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排考核”相关结果3366

      来源:湖北省环境厅2025-03-26

      对于连续两年未完成pm2.5考核目标且区域环境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市(州),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预警。2.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州、直管市生态环境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清单化推进实施各项工作,持续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圆满完成“十四五”国家目标考核任务

      《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发布!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3-21

      绿证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什么关系?当前...购买绿证是否有助于完成能耗双控考核?61. 跨省交易的绿证都可以用于能耗双控考核吗?62. 通过绿证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有总量限制吗?63. 能耗双控考核对绿证对应电量生产时间有何要求?

      来源:浙江省政府2025-03-05

      “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二、扎实推进碳减排重点工作(一)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5-02-27

      (牵头单位:大气处)(八)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要求。...(牵头单位:综合处)制定《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好融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并对外公布。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5-02-26

      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碳排放强度目标。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碳排放强度目标。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来源:陕西省政府2025-02-13

      持续抓好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和冬季散煤治理、清洁取暖等重点任务,深化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加强重型车和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着力解决恶臭、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落实水生态考核,加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2%左右,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打好净土保卫战。

      来源:广州南沙产业园管理局2025-01-23

      项目以在污水处理厂上设分布式光伏为试点,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实现大气环境与水环境的污染减排,还能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助力南沙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是南沙区首个采用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模式实施的项目,在透明、合理的成本核算机制、定价机制和调整机制下,中标受让方有动力通过改进管理、优化创新等方式,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根据项目运营情况、公众满意度等对中标受让方进行考核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5-01-15

      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实施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系统推进长江干支流及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继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措施落实。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

      来源:营口市人民政府2025-01-06

      二是强化监督考核。三是开展全民动员。...二是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减排。三是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和氨污染防控。7.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二是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三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

      南昌:到2027年基本建成“无废城市”

      来源:南昌市政府2024-12-27

      落实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推广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研究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制度指标体系,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内容,强化地方主体责任。

      《安康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2024-12-27

      附件为《各县(市、区)2025年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和《安康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指标任务及各项工作的市级牵头部门。...其中总体目标明确了具体工作指标;重点任务涵盖5个方面,18条具体任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减排等措施,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巩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成效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12-24

      严格实施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探索能耗定额预算制度。实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清单管理,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加快淘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三、《行动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2024-12-13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11月23日发布《湖州市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坚持标准、机制、数智、项目“四位一体”,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机制,...坚持标准、机制、数智、项目“四位一体”,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能源清洁、产业绿色、治理协同、环境清丽的绿色发展体系,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4-12-03

      第十条自治区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具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流域、区域,审批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流域、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但防治污染、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除外:(一)超过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二)生态破坏严重或者重大建设项目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

      来源:中国环境2024-11-29

      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具有全员参与、过程监控、闭环管理、数据驱动决策等优势,是实验室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龙岗分站首次建立实验室能源和碳排放在线监测和数据展示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能源消耗,实现对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精确跟踪和统计分析,助力实验室各部门碳排放绩效考核,同时系统还集成了用电安全监测与漏电检测功能

      来源:台州市财政局2024-11-26

      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黔南州人民政府2024-11-19

      ;按照黔南州碳达峰工作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要求,提出了控制煤炭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公转水”“公转铁”等具体措施;此外将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移动源管理以及防止人为干扰站点等污染防治攻坚考核重点任务纳入其中

      来源:太原生态环境2024-11-18

      在全市重点区域、重点道路开展“以克论净”考核评价,重点区域按照3克/平方米,其他区域按照5克/平方米标准开展检查。...五、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完善分析会商、提前预警、协商减排、差异管控、监督帮扶、联防联控等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机制,提前做好重污染过程预警提示,科学指导各行业开展污染减排

      昆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来源:昆山市人民政府2024-11-14

      2.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区镇给予激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区镇,从资金分配、项目审批、荣誉表彰等方面实施惩戒。...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11月5日印发《昆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发展、交通结构绿色运输体系建设、面源精准化管理提升、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11-12

      碳足迹、碳排放已成为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需求和选择,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出口成本,影响国际竞争力,而且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在低碳减排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碳足迹已成为产品出海的绿色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规则将碳足迹纳为必要的考核指标。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产品碳足迹为核心的“碳壁垒”正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关搜索