5c 特别报告》,为气候变暖再敲警钟,呼吁全球各国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应迅速推进“深远而广泛”的变革

      来源:中国矿业网2019-09-03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工业废料、废气的野蛮排放,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极限,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资源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地下水系破坏、气候变暖

      来源:《基层建设》2019-08-16

      被污染的空气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危害着植被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另一方面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的增多,以及沙尘暴、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9-08-02

      同时,vocs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强烈吸收红外线,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人体健康角度来看,大部分苯系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及致癌性。因此,制定有效的控制管理策略控制vocs污染物的排放显得尤为必要。

      来源:土壤观察2019-07-16

      该研究揭示了土壤碳稳定性机制在调节土壤碳分解过程对气候变暖响应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结果为准确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提供了启示。...这一参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反馈关系的方向与强度,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关键参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